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的应用
2019-10-08吴清华
吴清华
摘要:本文主要以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中所发挥的重要性为出发点,结合新形势下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企业财务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即:编制预算的知识较为薄弱、缺乏严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抵挡财务风险的能力不足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路径,为促进制造型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应用路径
十九大召开以后,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和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这种背景下,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制造型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要求,实现自主创新和两化融合已经成为转型的重要责任。因此,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优势和竞争能力,则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究其原因,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型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强内部控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经营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影响,使得制造型企业很难在改革过程中突破困境和顺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应用的重要性
(一)激发员工内在的潜力
一般而言,预算工作主要是对事前、事中、事后的防范和控制,这样对于领导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及时发展问题予以调整和制止,从而保障了企業的顺利运行和资金的安全合理配置。在加上全面预算融入在各部门绩效考核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加强对各部门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从而挖掘出工作人员的潜力,减少了一些低级错误的出现,从而促进了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防范企业资源的浪费
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能够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因此,制造型企业应该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由于资源浪费现象过于严重,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从而使营运的成本保持在预测的范围内。同时,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发挥不同部门人员的价值,从而减少人才的流失。随着管理的计划性加强,预算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提升员工的内控意识和全面预算的认知。加强各部门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从而获取更加完善、准确的财务数据。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性企业财务内控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
财务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是对企业的资金支出(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运营阶段等产生的成本)和对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进行编制。因此,在进行全面预算过程中需要对制造型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制造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忽视了资金的占用成本,使得资金使用的效率下降和资源的浪费。特别是预算编制的单一性,财务部门只能根据各部门所呈报上的数据报表进行财务信息的整个和分类。但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差。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人员的工作量。究其原因,部门人员缺乏全面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其不能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财务编制工作过于形式化,很难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加之,在编制过程中缺乏各部门之间沟通,使得各部门之间所传递的相关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全面性。从而在编制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合理性。
(二)财务人员能力有限,大大降低财务内控的执行能力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进行内控管理和全面预算的重要基础保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经营方法,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差强人意。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务人员的业务办理能力和核算的技能交差;另一方面,制造型企业财务团队中,中级及以上的会计师占比比较低,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生产经营,而忽视内部的管理等。从而弱化了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作用,想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显得更加困难。
(三)财务风险管理力度相对薄弱
由于有些制造型企业过于重视最终所获取的经济效益,而缺少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其主要体现在很少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和宣传工作。这就使得企业很难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避免企业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企业出现负债经营的现象,由于人员对于风险管控的意识较为薄弱,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弥补,从而导致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财务内控缺少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在进行财务内控的考核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车间的工作量和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等进行有效的分析。然而由于在实际的财务内控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内控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无法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应用路径分析
(一)确保预算编制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首先,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并将全面预算融入企业各个环节中,从而有效提升制造型企业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友好交流和沟通,使得预算信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保障收集信息的全面性,以为顺利实施全面预算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借鉴和创新预算管理方法,严格规范企业人员的工作行为,了解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和一些发展的动态,以确保财务预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最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一旦发现问题,则进行及时的改进和调整,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例如:以采购部门为例,对其采购的价格等进行核实,一旦发现吃回扣,资金占用较大的情况发生,则进行及时的制止。
(二)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全面预算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的预算管理。这种全面性更加突出了企业的全体人员、全面分析、全面预算、全面制定、全面考核等一系类的管理活动。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才能鼓励全体员工深入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知识,并通过自身知识的储备,从而加强各部门和各上下级之间的友好沟通和相互协作,从而顺利实施财务内控工作,降低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人员意识的浅薄而发生违法违规的行为,为全面预算管理创设一个良好的管理氛围。
(三)对制造型企业实行细化预算,以减少资金的流失
首先,细分岗位职责,加强制造材料预算、制造设备预算、人工薪资等环节的細化预算;其次,组建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各个环节中的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效率和内控管理的水平。最后,制定惩罚机制,并将其与全面预算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部门,减少资金的使用,以节省成本的投入。另外,对于出现与预算编制金额有很大出处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上报,以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推动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构建财务内控考核和监督机制
1、设置预算预警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企业潜存的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并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升员工的整体业务能力和素养,例如:借鉴一些优秀企业的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方法,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风险预警模型,从而推动风险管理的有效落实,避免企业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应该积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设置预警的限度,在征得专家和机构的认可后,一旦系统出超出限度值,系统则会发生预警信号,以方面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找出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升风险管理的整体效果。
2.完善考核机制。想要全面发挥财务内控管理的作用。首先需要制造型企业开展考核和评估工作,对于出现重大工作失误和做出违法违规事件的员工给予严厉的惩罚;对于那些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以推动企业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制造企业在制定财务内控考核内容时,将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工作积极性、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违法违规的行为等与工资紧密联系。并对考核结果较为理想的员工进行激励,如:出国旅游、免费假期、发放奖金等,从而大大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企业更加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企业应该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应用路径,即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优化内部环境、实施细化预算、构建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等,从而最大化的控制企业的支出成本,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制造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9):136-137.
[2]万国政.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132+152.
[3]范乐乐.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的应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