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

2019-10-09黄炜冯雪长江大学教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年限职业倦怠体育运动

□ 黄炜 冯雪(长江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引言

已有证据表明,职业倦怠这种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状态,可以被看作是主要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Melamed,Shirom,Toker,Berliner&Shapira,2006)。已有的研究也表明职业倦怠会给个体带来消极影响,主要有个体本身和组织两方面的影响。就个体而言,职业倦怠会使个体出现人际关系退缩,抑郁,焦虑,工作绩效降低等情况,甚至于一些疾病的产生也有影响。就组织而言,员工出现职业倦怠会出现高离职率,高缺勤率,影响总体效益等。

从20年代80世纪开始,西方各个领域开始探讨职业倦怠这个概念。学者们大致从3个方面去定义职业倦怠。从产生原因分析学者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人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产生的在工作中不肯继续投入,厌恶,最终导致生理,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Blase,1982)。从 过程方面分析学者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体的生理、心理、心智衰竭的负面状态,是个人工作期待逐渐破灭的过程(Shaufeli,Maslach,1993)。从症状方面分析学者定义职业倦怠是个体对自身工作投入与产出而感知到的显著差异而不满的状态(Farber,1991)。现在研究大都采用Maslach对职业倦怠的定义。本研究也将采取次概念。即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枯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Maslach&Jackson,1981)。

情绪枯竭(emotional exhaustion)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和个体压力维度,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去个性化也叫人格解体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个体感受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并在工作中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以往关于职业倦怠研究局限于个性层面因素或组织层面因素,例如性别,人格,社会支持,分配公平等。但是,对于像体育运动这种可以缓解不健康行为的因素很少被探讨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探讨体育运动作为减缓高压人群的消极健康结果和预防精神疾病的因素的可能性(Biddle,2000;Faulkner,Taylor,2005)。关于体育运动这一概念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优势会等同于体育,身体活动等,广义的可以理解为体育运动是指一种包含丰富内涵的社会活动,基于身体练习的基本手段,为增进人体健康、增强体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代指各类运动项目。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将体育运动定义为一种可以使心跳加速以及流汗的活动,包括跑步,舞蹈,骑自行车以及参加有氧运动课程等。借鉴国内外概念,本研究将体育运动定义为: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全面发展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及精神文明的社会活动,涵盖的内容广泛,包含各类运动项目。

国外有研究表明,参与体育运动可以预测未来职业倦怠水平的降低(Bernards,2006;Sanchea,2008)。 一项关于瑞典医护人员的身体活动变化与抑郁,焦虑,职业倦怠变化的关系的纵向研究表明,体育运动量的改变在个体间的职业倦怠水平变化显著相关(Lindwall,Gerber,2014)。 此外,有研究在两种不同人群证明,体育运动水平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Jonsdottir,2010;Lindwall,Ljung,2012)。

体育运动作为可以缓解不健康行为的因素,有其作用机制在。身体活动的生理机制是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调节应激,情绪变化,抑郁,免疫力以及作为神经递质的神经激素。

当进行一定强度范围内的身体活动时,身体内激素分泌会增多,吗啡受体被激活,从而产生大量的内啡肽。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降低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可以有效地抵抗抑郁症,甚至可以消除职业倦怠带来的痛苦(刘霞,2008)。就其心理机制而言,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前提的基础上,体育运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行为上的干扰,可以使人们的意识从压力环境中脱离出来,从而减少环境对心理的影响(Altshuler&Ruble,1989.)。从资源保存理论来讲,体育运动可以看作是一种恢复机制,通过允许员工暂时解决工作倦怠,以补充再次面对工作需求时所需要的资源从而停止恶性循环(Siltaloppi,2009;Sluiter,1999)。

纵往已有研究发现,关于身体活动与职业倦怠的文献数量偏少,在已有研究中,研究重点局限于体育专业的领域,而对其他行业以及领域研究偏少。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以及资源保存理论,以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锻炼与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果。在基于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假设:H1工作年限的长短在职业倦怠得分上差异显著;H2年龄在职业倦怠得分上差异显著;H3身体活动量与职业倦怠得分呈负相关,且进行身体活动的个体与不进行身体活动的个体的差异显著。

1、研究方法

1.1、被试

随机选取了378名教师,对其工作年限,文化程度以及年龄做了简单的收集,具体人口学变量见表1:

表1 人口学分布情况

1.2、研究工具

(1)体育运动。

采用由日本学者桥本公熊编订,由梁德清教授等人修订的3个条目的体育活动量表。采用1-5等级评分,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三要素考察运动情况,计算方式为:体育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1)×运动频率。本研究中量表的ɑ系数为0.813。

(2)职业倦怠。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测量表(通用版)的国内修订版。共3个维度,15个项目。其中低成就感维度反向计分。问卷的ɑ系数为0.882.各维度系数在0.714-0.852之间。

2、结果分析

2.1、简单相关分析

对收集数据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发现,运动量与情绪枯竭以及去个性化两个维度呈负相关,这也证实了我们的假设3。见表2:

表2 相关统计

2.2、T 检验

参考运动量数据,发现有接近1/3的个体的运动量为0,对此将运动量分成两个水平,将运动量为0的记为无身体活动组,将其他的个体记为有身体活动组,进行T检验发现,有无身体活动组在情绪枯竭与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见表3:

表3

2.3、方差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年龄和工作年限都与情绪枯竭维度负相关。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年龄在情绪枯竭得分差异上显著,其中小于30岁的个体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于50岁的个体。这证明了假设1。年纪小的较于年长的职业倦怠严重。工作年限长短的得分也差异显著。且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个体的得分显著高于工作年限大于20年的个体。这证明了假设2,也就是说职业倦怠现象通常会出现在职业生涯早期。

3、讨论

3.1、体育运动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体育运动量与职业倦怠的情绪枯竭以及去个性化两个维度显著负相关,与低成就感不相关。就情绪枯竭而言,有文献说明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消极情绪患者走出消极的心理阴影(陆少明,2012)。体育运动作用于缓解职业倦怠现象的不论是生理机制还是心理机制,都是通过情绪来产生效果,这也恰恰可以解释为什么体育运动量与情绪枯竭这一维度显著相关。与低成就感不相关,我们所认为的是,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多数可能取决于他们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与体育运动缓解他们的压力与情绪并无太大关系。

3.2、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只是基于教师这一个行业进行初步探讨,缺少了跨行业的比较,针对其他行业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对于体育运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文献表明研究以横向为主,纵向研究较少。我们可以进一步结合两者,去探讨体育运动对于缓解职业倦怠的时间效应。

4、研究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工作年限的长短在职业倦怠得分上差异显著,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个体在情绪枯竭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的个体;

(2)年龄在职业倦怠得分上差异显著。年龄在30岁以下的个体在情绪枯竭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个体;

(3)身体活动量与职业倦怠得分呈负相关,且有无身体活动在情绪枯竭和去个性化两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

猜你喜欢

年限职业倦怠体育运动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体育运动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不同连作年限对设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试析广州星河湾酒店实习员工职业倦怠成因和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