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年上半年规模化猪场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抗体检测及分析
2019-10-09艾启青周利锋宋庆庆刘玉梅
雷 宇 艾启青 周利锋 宋庆庆 刘玉梅 刘 燕 林 琳
(1.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010030;2.福州科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州 350022)
猪瘟、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伪狂犬病是当前影响猪群健康的三大传染病,对它们防控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猪群健康和猪场的生产成绩。金宇福建检测中心对来自福建省多个市县的规模化猪场的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现将检测数据统计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血清样本采自福建省多个市县的46个规模化猪场,具体分布比例及数量见图1、表1。
图1 送检猪场分布及送检数量所占比例
表1 采样地区及数量
1.2 检测试剂 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抗体检测试剂采用ELISA诊断试剂盒。
1.3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阻断ELISA,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对伪狂犬病检测来说,检测的猪场均使用gE基因缺失伪狂犬病疫苗,所以能检测出gE抗体阳性的样本即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2 检测结果
2.1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在检测46个猪场的2 636份血清样品中,猪瘟抗体的阳性率为72.38%,阻断率为69.42%。(见表2、图2)其中保育猪群的抗体阳性率与阻断率相较于其他群体来说偏低,可能与母源抗体干扰,猪只健康程度或者疫苗免疫程序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具体分析。
表2 不同生产阶段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图2 不同生产阶段猪瘟抗体检测结果
2.2 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结果 在检测的46个规模猪场中,gE抗体阳性猪场有32个,猪场阳性率为69.6%,检测的2636份血清样本中,有810份阳性,阳性率为30.73%(见图3)。通过检测发现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能检测出gE抗体,这表明不同生产阶段均可能存在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2.3 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 在检测的46个猪场中,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场有12个,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场有34个。未免蓝耳病疫苗猪场样品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为55.95%,对于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场,如检测出蓝耳病抗体,则提示为野毒感染。通过检测发现,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场中,不同阶段均存在野毒感染。在保育阶段随着周龄增大,阳性率与S/P均在增大。猪场经产母猪的阳性率要高于后备母猪与公猪,说明经产母猪野毒感染压力较大(见表 3)。
免疫蓝耳病苗的猪场蓝耳病样品抗体阳性率为85.87%(见表4),说明蓝耳病疫苗在各生产阶段均有广泛的使用,通过现场或其他方式调查了解,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场,呼吸道问题与繁殖障碍问题要少于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场。
图3 不同生产阶段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结果
表3 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猪场抗体检测统计
表4 免疫蓝耳病疫苗猪场抗体检测统计
3 分析与讨论
3.1 猪瘟检测结果分析及防控建议 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是我国主要流行的三大传染病[1],对这三种病的防控关系到猪场的长期效益。所以定期监测三种疾病对于猪场了解猪群的正常生产及健康至关重要。对于猪瘟的检测结果,国内相关学者或研究机构也做过相应调查,张志等在2010-2014年对我国部分猪场猪瘟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种猪的阳性率为67.43%,保育猪为41.57%,育肥猪为59.24%[2];杨汉春等在2018年对全国438个猪场的32 161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其阳性率为76.15%[3];沈娜等在2013-2015年对在福建采集的2 018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瘟抗体的阳性率为85.3%[4]。上述调查本文的数据差异可能与采样地区、采样阶段和采样数量不同所致。
就本文检测结果来分析,保育猪和育肥猪是猪场猪瘟防控的重点。造成仔猪及育肥猪的阳性率与其他生产阶段相比偏低的原因可能与采样猪场的猪瘟疫苗抗原含量不足、免疫剂量及次数不够,免疫程序不合理、母源抗体干扰、免疫抑制因素及猪群的健康程度等因素有关。这需要猪场结合实际情况,查出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
3.2 蓝耳病检测结果分析及防控建议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又名蓝耳病,主要造成母猪的繁殖障碍与仔猪的呼吸道问题[3],蓝耳病的流行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目前猪场是否免疫蓝耳病疫苗依旧存在争议,争议点在于现有蓝耳病疫苗交叉保护力不够,疫苗安全性存在问题等。
在检测的猪场中,非所有猪场都免疫蓝耳病疫苗。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场检测出抗体阳性则说明野毒感染。未免疫蓝耳病疫苗的猪场在不同生产阶段均存在野毒感染,其中4~10周龄猪群、经产母猪群及公猪群阳性率较高,说明这些阶段均为蓝耳病易感阶段。其中公猪感染需要被特别重视,蓝耳病病毒可感染公猪,造成公猪精液带毒,用带毒精液给母猪配种,长期下去也会造成母猪感染[5],最终导致蓝耳病病毒在猪群中循环感染,造成猪场蓝耳病不稳定。后备母猪群也是一个需要被关注的群体,许多猪场蓝耳病不稳定就是由于频繁引种或者引种不当造成的。所以,要做好引种后的驯化工作。
对于蓝耳病的防控,目前还是要以疫苗免疫为主,疫苗能阻止猪群在感染蓝耳病野毒时出现临床症状,缩短病毒血症的时间。随着科技发展,蓝耳病疫苗的安全性已经有了大幅提升,新型蓝耳病嵌合病毒活疫苗(PC株)的出现更解决了蓝耳病疫苗交叉保护性差的缺点。它是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经典株(SP株)的部分基因与变异株(GD株)的部分基因重组成嵌合病毒疫苗[6],免疫后既能防控经典毒株的感染,也能防控变异毒株的感染。另外PC株还加入了一段鉴别基因,通过检测能区分野毒和疫 苗毒,可为猪场蓝耳病病毒的控制与净化增添新的手段。
3.3 伪狂犬病检测结果分析及防控建议 对于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结果来说,不同生产阶段均能检测出gE抗体阳性,产房仔猪与保育猪gE抗体阳性可能与母源抗体干扰有关。有研究表明,母源抗体一般持续120 d左右就会消失[7],如果没有野毒感染,则gE抗体检测会呈现阴性,但从试验检测数据可以看到,仍有部分育肥猪gE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这提示在育肥阶段可能遭受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出现gE转阳。所以,对于防控来说,要关注育肥阶段gE抗体转阳问题,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做好种猪及后备猪引种的抗体监测,及时处理存在野毒感染个体,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伪狂犬病流行,提升猪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