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2019-10-08赵雪吴新建

农家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施工质量建筑工程

赵雪 吴新建

摘 要:目前,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需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断完善,不断探索符合自身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施工质量;质量控制管理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质量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形成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环节,都应对影响施工质量的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进行控制(俗称4M1E),并对质量成果进行阶段性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发生,使问题在工程初期得以解决,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1.人的因素。人是工程项目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直接承担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职能的决策者、管理者和作业者个人的质量意识及质量活动能力;二是指承担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或实施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咨询服务机构、工程承包企业等实体组织。因此,工程质量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共同作用。

2.技术因素。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因素涉及的內容十分广泛,包括直接的工程技术和辅助的生产技术,前者如工程勘察技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材料技术等,后者如工程检测检验技术、试验技术等。对于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主要是通过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发挥技术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作用。

3.管理因素。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4.环境因素。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

5.社会因素。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社会因素,表现在建设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及其执法力度;建设工程项目法人或业主的理性化以及建设工程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及行业管理成熟度等。

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上面已经列出五大因素,下面具体分析各个因素的控制措施。

1.人的管理和控制。建筑施工阶段,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因此人的因素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一般的建筑施工项目中,对人的管理和控制主要从岗位上入手:

(1) 质量保证工程师 质量保证工程师,应做到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质量政策,规定,质量管理制度等的实施;有权利制止一切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行为;制定保证质量目标及质量指标的措施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等。

(2)项目经理 接受质量保证部门及检验人员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并对施工工序和工艺进行调查,上报,分析;督促施工班组做好自检记录和施工记录;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

(3)项目技术负责人 要将上级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技术规程、技术质量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变成施工技术方案、技术交底中的具体措施;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并上报改进意见。

(4)施工班组长 组织具体施工,按照设计图纸,遵循施工规范,保证施工的工序和质量;接受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对本班组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并为他们提供必要条件和技术质量数据;对本班组的人员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制止任何不符合规范的施工;做好施工记录,拒绝使用不符合质量规定的材料;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汇报。

(5) 监理 工程建设中比较特殊的一群人。由于身份特殊,容易被某些想蒙混过关的施工人员送好处拉拢。因此,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2.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材料验收方面:对材料的外观、性状、数量、尺寸等进行核查,不能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在材料质量方面:每种材料都应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对于设计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严加查验,不能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应做好材料的抽样复查工作;在材料的存放方面:要根据材料的性质,由专人进行保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应有相应的预案存档。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最主要是以下几种材料的检查:结构材料如钢材、水泥、砖、焊条等,这些材料可以使用免检产品,但严禁使用非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而且需要质量保证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等,其关键是要保证配置比例,因此应有监督人员现场监督,并做好检验记录,确认;钢筋混凝土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检查,关键部位不能漏过;对新材料、新构件,要经过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3.施工方法、施工过程的控制

(1)落实“三检制”。自检:班组完成施工工序后,组织自检;交接检:工长在自检完成后,对已完工序进行检查:专检: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对班组完成的工序进行检查。“三检”完成以后,由工长填写检验评定表,专职质检员核定。最后请工程监理或甲方核查。

(2)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检查员、工长、班组长参加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所有隐蔽项目,须在甲方、监理、设计认可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测量验线。测量员放线后,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复验后,报请监理或甲方验线。

(4)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实行“两申请”。砼浇灌申请、拆模申请,由工种负责人提出,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审批;商品混凝土到场后,检查各项资料,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并填写商品混凝土监控记录,包括混凝土出机时间、到场时间、浇筑时间、坍落度等。

(5)各分项、分部工程及最终质量检验,不合格的项目按有关控制程序处置后,再复核,合格后方可放行。抓好交底、检查、验收环节,实行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监督,使每道工序均处于受控状态。

(6)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工程的特殊施工过程有:地下室防水、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房间防水、屋面防水、钢结构、预应力施工。

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将总公司的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发给工种负责人和班组长,加以学习。实行岗位质量责任制,并实行专项检验。由质量检查员负责过程检查和记录。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进行控制,四新项目必须经过充分的技术准备,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4.环境和社会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的控制。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对施工的影响可以在勘察设计阶段给出详细的图纸说明予以消除;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由现场的项目经理部组织专人编写,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学习。这些措施都可以减少或很大程度上削减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

社会因素主要就是两点,一是施工中对附近的居民的生活是否造成了噪声或者有扰民的影响。二就是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的是否到位。对于第一种影响,就是在施工中确有影响到周围居民的要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去执行,既要满足施工的质量,又要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第二种影响,对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要积极配合,这样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就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施工质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