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乡村世界
——四川安仁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

2019-10-09袁烽,苏圣亮,田方方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8期
关键词:安仁西东建筑

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于2003年在中国上海成立,致力于将建筑设计理论、技术与在地文化以及时代精神有效融合,通过作品改变城市、改变乡村、改变我们的人居环境,同时专注于将数字化设计以及智能建造方法运用于实际建筑项目中,引领行业方向。

创盟国际业务范围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在内的整体创作设计工作,创盟国际的研究和设计通过先进的发展理念指导城市和乡野实践,通过创新、适宜、自省的作品营造合适于环境、场所和使用者的合理设计,并通过设计有效改变其所处环境的更新发展。立足于从建筑材料的新建构视角,将国际前沿的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予新的当代内涵。

一直以来,创盟国际以批判性视野,专注于城市建筑的本体研究,通过设计实验室的前沿探索,试图打破研究与实践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开拓思想边界,扩大建筑学的开放性和可能性,并以此将研究和实践二者交迭推进。

袁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一造建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袁烽主要专注在建筑性能化建构理论、智能建造装备与工艺研发,并在多项建筑设计作品中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一直积极推广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学中的应用。其设计作品也曾多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芝加哥双年展、深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

地点:四川成都安仁古镇

设计时间:2018.4-2018.7

竣工时间:2018.10

业主: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项目参与人员):

建筑: 韩力、孔祥平、顾华健、陈浩、赵川石、付宇豪

室内:何福孜、王炬、王一非、刘露雯、唐静燕、崔萌萌

结构: 张准、黄涛、王瑞、陈泽赳

机电: 魏大卫、王勇、俞瑛

数字建造:张雯、王徐炜 、彭勇 、张永 、郝言存、徐升阳

预制3D打印:张立名 李策 刘亮亮 张杰 代世龙

施工总承包:四川亿能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数字建造:上海一造建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66000 m2

建筑面积:2200m2

结构形式:钢木混合结构

摄影:苏圣亮、田方方、杨天周

1 一层平面图

美丽乡村新生态——空间布局规划

川西平原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与独特的林盘景观。林盘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林盘文化与成都平原农耕条件、传统农耕方式和居住生活相互协调,并扮演着维护成都平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角色。竹木河流之间,乡村生活的自由与野趣自然流露。

四川安仁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林盘区域中部,西邻桤木河,周边被大面积的田野与竹林环抱。整体空间规划设计构思的情景来自于宋朝诗人黄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过安仁

早发磐溪挂短篷,朔风吹雨晓蒙蒙。

润含野色沾衣湿,暖逐春光养土融。

图画宛然山远近,人家对住水西东。

驿亭记得停车处,枫树曾连夕照红。

诗中描绘的旷与意、形与境一气呵成,成为内心感知地方的灵魂的起点。

该项目试图融入原有林盘景观,延续川西传统建筑的材料、空间要素,在建筑结构性能化新思维和数字建造创新营造方法的指引下,探索建筑文化性与建造性的共存,在地性与新技术的结合,将地方的场所精神与未来建筑新观念以及新技术进行融合。

因地而生——建筑组团设计

空间布局的三组建筑包括了长廊、主体建筑以及农耕服务辅助建筑。

2 川西林盘环抱中的安仁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

3 水西东正立面

作为人行入口的长廊将建筑坡屋顶设计融入到村镇基础设施的系统当中。整个长廊架空漂浮在地景之上,将跨越自然生态的交通流线转化成为一种建筑空间形式。这既来自于周边村镇的传统类型,又通过数字化设计将空间体验带向未来。未来廊下将引入茶亭、纪念品店、跑步驿站等功能,将重新定义林盘生活空间的公共性。

1 院落屋檐的绵柔之意

2 长廊基于传统坡屋顶的未来感空间体验

3 油菜花田中的水西东

4 室内机器人塑料打印的隔断墙和座椅

5 数字砖墙工艺

主体建筑设计概念源自于中国传统书法用的砚台:底层敦实稳定;屋顶飘逸灵动。但两者之间又相互融合,彼此对话。两层的天井式院落空间描绘了成都平原的未来闲适生活。底层布置了展示、接待、会议、交流和相应辅助功能,二层则主要为一系列不同大小的独立房间,可品茗、可抚琴、可用膳、可弈棋,与自然交融,与天地互动。

沿外侧缓坡缓步而上,相对封闭的空间体验逐步被田野景观替代。随着日升月落,四季变化,景色不同,体验不同,这样的空间营造亦提供给观者一个体验自然的独特场所。屋顶通过向外大幅度的出挑,营造旷、远的空间姿态。同时,屋顶向内庭院一侧通过一条优雅的曲线下探,连接起天空与大地边界的柔、绵之意,重新思考在地的场所要素及其关系,使得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与当代最前沿的当代非线性审美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另外,农耕辅助用房被设计成为带砖墙的覆土建筑,主要用于支持整个地景农耕劳作轮替的工具存放以及满足休息、餐食等辅助功能。

结构性能化设计

在当下美丽乡村的建筑实践中,我们试图在新的材料与结构技术下深入挖掘传统木构架创新与延续的方式。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建构通过原木“小材大用”的基础逻辑实现,胶合木材料与钢木组合结构扩展了现代建造下木结构新的可能。四川安仁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选用胶合木、回收砖、板岩瓦作为主要材料,探索了当代装配式建筑在新唯物主义哲学引导下探求新材料数字建构的全新可能。建筑屋面铺设深青色页岩瓦,通过直纹曲面优化几何找形与瓦片的切分以及铺砌的重叠区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空间体验和建筑语言。

“水西东”主体建筑结构运用钢柱实现了轻巧通透的空间,钢木复合结构屋顶则以变截面胶合木梁、方管钢梁和工字钢梁的组合实现了简洁、温暖的出挑与覆盖。主梁部分,以变截面工字钢梁作为传统斗拱中的“昂”,工字钢梁一端向外支承出挑木梁,另一端向内承托内部木梁,实现屋架在外圈钢柱节点处的平衡。工字钢梁和木梁以钢板插入型螺栓连接,设计美观、传力明确。

项目中数字模拟与优化被全面应用在钢木复合材料的比例调整中。主梁最终实现了外直内曲的双线变截面梁形式:“外直”的形式有利于屋面的防水保温层铺设,“内曲”则是结构性能优化的结果。钢木悬臂梁的设计实现了材料、结构、空间、形式的综合诉求:出挑轻质木梁展示了木材良好的水平出挑能力,上部工字钢梁承受拉力,可以避免钢材失稳问题;工字钢梁改善了出挑胶合木梁的受力并以杠杆原理实现了屋架平衡;复合梁不牺牲檐下空间;“深挑檐”这一传统空间元素在巧妙的现代转译下实现了简洁现代的表达。

1 入口处接待

外立面砖墙设计以传统全顺式砖墙为原型,提取川河水流意向图的灰度值,干扰单数层砖的旋转角度得到初步设计,之后综合权衡形式逻辑、结构逻辑与数字建造逻辑,在优化与迭代下完成最终立面设计。

2 檐下空间

高效、节能、环保的乡村未来——人机协作的数字化建造

考虑到林盘文化展示中心的砖墙面积大、周期短,我们对“机器人预制+现场装配”的“数字化砖构”工艺进行了创新探索。砖墙的建造过程体现了机器人工厂预制与现场装配建造的高效性。数字砖墙总面积超过1000m2,将其分为400多个2-3m2的预制单元,单个单元以机器人进行工厂砌筑,最终,砖墙在现场完成预制装配建造。

对于这个异形构件较多的建筑而言,“数字化木构建造”显得尤为重要。屋面结构变截面木构节点以及钢木节点通过铣削加工被完美、高效地呈现出来。在钢木结构建造过程中,基于模型的数据指导,非标钢构件和木构件在工厂完成预制,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现场装配,实现了很好的成本控制。

“机器人塑料打印建造”高效使用了可再生塑料提供的全新创作视角。定制化量产完全可以在我国广大的乡镇场景中被大量应用,本项目中“机器人塑料打印建造”就被大量应用于室内辅助结构,如隔断墙体以及家具座椅等场景中。

性能化设计下的建构逻辑呈现“非标准”与“梯度渐变”的族群构件特征,而数据模型对几何信息、结构性能与建造信息的参数化连接保证了建筑设计与建造的一体化完成。四川安仁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第一次在中国乡村实现了多种数字化建造工艺的复合应用。建筑中野趣与精致共存,正如此地的气质,林盘的生态本底促进了技术与文化的对话与交融,这也是对地方灵魂的一种延续。希望这个项目的实验性建设可以将智能化、绿色化以及产业化理念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未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全新的注解。

猜你喜欢

安仁西东建筑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王江荟国画系列作品《安仁古八景》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江西省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漫话西东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