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生成资源引导自主探究

2019-10-08廖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资源小学数学课堂

廖娟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智慧的,而实际却大相径庭。数学课堂教学单一、枯燥,成为了常态。如何改变?我们要不断提升教师对生成资源的捕捉,引导自主探究,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趣味、丰富、激情。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生成; 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086-002

“生成资源”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仅课前仔细研读教材,课上还要及时捕捉生成资源,利用生成资源,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1.教学片断

师:我们刚才正式和角见了面,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角,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我发现这些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你发现了角的特点,还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真棒!

师: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的。

生3:我发现角的两条边向外延长都不会交叉。

师:真的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3:我刚才在老师发给我们的纸上画过了, 发现角的两边越向外延长,之间离得越远。我想,照这样画下去,这两条边肯定不会交叉。

师(面向大家):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试一试?画过后把你们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操作交流

生4:老师,我发现生3说得是对的。不管画多长,角的两条边都不会再交叉,所以角只有一个顶点。

生3:我还知道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它们只能向一边延长,这是我在奥数课上学的。

师:你真了不起!不仅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还能动手实践证明你的猜想,老师相信你将来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

生5:老师,我也发现了角的两条边不管怎样延长,角的大小不变。

师;是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5:我在延长两条边的时候,角总是不动,所以我就这样想了。

生6:老师,我想到一个方法来证明生5的想法。

(生6说着就拿着小三角尺走上讲台,再拿起大三角尺开始比试)

你们看,我这个小三角尺和老师的大三角尺上的角一样大,再来看看这两个角的边,有长有短。所以我认为角的大小和它的边没有关系。

师:你敢想敢做,善于发现,老师为你喝彩。那么,你们想一想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7:角的大小还是和它的两条边有关系,玩一下剪刀就知道了。(边说边演示)你们看,剪刀张开,角就变大;剪刀合拢,角就变小,都是角的两边在动。

师:你有个性,敢于争辩,还想出办法证明自己的想法,真能干。角的大小确实和角的两边有关,但是,它和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两边张开的幅度的大小有关系。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变角游戏。

3.反思

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飞扬起自主的个性。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捕捉利用生成资源,引导自主探究呢?

一、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能大胆猜想,大胆演示,大胆争辩,个性张扬。教师适时评价,及时鼓励,有效的激活了学生探究欲望,使整个课堂成了思考的海洋,高潮迭起,驚喜不断。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接纳的、知识性的、宽容的、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课堂中,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易于把握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师生、生生互动达到最高点。

二、让出自由开放的空间

课堂上教师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解答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操作,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讲解。自己去总结,自己去获取,在自主探索中促成动态资源的生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学习的舞台让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三、设计弹性的教学课堂

专家指出:真正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课时计划。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的逻辑,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如果死抱住一个准备应对一切情况的唯一途径不变,那么他得到的将是学生的无知。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开始的问话是为了引导学生说出角的特点“一个顶点两条边”,没想到学生有了新的发现,虽然他们发现的问题并不在该年龄段的认知范围之内,但是教师并没有一带而过,模糊学生的判断,而是让出空间,使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探索的欲望高涨,俨然成了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四、教师要富有智慧和激情

课堂中的教师应该有敏锐的目光,才能善于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资源。教师还要富有激情,把乐观、热忱、幽默带入课堂,用可亲可敬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活学生,而学生的激情反过来又会带动教师的兴奋情绪,在激情与激情的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促成动态资源的生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时,教师没有断然下结论,而是设疑,激起其他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还追问“你是怎么发现的?”让学生把动手动脑中发现问题的过程,用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朱志平.教师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中的作用发挥[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3]林婷.探究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J]数学通讯,2010(8)下半月

猜你喜欢

资源小学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