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的说话评估
2019-10-08
从2004年开始,我国香港地区开始推行全港性系统评估(territory-wide systemassessment,简称TSA)。TSA为低风险评估,旨在评估学生的基本能力。TSA于每年5月举行,评估的范围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评估的对象包括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和中学三年级的学生。以语文学科试题为例,TSA试题设计包括阅读、写作、聆听和说话四个方面,其中说话评估的设计颇有特色。本文以2019年TSA小学三年级的说话评估试题为例,探讨其任务设计及特色,以期为当前内地语文教学与评估提供借鉴。
一、评估目标:指向基本能力
目标是评估的风向标。TSA的评估范畴包括阅读、写作、聆听和说话。《中国语文课程第一学习阶段基本能力》关于说话要达到的基本能力目标描述如下:“能清楚地讲述儿童故事;能就日常生活的话题和别人交谈;能顺序讲述事件的大概;能运用日常生活的词语表情达意;能掌握所学字词的发音;说话声音响亮。”指向基本能力的说话评估是“保底工程”,从描述中不难发现,说话评估的目标表述比较具体,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语言情境中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这与我们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具有相通之处。
二、试题设计:任务驱动
说话评估共有三张分卷,每张分卷均有看图说故事和小组交谈两种题型。每个学生只需选做其中一种,具体的试题如下:
1.看图说故事
看图说故事是呈现一组图,要求考生依据四幅互相关联的图,说一个完整的故事。依据说话评估的指引,看图说故事旨在评估学生个人的说话能力,学生必须根据四幅图画的意思,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以下为分卷一看图说故事试题:
图1选材源自学生的家庭生活。命题者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考生讲故事。看图说故事是观察与想象的有机结合。在三分钟的准备时间里,考生需要先整体观察图画,联系地看四幅图画,看看图画上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在于什么。图1中,两个小朋友在家里争抢玩具闹了矛盾,而后通过一起做纸飞机化解了矛盾。在把握整体后,考生再观察局部,运用相关策略展开想象以丰富情节,比如人物说了什么,人物内心想了什么。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综合运用,考生便能较好地完成说故事的任务。
将讲故事纳入正式评估中,这样的说话设计是新颖的,其做法也值得肯定。目前,统编本教材十分重视“讲故事”的训练,而且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反复安排,如《曹冲称象》《蜘蛛开店》《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都涉及讲故事的能力训练,其目标和落点亦层层推进,简单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者随着年级升高而渐次出现。观照当前的语文教学,一些教师不重视“讲故事”的落实,往往设计成概括式的填空题或者作为课后作业布置。这无疑是对“讲故事”的一种误读,不利于学生说话能力的提升。若将讲故事纳入考查或者考试中,或许有助于改变复述故事被边缘化的状况。
2.小组交谈
看图说故事侧重于考查学生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小组交谈重在评估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考生三人一组,两位主考官依据话题指引,给予学生小组交谈的提示。小组交谈评估前,主考官需要与学生闲谈两分钟,就相应话题进行指引,考试时间为两分钟。2019年小组交谈的三张分卷话题围绕着学生日常生活展开。分卷一的话题是“班际表演”和“我是主角”,分卷二的话题是“生日愿望”和“学习新事物”,分卷三的话题是“万能机器人”和“圖书分享日”。这样的话题源于学生的生活,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愿望。下面以分卷一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主考官明确说话评估的话题:“我们今天的话题是‘班际表演。你们只需按话题轻松地跟其他同学交谈,限时两分钟。”明确话题与时长后,主考官对学生进行话题指引:“学校将要举行班际表演,每个班要表演一个节目,例如唱歌、跳舞、花式跳绳等,你们建议自己的班级表演什么?为什么?”考虑到有学生提早完成的情况,主考官可以结合一个备选的题目引导学生继续交谈,如:“你们会怎样准备这个表演?请与同学分享一下。”这样的弹性设计体现了说话评估的灵活性。
如果说看图说故事侧重独白类话题,那么小组交谈则注重对话类话题。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聆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都不可或缺。目前,统编本教材每一册均编排了四次口语交际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而有不同的目标和侧重。以“讨论”为例,一年级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对象意识与场合意识,二年级鼓励学生轮流表达,从三年级开始注重聆听他人的观点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初步尝试整理、分析小组的观点。TSA的说话评估在小学三年级的目标也是强调聆听与表达,而表述方面操作性更强,如“顺序”“用词”“发音”“声音”这些具体的描述,让教师和学生更易于把握并落实。清晰具体的目标描述减少了教师的困惑,有利于说话目标的实现,其做法值得我们重视。
三、评估标准:多维整合
说话评估设计了两种类型的主观题,即看图说故事和小组交谈。相对于客观题,主观题的答案更多元。如何减少因评卷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差异是评估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那么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就会受到影响。在全港性系统评估中,说话评估的标准是如何拟定的?如前所述,说话评估包括两种题型,评估标准也因题而异。
以看图说故事为例,其评估标准从内容和语音方面考查学生的表现。说话评估的标准依据基本能力的目标设计,从内容和语音两方面制定评审准则。具体而言,内容方面从“能清楚讲述儿童故事”“能按顺序讲述事件的大概”和“能运用日常生活的词语表情达意”三个维度评估考生的表现;语音方面则从“能掌握所学字词的发音”和“说话声音响亮”两个维度进行评分。依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评分者给予相应的等级。看图说故事在内容方面划分为五个等级,5级为最佳表现,依次类推;在发音方面则划分成1~3级,3级为最佳表现,其等级描述为“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说话声音适中”。以内容为例,笔者列举了分卷一中看图说故事的评估标准,详见表1。
四、思考与启示
TSA的说话评估是促进学习的说话评估,倡导以评促学,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香港地区将说话评估纳入语言类学科的正式评估中,这与国际上重交流的语言教学改革趋势是相符的。香港地区在说话评估方面的探索对内地语文评估设计及教学改进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
1.精准定位,避免拔高要求
在教学和评估中,如何确定目标十分关键。精准的定位要立足于课程文件与具体学情。例如,“能按顺序讲述事件的大概”是TSA说话评估的一个评分项目,这意味着在这个阶段看图说故事的教学不需要过分强调学生讲述故事的生动性,而应更多地关注讲述的完整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确定的目标为“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这与“能按顺序讲述事件的大概”是相通的。这对于教师确定“讲故事”的教学目标很有裨益。
照顾不同学生的差异,避免拔高要求,也是TSA带来的有益启示。作为基本能力的评估,TSA的说话评估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从看图说故事和小组交谈中二选一,这有利于学生发挥所长。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支援,如为视障学生提供读屏软件或点字卷,以促进融合教育和实现全员参与的评估愿景。这些做法值得我们重视。如何在教学和评估中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有弹性的支援措施值得教育者深思。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编制可供选择的试题;提供作答读题的指引;以教育技术为支撑,调整作答的形式等。
2.真实评估,激发表达愿望
说话评估注重真实性,以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因此,评估的选题应该注重现实话题,重视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炼主题,编制试题。如前所述,“生日愿望”“图书分享日”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人人都有话可说,有利于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
统编本教材在口语交际的编排上积极回应现实生活的需求,每册书选取四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话题,激励学生开口说话,把话说好。以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四个交际话题分别是“我的暑假生活”“名字里的故事”“身边的小事”和“请教”。观照生活中的交际话题,教师可以将QQ、微信、电话等沟通方式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模拟场景,还原生活,鼓励学生真实参与,学以致用。
3.制定標准,力求科学评估
客观评分是说话评估科学性的关键,而制定评估标准有助于提高评估的信度。为了便于操作,评估标准需要有不同的等级和等级描述。例如,“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说话声音适中”这样的TSA说话评定标准十分具体,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与把握,减少评估的主观性。同时,适当的评估标准之于日常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内地语文考试为书面评估,口语交际不在正式评估的范畴。因而,口语交际教学不受重视,有的教师甚至狭隘地“以考定教”,口语交际的价值被削弱了。在课堂教学层面,评价标准的缺乏也增大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难度,意味着教师需要“二度开发”。以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第八单元“趣味故事会”为例,书中的两个提示是“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事实上,“合适”“吸引人”这样的指引较为笼统,不易于统一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细化,给予学生具体清晰的评价方向,如选取情节较为曲折、有意思的故事;讲故事时有表情、有动作;注意与听众有眼神、语言等方面的互动;说话声音响亮,让大家听得清。据此制定“趣味故事会”评价星级标准,学生便能较好地理解“合适”与“吸引人”的意义。
另外,在TSA中看图说故事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考查。在我国内地,看图表达的题目主要是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出现,如看图写话、看图作文,而与之对应的评分量表则较为少见。在阅卷时,教师一般凭经验及参照学生的表达进行打分。有的教师注重学生是否写清楚叙事“六要素”,有的教师倾向于叙事中“愿望”与“冲突”设计得是否合理。如此一来,不同阅卷教师就可能因主观因素导致评分差异。TSA的评分标准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制定具体明确的评估标准是提高评估科学性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