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未来已来”

2019-10-09墨影

纺织机械 2019年5期
关键词:汇川纺织机械电子化

本刊记者 墨影

访汇川技术智能纺织事业部总裁陶君

陶君

汇川的核心文化就是成就客户。我们任何时候最先想到的都是能给客户,甚至是终端客户带来怎样的价值。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时代已经来临,纺织行业正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汇川技术作为纺织行业工艺电子化、装备智能化的推进者,早在数年前“开垦”这片土地时就已预测到如今的机遇。在与陶君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汇川确实在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纺织机械》:您曾多次提及“未来已来”,能否对此做进一步解读?

陶君:从微信、支付宝、打车软件、外卖等APP软件分析过去十年在大众消费端发生的变化,不难发现,未来已来。数据资产将会成为商业客户(特别是工业的C端)除资金类资产外的另一核心资产,我们的日常生活已被数据化。在生产端,实现数据的“产生与采集”就可以成为未来智能制造的集成者。

随着互联网生产技术的应用,消费端生活状态乃至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变化,反映到工业端就会呈现两种状态:其一,不满现状;其二,期待未来。以纺织行业为例,目前行业面临产品毛利率低、同质化竞争严重、招工难、管理压力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管理者很容易受到新事物或者竞争对手变化的刺激,渴望突破。而今,云计算、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跨界融合到制造业当中,我们发现,现在客户对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新产品的讨论愈发激烈,认为未来可期。这也是我相信“未来已来”的大背景。

此外,终端市场的流行趋势变化加速,新产品的开发比5~10年前周期更短、品种更丰富,这就导致生产和管理方式必须随势而动,“未来已来”的现象越发明显。

《纺织机械》:汇川技术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未来已来”的准备?

陶君:当然。早在2016年汇川技术就预测到行业未来几年会发生的变化,提出“推进纺织行业工艺电子化、装备智能化”的概念。

“工艺电子化”即纺织装备工艺处理方式由“机械”转变为“电”。汇川推进“工艺电子化”,正是通过完成核心生产资料数据化、可追溯,为纺织行业“装备智能化”铺路。

近年,汇川技术一直秉承这一理念推进纺织行业发展。其中在长丝织造行业已经完成工艺电子化的推进阶段,即将进入装备智能化。前不久,汇川技术与恒力纺织签订了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纺织智能工厂的建设。下一阶段,我们将在棉纺行业推进这一解决方案。

汇川技术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纺织行业的变革,我相信,未来这一变革一定是以数据为中心。前几年汇川技术在自动化范畴的耕耘,解决了行业数据基础建设的问题,成为我们持续服务行业智能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为我们迎接、把握“未来已来”做好了铺垫。

《纺织机械》:汇川技术提前感知到“未来已来”的气息,提早布局,其中有哪些深刻体会?

陶君: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曾将企业的业务比作在丘陵、平原、盐碱地等不同地上耕种,我们对于纺织行业的布局也可以此为喻。

七年前,纺织行业对于汇川是一块探索性开垦的“盐碱地”。当时汇川仅有产品技术,然而,纺织行业工艺才是硬核,缺乏对工艺的认知,研发的产品就无法获得良好的客户体验,于是我们花了3年时间,了解行业,进行初步“地块”选择,织造行业就是汇川最先集中精力“开垦”的一块“盐碱地”。

在开垦织造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后,第二步便开始对络并捻、棉纺等板块进行扩展式“拓荒”,这些曾经的“盐碱地”被逐步改变,成了一大片适合耕种的土地。汇川的行业服务力也随之得到了持续拓展。

土地总是越种越肥沃,随后几年,我们发现在这片土地可以耕种更多“作物”,逐渐就有了汇川在纺织“种”出的系统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仍旧在持续加大自己对“这片土地”的认知和服务,下一步,汇川将推动基于工业数据驱动的边缘智能解决方案。如此一来,这片土地的“亩产量”就会越来越高。

在不同阶段的耕耘中,我们逐渐增加着自身积累,随之对“未来已来”氛围的感受也愈发浓烈。

经历不同阶段的耕耘,逐渐积累的行业认识,让汇川技术在纺织行业的服务力不断增强。

《纺织机械》:在准备迎接“未来已来”的过程中,汇川是如何让客户认同并一起为之努力的?

陶君:汇川的核心文化就是成就客户,我们任何时候最先想到的都是能给客户,甚至是终端客户带来怎样的价值,秉承这一理念,与客户共同成长,让其拥有可持续竞争力。

汇川在纺织行业投入了极大精力,专注且坚持。同时,为了强化客户粘性,我们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一直都在升级,以满足客户现在乃至未来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如果因为不能及时升级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将不是被客户抛弃,而是被时代抛弃,这就是价值心态。毕竟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时代,我们需要更新保持自身价值的方式。只有这样客户才能把我们当成“盟友”,为共同的愿景奋斗。

《纺织机械》:对于“未来已来”汇川早有布局,且赢得了客户的认同,是否已能安枕无忧?

陶君:当然不会。一种业务、一个团队、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危机感,那便离衰落不远了。危机感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不能到了四面楚歌时再谈危机。

汇川现在最大的瓶颈就在于对行业专家的渴望,我们的市场、产品、研发,无时无刻不需要专家团的保障。任正非曾经讲到,画一个圆,圆很小的时候你和空白的交集是小的,可圆越大,和空白的交集则越大。当客户规模越大、服务的行业越广、解决方案越深入、链条越长,我们面对的未知就会越来越多。

我认为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比如华为,踏进了推进人类数字文明进程的主要参与者之列,犹如踏入无人区,其中有太多不确定性和瓶颈,甚至牺牲。汇川也是如此,如果只围绕“一亩三分地”打转,可能遇到的不仅是瓶颈而是生死。现在,汇川所做的就是汇集更多专家和跨界技术来提升自己服务客户、行业的能力。

《纺织机械》:汇川技术下一步有哪些具体规划以更好拥抱“未来已来”的时代?

陶君:首先,在终端用户设立装备智能化的示范样板,尝试以数据为驱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边缘智能”这一理念。其次,在络并捻、织造、棉纺等板块强化工艺电子化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的深度。在行业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与客户共同度过这一时期,利用这一机会“储能”。第三,更深刻地探索终端用户的价值需求,为未来更好服务整个产业链客户做准备,继续塑造汇川与众不同的特质。

“汇川在推进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方向上已经先人一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纺织企业与他们一起共同推进纺织行业的工艺电子化和装备智能化。”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曾这样评价汇川技术。

确实,近年,汇川以敏锐的洞察力、深耕的耐心,感知并推动着纺织行业的变化;以价值为导向,塑造并强化着自身与客户的竞争力。在纺织这片热土上,他们一路耕耘,一路储能,从未止步,也不会止步。将于11月举办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业界将在E1F10展位见证汇川的新能量。

目前,汇川技术正通过终端示范样板,展示“边缘计算”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汇川纺织机械电子化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
汇川技术 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推进外汇窗口服务电子化
1 我省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首次上线运行
汇川技术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汇川温泉——中药养生温泉
一个行业记者眼中的汇川技术
初中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电子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