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悦读”成为孩子语文素养提升的奠基石

2019-10-08蒋令海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悦读

蒋令海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笔者对该校六年级4个班152名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提出选择书籍是悦读的骨,教会读书方法是悦读的肉,让“悦读”成为孩子语文素养提升的奠基石。

关键词:悦读; 选择书籍; 悦读的“骨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051-001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同时新课程对各年级段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为了具体而真实掌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笔者对该校六年级4个班152名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孩子的阅读与下列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1.读书环境

我校六年级学生家长中小学学历占5.26%,初中学历占71.05%,高中学历占15.79%,大学学历占7.89%,有家庭书屋的占60%,书屋藏书量平均33本。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来看,这些农村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仅占10%,学历越高,藏书量越大,重视孩子课外阅读的程度越高。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这一客观因素造成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2.阅读指导

虽然每周一老师都检查学生上周阅读的书目和阅读时间是否保证半小时以上,并由家长签字证明,但是完成质量普遍不高。学生普遍带着应付的心理阅读,加之家长督促不力,阅读效果可想而知。

3.阅读内容

大部分的学生喜欢看童话类和科普读物书籍,两项占比52.63%,阅读中外名著者少之又少,仅占23.68%。阅读书目比较直观、浅显,欣赏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奥的自然科学书籍,与所在年级不成正比。

4.阅读习惯

从调查中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84.21%的学生只是看看,啥也不做。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让悦读成为孩子语文素养提升的奠基石。

一、选择书籍是悦读的骨

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小学生阅读。笔者经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认为给小学生选择和推荐课外读物首先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其次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第三要深浅适度,易于接受。下面略举几例选择推荐课外读物的方式方法。

(1)结合语文教材选择推荐。根据节选的课文推荐全书。如学了《三打白骨精》可推荐《西游记》;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推荐《水浒传》;学了《三顾茅庐》可推荐《三国演义》。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读物。如学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可推荐《史记》(少年版)等;学习了《少年王冕》可推荐《儒林外史》(青少版);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可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了《狐狸和乌鸦》可推荐《伊索寓言》。

(2)结合兴趣爱好选择推荐。有些同学爱写作,那么就推荐那些有关提高写作能力方面的书;有些同学喜欢画画,就选择推荐美术方面的书;有些同学爱搞小创造、小发明,就推荐科学家故事方面的书;有些同学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就推荐《十万个为什么》让其阅读,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谜团。

(3)结合年龄特点选择推荐。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阅读、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别。要根据他们各年级段不同的年龄特点,选择推荐适合的读物。低年级可选择推荐一些浅显易懂、通俗简短、图文并茂的拼音版书籍;中年级可选择推荐一些故事情节紧张生动、精彩感人的书籍;而高年级学生年龄渐长,可根据他们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心理特点,选择推荐《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哈利·波特》等书籍。

(4)结合活动开展选择推荐。为了配合学校或班级开展的某项活动,可以给孩子选择推荐有关书籍。如最近我校以《争当“四好少年”》为主题召开班队会,事前就可以给学生选择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张海迪的故事》等介绍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书籍。

(5)结合节日、纪念日选择推荐。如国庆节到来,就可给学生选择推荐一些介绍祖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科学遗产、壮丽河山、祖国建设伟大成就等方面的书籍,如《上下五千年》等。

二、教会读书方法是悦读的肉

1.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

2.运用迁移。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3.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號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

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孩子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以上“动笔墨”的方法,要根据孩子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片;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再创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选择书籍是悦读的骨,教会读书方法是悦读的肉。开卷有益,只要把孩子的阅读变成“悦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猜你喜欢

悦读
低年级“悦读”从绘本开始
授人以渔 变阅读为悦读
“悦读”课堂的教学策略
学生“悦读”能力培养策略摭谈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悦读”小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激情引趣
成功的阅读重在“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