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我酸了”
2019-10-08黎聪
黎聪
从2019年2月起,微博、贴吧、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众多自媒体乃至传统网站都开始被“我酸了”霸屏。到了2019年5月,仅仅经过三个月的发酵,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竟然已经出现了上亿个相关结果,其热度令人咋舌。例如:
(1)熊孩子数压岁钱动用点钞机?我酸了!(网易新闻,2019年2月5日)
(2)中国自制无人驾驶磁悬浮2020年试行,外国网友:我酸了!(中华网,2019年3月6日)
(3)员工晒公司食堂早餐火了!真是过分优秀,看完我酸了!(澎湃新闻,2019年5月28日)
“我酸了”这种“主语+形容词+助词”的简短句式,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形容词谓语句。它以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充当谓语,常用于通过描写主语的性质状态,表达说话者对人或事的主观评价。而从媒体和网民的应用来看,“我酸了”一般用于自己看到或听到某件令人艳羡的事之后,所表达的羡慕与嫉妒之情。
就语义结构而言,“酸”是“我酸了”中语义表达的重心,承担着最重要的表义功能。然而,“酸”字所表示的“羡慕、嫉妒”之义其实算不得一个新生的网络用法,甚至在其很“潮”的观感背后,还残留着古今意蕴演变的痕迹。
一、“酸”的意蕴演变
“酸”本义是醋,也指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这在先秦的典籍中多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中的“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窃”。又如《尚书·周书·洪范》中的“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再如《荀子·荣辱》中的“口辨酸、咸、甘、苦”。后来《说文解字》也对“酸”字作了讲解:“酸,酢也。从酉,夋声。关东谓酢日酸。”酢,即醋的异体字。总体而言,此时的“酸”字所用的都是本义,即指醋这个实体以及由醋这个实体引发出来的气、味特征。
东汉郑玄的《仪礼注疏》则对“酸”提出了新的见解:“舌之所尝五味,乃是心之所知酸苦也,故心舌并言之。”(卷四十七《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依其所言,“酸”已经不只是一种由舌头品尝所带来的味觉感受,而是转化为通之于心的一种“知酸苦”的心理感受。而这种使人的味觉与心理感觉的融合相通,就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通感”。对此,钱锺书先生在《通感》一文里也曾经指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而“酸”的意蕴也正是借助这种通感机制达到客观元素向主观感受的扩展延伸,使其不断丰富。但需要指出的是,“酸”的通感带来的往往都是一种令人不适的主观感受,从古即然。例如:北齐朱敬范《朱岱林墓志铭》中的“日碑观状,益增酸哽”,唐代陈鸿《长恨传》中的“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唐代李翱《叔氏墓志铭》中的“中夜远思,酸凄心骨”,等等。凡此数例,“酸”指向的都是心中的遗憾、忧闷与痛苦。
到了清代,这种来自“酸”的情感不适又衍生出了一种更值得玩味的新义。它最早出现在《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人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该回主要讲述了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知道后醋意大发大闹宁国府,最终导致尤二姐不堪欺凌,吞金自尽的故事。只要稍将回目文字与故事两相对应,便可推知“酸凤姐”的“酸”所指代的既不是本义,也不是后来延伸出来的遗憾、痛苦等心理感受,而是因争风吃醋而心生嫉妒。事实上,“我酸了”中的“酸”所表達的“嫉妒”的语义就从此处承继而来。
综上所述,“酸”从先秦时代“醋”的本义,发展到清代后拥有了“嫉妒”的义项,并沿用至今。一夜爆红的“我酸了”其实正是在“酸”的本义与衍生义基础上的适当延展,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语言发展的延续性与丰富性。
二、“我酸了”情感色彩辨析
随着“我酸了”的升温,不少人开始探究它为何能够突然走红。有人说“我酸了”可能是借着今年开年时的网络流行语“柠檬精”的热度而来。网友口中的“柠檬精”指的是那类处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不断找理由丑化别人,说话又酸溜溜,仿佛柠檬成精的人。也有人说“我酸了”与兴起于台湾的一个网络热词“酸民”有关。所谓“酸民”,是特指那些喜欢对事情发表尖酸刻薄言论,只求自我的情绪宣泄,而根本不在乎事件真相的网民。从语义上来讲,“柠檬精”与“酸民”是两个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词语,而如今“我酸了”后继而起,就难免会被人将它与前二者作比较,而将其归入传达负面情绪的贬义词之中。
事实上,“我酸了”与“柠檬精”“酸民”虽然都以酸的感觉作为第一切人点,而且也往往包含有嫉妒的意味,但只要将它们置于各自应用的语境事件中,便会发现它们在情感色彩上还是有明显不同的。例如游戏电台2019年2月15日的新闻:“柠檬精还在撕吴京?中国制造真的不行吗?”众所周知,吴京主演的《流浪地球》作为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中国第一部国产硬科幻电影,受到全民热情追捧。然而“柠檬精”们却见不得国内科幻电影的进步,对吴京以及《流浪地球》极尽污蔑之能事。又如新浪网2018年1月11日的新闻:“童模不堪网络霸凌自杀,父忍痛邀酸民参加葬礼”,报道了澳大利亚一名14岁少女模特,由于一直背负着酸民的恶言恶语,最终不堪忍受,选择自杀。这类例子在网络上俯拾即是,“柠檬精”“酸民”们的所作所为对应的关键词是“冷嘲热讽”“恶言恶语”甚至是“逼人致死”,这已经不能算是一种自由的网络评论,而是一种赤裸裸的网络霸凌,令人发指。
而反观媒体上与“我酸了”相关的条目,比如:
(4)韩磊的北京四合院豪宅到底有多好?我酸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2019年5月13日)
(5)年薪百万刚脱贫?我酸了!(《新京报》2019年5月17日)
以上新闻虽然所描述的内容各异,但是都在认可“我酸了”网络新用法的基础上,向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网民在说“我酸了”时真实的内心世界。毋庸讳言,这些新闻报道在字里行间确实有些许“嫉妒”情绪的流露,但更多的其实是对自己不如意的生活现状的调侃。只要细读新闻就会发现,所谓“我酸了”不过是一种在自我对比审视后的心酸,以及对他人幸福的羡慕。其中并不含有丝毫对外界和他人的恶意嘲讽与攻击,甚至在羡慕之余还会对他人送上种种调皮的祝福,并希望终有一天能遇见并实现属于自己的美好。
由此可见,“我酸了”虽也包含“嫉妒”的意味,但是从感情色彩而言,它更多是一种正面、善意且有节制的嫉妒,与“柠檬精”“酸民”所代表的负面情绪宣泄是截然不同的。
三、“我酸了”流行原因及启示
“我酸了”之所以在产生初期便迅速为网民广泛接受和应用,如上文所述,固然包含其词语自身演变发展的动因,以及互联网文化强大传播功能的加持,但也很好地折射出了当下年轻网民的用语心态和自我调适的心理需求。
1.追新獵奇的用语心态
据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而年轻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满朝气,不愿意循规蹈矩,喜欢追新猎奇。这种心态也体现在了网络用语上,即在固有的用语模式基础上,总是想方设法去追求一种更为新奇、更能充分彰显个性的表达方式。在“我酸了”出现以前,网友们固然可以用“我真是太羡慕了!”“这真是让我嫉妒啊!”之类的句子来对艳羡的事或人表达自己强烈的感受,但是毕竟太过于流俗,显得人云亦云且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这时,“我酸了”随着“柠檬精”“酸民”的热潮应运而生。它所运用的“主语+形容词+助词”句式虽然常见,但“我酸了”这种固定表达既简短新奇,又可以巧妙幽默地表达自己因羡慕嫉妒而产生的心酸伤感,故而成功激发了年轻人的新鲜感,大大提升了使用率。
2.自我调适的心理需求
如今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年轻人在社会打拼与生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国,20~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大。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主要有三:工作重担,爱情婚姻,经济收入。生存的艰难使年轻人亟须寻找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但网络自媒体的发达,又使各种富二代、社会精英、俊男靓女的优越生活大肆暴露在众多焦头烂额的年轻人面前,不仅给年轻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更使他们陷于自我否定,并进一步加剧其对于未来的迷茫感和焦灼感。而“我酸了”的出现正好让年轻人在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图景时少一分嫉妒与自责,能转而使用一个自嘲的短句“我酸了!”来调解自己。如此一来,则令年轻人得以在自我调侃的活泼语境中实现心理调适与自我认同。
综上所述,“我酸了”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热词,灵活继承和延展了“酸”字古已有之的意蕴,使网民在面对艳羡的事或人时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善意和有节制的嫉妒,不但迎合了当下年轻人求新猎奇的用语心态,也体现了年轻人在自嘲之余的一种自我心理调适,使他们能以更健康的心态迎接高强度的生存压力与挑战。周国平先生曾说:“嫉妒是人性,不因嫉妒而失态乃至报复则是修养,我们无法压抑人性,但可以做到有教养。”这句名言或许正可为“我酸了”的内涵增添一个正能量的注脚,使它比“柠檬精”“酸民”等网络热词具备更强大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