APP下载

雨滴 花香 清茶

2019-10-09袁恒雷

延河·绿色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雨滴苏州

袁恒雷

夏雨忽至,雨轻柔,风初歇,我从午睡的酣畅中醒来。窗上的雨滴在敲鼓,鼓瑟和谐,伴着院墙外的牵牛花。

粉白相间的牵牛花,花香袅袅,淡青花绕竹篱开,雨滴落在花叶间,恰似牵牛花平仄的喜泪。一颗颗、一瓣瓣,温润无骨,脱卸蓝裳着茜衫,是我小院儿外最可人的姑娘。

秦观、梅尧臣、杨万里,几位宋朝的男子该是和我一样喜爱牵牛花仙子吧,他们笔下牵牛花是常见的客人。窗外雨滴依然不紧不慢地下着,下得滴滴点点滴滴,下得娉娉婷婷!用这一朵朵花叶写首诗吧,寄给宋朝的友人。在此时此刻,在初夏时分。

细雨飘落如醇酒,带着雨花,芬芳肆意。午后时分,我喜欢泡上一壶茶,绿茶清淡,红茶浓厚,都让空气泛着茶香。雨水洗过的天空格外明丽,蓝天仿佛蓝宝石铺就的玻璃窗,飘着的几朵白云是我抖落的棉花糖,风一刮,就飘上去了。一扫闷热的空气,氧离子争先恐后地朝你的身心扑来。车与人欢喜地在楼下大道上跑过,还好有花可赏——我极喜爱的是楼下大道正对的那一大片荷塘,它们一年年在扩展。我在想,它们是不是再过几年就直接开到我楼下了。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老先生是荷花的知音——我也愿意成为我面前这片粉荷碧叶的良伴。站在木桥边,无穷碧绿的荷叶真的是接到了天边一样,杨万里先生真是万花之友——他看花赏花品花写花,让眼中花笔下花流芳百世。

我还欣喜于芍药的红粉浓烈,多像牡丹的富贵洁净啊!亲近芍药,很有层次感地排列着。我常在早市场遇到,一盆盆的栽养,娇笑可人的模样,活像待嫁的闺女,低眉顺眼着,脸颊绯红似旁边的红苹果。住在一楼的人家也会在房前的菜畦边种上芍药,大朵大朵地怒放,粉的白的红的。我发现宋人写花诗词极多,知名的不知名的诗人都爱歌颂花花草草。士大夫也好,文人墨客也罢,对花草都极为钟情。张镃就极其喜爱芍药花,且写过不止一首芍药诗,我独爱其一:“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诗成举向东风道,不愿旁人定等差。”虽说一看就知道又“托物言志”了,但对芍药花如宠妻女般的柔情隔了千年还是扑面而来了。张镃有这等闲心自是因为他确实有不愁衣食、赏花乐事的资本,他出身华贵,从小就能诗擅词,又擅画竹石古木。在诗词上,他以陆放翁为师父,而与他能够结交的也都是名重一时的名流——比如尤袤、杨万里、辛弃疾、姜夔。《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又以其牡丹会闻名于世。瞧瞧,透过这些故纸里的记载,张镃主持的这些名流盛会的绮丽盛姿依然令人眼花绚丽。杨万里在《约斋南湖集序》有直接记载,我转译于此:最初我听说谈循玉的曾孙约斋子(张镃)擅长写诗,我很是钦慕赞赏。但想到人家是贵公子,没敢造次前去相会。恰巧有一次,我在西湖上遇到陆务观,正好当时张镃也在现场。只见这位张公子深目剑眉,两肩到膝,坐在一草堂之下,其落落大方之态犹如山岩云月,绝非普通贵公子可比,真真是相見恨晚呐!

这宋朝贵公子当是与我一样喜爱垂滴雨露的芍药花,犹如美人沐浴,发丝泛着雨雾。春夏时节,花气与雨气相得益彰,脾气都跟着湿柔起来。都道是杏花烟雨江南,自然都是泛指,自然都是万千妩媚的花,自然都是千滴万滴的雨,自然都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江南。

雨是花的知己,花在雨中甜蜜。午夜醒来,花气袭人,雨意寒凉。雨打芭蕉雨打荷,想起雨落青石板路的清脆,想起雨落油纸伞姑娘的婀娜。我听到房前屋后那些花儿张着嘴喝雨水的快意,打着满足的饱嗝儿。

披衣起身,已是夜雨停歇天初晴,天边挂着弦月,世界都在静静地睡觉。春夏时节就是这样,日雨夜雨总是不期而至,那是天公给世间花朵的梳洗打扮吧!每次雨后,花叶都如新生的一样。雨滴汇积成流,潺潺流动,上面浮动着朵朵花瓣。流水落花知多少,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伴着雨滴花香,沉醉在清风梦里。

窗外偶有车过,落花人独立。窗外的世界依然是红尘万丈,即便是梦境里,依然割舍不下俗世繁杂。梦中依然有雨落,有花香,有清茶氤氲。

我熟识的那几排梨树李子树,定是在这如绸似锦的雨水里洗净了全身,光芒奇异。雨水不仅将它们的身体擦净,还流进它们的身体里,让它们变得饱满多汁,芳香漂荡。

雨水滴进心里,甚至跳到我的怀里,淋湿了我刚做成的梦。滴答滴答的声该是自然极为魅力的音符啊,我极喜爱的还有鸟鸣、水流、花开、水溪淙淙,那都是即便最高明的音乐家也奏不出的天然回响!自然的存在富于神性,我们人类在奇伟的自然面前,永远如孩童般天真纯真。听到这样美妙的自然之音,犹如枕到母亲的怀里,听到心跳妥帖,安心,踏实,而后没有纷扰地睡去!

我记起在苏州雨后的清晨,有阿婆挎着竹篮卖茉莉花,还有青团子,不过都几块钱而已,花枝上面还泛着雨滴呢。青团子甜甜的粘粘的,满是苏州的味道。那时,苏州的内河人家推开窗户就可以买米买菜买茉莉花,更富水乡风味儿的是他们驾船直抵屋下。“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歌。”这是晚唐杜荀鹤的苏州,比他略早的白居易对苏州的推崇更甚。“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这是他的七言排律《登阊门闲望》中所写。杜荀鹤本是苏州人,他喜爱家乡那是情理之中。白居易是河南郑州人,一生游历甚广,长安、杭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唐朝一等一繁华风流的城市全去过,并且大多在那做过官。他诗里说得明白,本以为杭州已是人间天堂,而觉得苏州不过尔尔,可直到登临苏州城西的阊门不得不惊叹——苏州真真是“绮罗佳丽地”呀!

水乡风韵流转千年。还记得陆放翁名句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如此古意的生活,从唐宋保留到现在,在苏杭古城,驾娘摇动船桨,唱着吴歌卖米卖酒卖鲜花,把生活过得诗意盎然,想想都令人神往。我曾在我的一首小诗里写过这样的诗意栖居:“房屋喜欢穿着黑白的素衣/枕着条条小河入睡/桨声欸乃中/卖米卖花的姑娘/叫开了楼上的窗/米香与花香便被钓进了千家万户……”

居民把时光钓到了屋里。风和日丽,雨意花香,寻常的日子才是真实妥帖的安稳。我无数次梦回江南水乡,恰如江珊所唱:“我用一生的爱去寻找那一个家,今夜你在何方?转回头迎着你的笑颜,心事全都被你发现,梦里遥远的幸福,她就在我的身旁……”我也是很欣慰于现在的安生日子——可以品茶听雨,读书写作时有佳人相伴,红袖添香的日子更显伉俪情深。

我所在的小城还保留着火车,十年前停运了客运,保留了货运,经常运煤炭、木材,轰隆隆的,极富年代感。十余年来,中国的铁路发展让世界为之惊叹,高铁几乎修到了所有大中城市。而小城似乎背历史而去,说这是为了保持城市宁静吧,却又不全是。这让人想到欧洲的慢车之旅,特别是意大利,人们坚决反对让火车全面提速,必须留有几辆慢车,特别是沿途风景绮丽的,他们觉得工作的节奏已经够快了,周末与度假的时候陪家人坐着火车看风景,多么放松身心啊!

小城还好保留了铁路,那是比我更大年纪的人的珍贵回忆。我还记得十几年前看到客运火车走过的情景——绿皮火车慢悠悠地晃着,以至于我都能看清里面坐着的乘客的面目。他们许多人也都望着窗外,看着小城喜怒哀乐的生动上演!

我有个高中哥们在长沙工作生活,他对铁路的印象比我还早还深,以至于他每次回乡,务必会不止一次去铁轨上游走,即便是朔风凛冽的寒冬也不例外。我有时会和他一起在铁轨道上游弋,望向远方的山峦,光秃秃的,没有绿色,草枯雪白,却也上演着苍凉的美。我们从少年时光就在铁道边玩耍,但我们没在铁轨上摆石子,而是会在朗日晴天坐在铁轨上看草丛中的小鸟,看小鸡啄食。当镜头再拉回身旁的时候,却是“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往事如昨,总是这样不断上演,我们和小城的成长就这样如约而至。

而这趟铁轨,现在又是常被摄影的地方。五叔家妹妹新婚,她和她丈夫就把婚纱照选在了这儿拍。铁轨的周边草木葱茏,如此清新自然的背景下,即便新娘身上着大红大绿的裙,也丝毫没有了艳俗感。小两口在镜头里笑得花团锦簇,她家就在上方的村里,她更是铁轨畔的人家姑娘了。

2018年暑假,我参加了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宴,大屏幕上播放着她从小到大的影集。最近的一套正是在铁路上拍的艺术写真集。她2000年生,名字叫王美钰。她的相貌身材可真是对得住她的名字了,大眼睛双眼皮肤白高挑,出落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漂亮大姑娘。照片上的她让满屏溢出的都是青春的胶原蛋白。铁路让她的青春愈发凸显出来!

我坐在场下想到不过是十五年的光景,却已开始见证00后的成人礼了。再望向那承载着我们一代代人的铁轨,我想起马修·连恩的歌曲《布列瑟农》,钢琴、风笛、吉他、萨克斯,舒缓而低沉的旋律,恰如我们在铁轨上慢慢散步,黄昏的风裹挟着我们的风衣,远方的山峦又呈现在我们面前,苍凉悠远。歌词是写给远方的恋人的:“请你温柔的放手,因为我必须远走。虽然火车将带走我的人,但我的心却不会片刻相离。哦……我的心不會片刻相离!看着身边白云浮掠,日落月升,我将星辰抛在身后。让他们点亮你的天空。”

这段文字是马连·修恩自身爱情故事的记录。他在写给友人弗利斯的信中写道,他和一个姑娘在布列瑟农小镇约会,他非常爱这个姑娘。小镇的田园风光极其秀美,他们一起手牵手漫步在这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致里。听山谷里袅袅的教堂钟声,看白云如羊群一样越过山头——尽情享受相聚的愉悦与爱情的甜蜜。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少男少女并不能长厢厮守在一起。她要离开这个小镇了,他只能坐着公交车送她去火车站。朦朦胧胧里,他似醉非醒,心底涌起离别的愁绪。在望着她乘上火车远去的背影后,他情难自已。他来到附近的咖啡店,用一张餐巾纸记录下这段恋情的感触与旋律。

少年的马修·连恩与少年的我何其相似。我在第二故乡苏州的第八年,遇到了我的初恋。我们也是一起手牵手畅游那里的锦绣山水:一起看香雪海的梅花朵朵,一起看金鸡湖的音乐喷泉,一起沿着护城河寻访老苏州的旧迹,每一处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我俩的欢声笑语。我们相处了三个月后,我打算回我吉林老家发展了。她想跟来,但她娘家坚决反对,而我又执意要走。年少任性的我们就这样错过在离别的车站。

我的火车在晚上十一点,她一直陪我到发车。从此各自天涯,忧伤自是难免。我在火车上打开了耳机,那首旋律响了起来:

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

再三说着珍重珍重

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

再三说着别送别送

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

我终于不停地呼唤呼唤

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

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地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

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

我在这儿痴痴地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一段美丽缠绵的爱情在现实的面前是无力的。不管主人公是否情愿,我们只能将曾经的过往封存于记忆的深处,吟唱,并怀念。

许多时候,为了梦想或迫于生计,我们不得不与爱人分离。我们几乎是挣脱开她的怀抱的——看着对方踏上一列火车,从此与自己相隔万里。想着她的远方,化作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那些欢快的笑声似乎还在耳畔,而车窗里对面坐着的却不是她,窗外飞过的身影里也已没有她,所以,那一刻,只会看着列车渐行渐远,直至不见,拿目光相送,拿岁月缅怀。

而对于我们许多人,人生岁月已经过去了一小半或一大半了,已经知道了愿岁月静好愿彼此安然的可贵,曾经的年少轻狂,也被脸上日渐明显的皱纹慢慢收敛。而此时,再去听《离别的车站》,却不由得感叹——往事如昨。

在这个凉意渐浓的秋天,我坐在我的阳台上,沏一壶清茶,望向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湖水,前尘往事真的如云烟袭来。那些爱过我的人与我爱的人们都是生命里抹不去的印记,我知道我和她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场场的相遇与离别,都已经成为日后的追念。

几年前,我在松花江畔的一个茶庄结识了一位茶师,她那时刚从深圳回来,很有古典的温婉,穿上中式服装,高挑柔美,她个子很高,近一米七,略瘦。她回来在一家电厂做出纳,晚上来到这家茶楼做茶师。我们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每次来到茶楼她都会给我沏不同的茶喝。看着她在茶桌上有條不紊地侍弄茶杯茶壶茶盏茶碗,错落有致,不疾不徐,方明了茶道,茶可道。她的纤纤玉指仿佛是在弹琴,又似在纺线,真的是古风十足的美的享受。

她跟我讲述这些年的过往,她在深圳本来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本打算带父母过去生活,但父母过去后发现很不适应当地气候。好在她还未在那有婚配,于是她果断选择回东北陪父母。她始终觉得有父母在的地方才叫家,我很是赞成她的孝亲表现。我在苏州生活了八年,也是觉得和父母彼此牵肠挂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苏杭天堂再美也不是我真正的家。

她做茶师真的是非常够格的,即便之前她是茶艺外行,但她又是个天生的茶师——不仅形体相貌极具温婉范儿,就是对茶的感悟茶知识的储备也是迅速就建立起来。从她嘴里我才知道了大红袍、小种、红茶、绿茶、乌龙茶的生产与区别等等。茶楼虽处于松花江边,但因不在主干街道上,所以非常安宁僻静,很适合品茗听雨。在这古意盎然、琴音袅袅的氛围里,即便生活纷扰再多,也会一一都卸下。我不曾想过,我会有这样才学相貌好的女子相陪一阵,也是生活乐事了。

我想起我和她会面的最后一次,我带了一捧花儿过去——是那种配有小熊玩偶的。她自然是极为高兴的,虽然不至于像其他小女孩儿一样的欢呼雀跃,但我看到她的眉眼在笑。女人都是爱花的。我打车把她送回了家,我看到她欢喜地抱着花上了楼,我知道我们俩只会是普通朋友,是不适合做爱人的。她当然也清楚,但我们都很珍视我们的遇见,感恩彼此的倾听守候陪伴。不久以后,她离开茶楼了!她真的是个动静综合体,它除了可以静静地在那儿煮茶谈天,她更加酷爱旅游,她在一个地方是闲不住的,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用在了旅游上。香港是每年要必去一次的,她对购物天堂是无法免疫的,认为那儿货全、更新快、保真、性价比高,她实在找不到理由不去,每次带回够用一年的化妆品,将近一万块,她觉得值。更多的地方是我闻所未闻的景点,我随着她的朋友圈儿就可以旅行。

而在她离开茶楼后不久我也离开了吉林市,我回到了我的家乡桦甸小城成为一名高中教师。偶尔在微信上聊聊,在朋友圈关心下彼此,然后看着对方收获事业家庭上的美满。她说,她的丈夫就是旅行时认识的。我们彼此都过得很好,这也就是珍重与祝福吧。

只是,我偶尔还会想起几年前松花江畔的那个茶楼,她坐在琴音缭绕的茶桌对面为我沏茶,为我讲述茶的故事,窗外有雨滴飘落,还有,还有绿化丛边的花草香气。像电影,像小说,却又那么轻易被我们猜中故事的开头与结尾。

猜你喜欢

雨滴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顽皮的小雨滴
赛跑的雨滴
真想变成圆圆的雨滴
有味道的苏州云
小雨滴
苏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