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共文化服务背景的艺术扶贫工作分析

2019-10-08徐艺菲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作分析公共文化对策

徐艺菲

摘 要:扶贫工作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对我国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背景模式下,需保证扶贫工作具有“艺术”性的价值,从而为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新型的服务需求。本文着重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的艺术扶贫方法。

关键词:公共文化; 艺术扶贫; 工作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132-001

“十九大”精神所倡导的是体系化的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的内容进行完善。因此,把握智慧扶贫政策,能够高效的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环境建设。

1.艺术扶贫的价值分析

1.1艺术扶贫的定义

艺术扶贫就是以“艺术”形式,将文化教育、社会发展以及精神文化生活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促使地区性的扶贫任务与队伍的发展形式相互权衡。同时,该方法注重对个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从而在过程中明确教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1]。实践过程中,艺术扶贫还讲究了对城乡文化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智力体系背景下的思维模型,需将艺术与知识内容融入至管理与实践当中,从而更为科学的熏陶贫困地区人民的艺术情操。例如文艺汇编、诗歌朗诵、舞蹈交流都是艺术扶贫的重要内容。

1.2艺术扶贫的意义

1.2.1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艺术扶贫有利于促进城乡的整合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需结合城乡的文化导向、管理章则、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內容,将统筹化的文化发展形式与社会运营进行结合。在此过程中,把握高效率的艺术扶贫价值、艺术扶贫内容,能够高效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1.2.2重视人性化管理内容。该背景下的扶贫更注重了“人性化”的管理趋势。在人性化的管理背景中,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操作必须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与文化发展形式进行融合,让基层部门在扶贫过程中能够将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授予贫困地区的人们。同时,贫困地区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身的艺术特征,例如绘画、写生、舞蹈等方面的活动,从而体现出综合性的服务精神目标,这对于完善、实践新农村的目标有导向性的追求价值。

1.2.3体现出基层人员的专业性。该操作也能够全面树立基层党建人员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在基层团队的党建操作中,艺术扶贫的模式更能够科学的体现扶贫管理的重要性价值,这对于改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弊端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不同的艺术形式均能体现出各层级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情感特征。因此,该操作还能提升贫困地区各类人员的核心素养,并创造了良好的空间,进而树立起扶贫团队的重要空间地位。

2.公共文化服务背景的艺术扶贫工作对策

2.1健全管理模式

相关部门务必构建城市化为背景的艺术扶贫体制,将适合于文化服务的管理模式进行制度探索,落实各责任于管理团队当中,进而促使该体制更为科学化。在选择扶贫内容和扶贫的教育内容中,扶贫部门应结合“城乡一体化”模式的管理方法,对党建人员进行专业性的技术培训与实验探索,重视以自我奉献为核心和业务培训体系,完善对应的下乡机制和下乡管理办法,促使管理、教学工作能够更为科学的适应于管理团队的发展。

2.2加大财政投入、重视管理分析

2.2.1财政方面。政府必须全力支持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扶贫项目,大力吸引相关企业、相关单位进行投资,促使扶贫的团队和扶贫的实践渠道更加多元化。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务必针对这部分资金进行有效筹措,健全现阶段的后期管理模式和操作方法,提高现阶段操作模式的公益性质。同时,对于相关艺术形式的选取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地区的发展形式进行探索,例如在广西省的艺术扶贫管理中,可以融入当地的乐器,构建合适的培训课程,树立起主动性体制下的扶贫工作,从而完善财政方面的后期保障方法。

2.2.2管理方面。管理建设需结合目前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综合性的规划,明确各项操作步骤的细则和管理章程,方可促使规划形式更为完善。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需重视综合文化的编制方法,例如可以通过电影放映的方法、艺术培训课程的方法进行实践,从而提高集体活动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同时,管理操作务必引入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在计算机设备的帮助下完善艺术形式的需求方法,从而更科学体现出艺术文化的基础内涵。

2.3优化师资团队建设、贯彻公共服务的中心价值

政府部门务必重视师资团队的管理技术,贯彻“授人以渔”的目标,科学的引入高素养的师资团队,方可提升农村人民的艺术修养。同时,该模式的优化操作还需结合现阶段的公共服务价值和公共服务方法,重视多方面技术的投入,例如服务技术、服务方法等内容,这对于促进艺术教育的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2]。另外,相关部门还需构建一个有效的艺术教育空间,例如创建专科院校,并开设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课程模式,注重党建背景下的授课流程,这对于提高农村人民的艺术情感有良好的作用。

2.4重视艺术扶贫的宣传工作

艺术是工作者劳动成果的表现,也是人们对于“美”的品鉴。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重视对艺术扶贫工作的宣传方法,将中国美术的发展与多学科的建设相互结合,拓展美术欣赏和美术品鉴的广度,让农村人民不断认知艺术扶贫工作的重要价值,这为促进中国艺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扶贫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的高速发展,还能科学的体现出艺术美学的基础价值观。因此,艺术的扶贫操作务必结合文化背景模式的中国艺术风格,优化现阶段的管理团队,进而促使扶贫工作更为有效化。

榆林市社科联基金:艺术扶贫在榆林市精准扶贫中的创新机制研究,项目号:YLSKGH2018-07

参考文献:

[1]胡冬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分析[J]艺术评鉴,2017(7):184-185

[2]马迎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助推全民艺术普及[J]人文天下,2017(16):51-53

猜你喜欢

工作分析公共文化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工作分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工作丰富化实践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