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的发展策略研究

2019-10-08雷志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从业人员民生新闻

【摘要】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之路一直是业界与学界努力探索的,但一直未有定论。在这种境遇下恰逢十九大召开,其中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与民生相关的政策以及十九大精神正好给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带来了好的机遇。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要充分理解这种指导精神进而来探索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结合我国整体社会现实和新闻行业自身现状,改正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以正确的新闻专业主义为新闻实践指导思想,从“民生新闻”转向提倡“民本”思想、“人文”视角的“大民生”新闻道路,进而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是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闻专业主义;从业人员;策略

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祝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80周年之际,向全国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致信并强调,在新时代希望中国记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把广大新闻工作者凝聚起来,真正建设成为“记者之家”。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电视民生新闻寻找转型期间,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与民生相关的政策和习近平主席致电中国记协所强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要坚定的“四个自信”,不仅为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内容素材而且为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专业主义提供了精神指导。

一、民生新闻发展现状

自2002年南京卫视的《南京零距离》播出并取得极大反响后,电视民生新闻成为新闻界一种独有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并成为了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甚至被有的学者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但电视民生新闻在经过了几年的繁荣发展后,其弊端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收视率下降、内容制作庸俗化、琐碎化、同质化、转型发展困难、发展前景不明等等。为寻求解决之道,学界开始了各种关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的探索研究。

目前对于电视民生新闻可行的转型发展之路,学界一些学者认为发源于美国的“公共新闻”是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之路。也有学者认为“大民生”新闻才是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道路。在业界许多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都将“公共新闻”当做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转型之路,同时将公共新闻理念作为他们实现自己新闻理想的一种理念。但是“公共新闻”这一概念是中国学者从美国引入的舶来品,这里还需要提及的一个概念是“公民新闻”,这两个概念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但在学者蔡雯引进时就将两个概念不加区分的使用,之后学者也将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目前学界还在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辨析,但在业界新闻从业人员却已经将“公共新闻”作为他们未来的工作目标。不仅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及内涵还没有辨析清楚,而且“公共新闻”是产生于美國,与我国的国情政体、社会现实、媒介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这一舶来品是否能够适用于我国新闻行业也是一个值得去研究的问题。

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量,“公共新闻”这一理念起码在目前是不适合作为我国民生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理念。笔者认为基于我国整体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环境、媒介生态环境和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所提出的“大民生新闻”是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转向。石长顺教授提出这种转向最首要的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价值提升。而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价值的提升首先需要的是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的提高,即首先需要正确的新闻理念作为自己的新闻实践的指导,紧接着就需要提高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思想与专业素养的共同提高是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的可行策略。

二、新闻专业主义

1999年,学者郭振之将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概念首次引入中国。而由于美国与中国的政体国情、生态土壤有很大差别,有学者指出美国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业既没有描述之意也不具有指导之意。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学者杨保军提出了“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杨保军学者认为建立在 “发展新闻主义 ” 与 “专业新闻主义 ” 统一基础上的 “发展新闻专业主义” , 是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基于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社会现实和新闻行业面临转型发展这一新闻业自身现实这两个现实基础,对我国目前新闻行业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也是“发展新闻主义的核心要义。而新闻业要想在发展中发挥自己独特的影响力就必须以自己特有的专业方式去运作,这是“专业新闻主义”的要义。所以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就是要以发展为目的,专业为手段,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这样才能够实现新闻业自身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促成新闻领域与其他社会领域良性互动发展。

“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是由“发展新闻主义”与“专业新闻主义”的有机结合。这就意味着这两个主义的核心要求也是“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的一部分。“发展新闻主义”指出新闻从业者与政府是同路人,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应该是宣传和支持符合社会共同利益的政策。 “专业新闻主义”要求新闻传媒要回归于新闻业的本质属性---社会性或者公共性上来,成为真正的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传媒。新闻从业者除了要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性传播原则之外,还要结合在中国语境下的一些特殊原则,即党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新闻从业人员要处理好一般性原则与特殊原则之间的平衡关系。这样才能够实现民生新闻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分析“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和“大民生新闻”后发现,公共性、普遍性、社会性是两者提倡的共同点也是两个的核心要义。而且两者都是基于中国本土土壤而产生的所以对于我国新闻业来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所以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要以“发展新闻专业主义”为自己的新闻实践指导思想,走“大民生”新闻道路。

三、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的发展策略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遵从一种正确的新闻主义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新闻主义代表了一种认识、一种价值取向,更代表了遵从者的理想与信仰。而且新闻理念也是新闻从业者的内在指导工具,它指导着新闻从业者该成为怎样的新闻工作者。为了改变现在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从业人员应该遵从正确的新闻理念,即将“发展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新闻实践的指导理念。

(一)改正自己思想-实践矛盾状态,培养老百姓的公众意识

某些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之间是相互矛盾的,这种矛盾制约着他们的工作认同感的提高,也会限制其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这样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就很难提上去。所以要想改变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这种矛盾的状态。

根据“发展新聞专业主义”理念的指导,首先要认识到“民本”思想与“平民化”视野不是“市民”视野,应该回归到新闻的本质属性—公共属性上。而且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年龄都比较大,长期生活在电视媒介环绕的环境中,其对媒介内容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所以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要理清这两个事实,认识到“民生”非“市民”、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低,然后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矛盾中走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制作真正的民生新闻节目。

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在设置媒体议程时,民众议程是必须要参考的,但媒体议程也不能完全按照受众议程去设置,一味制作讨好民众的节目内容,所以民生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把握好两个议程之间相互考量的度,使得两个议程之间张弛有度,既能有利于公共话语平台的建构,也使得引领、指导老百姓社会责任的责任得以实现。这样老百姓思想可以进行交流碰撞,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向“大民生”新闻道路发展,提高民生新闻的价值内涵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新闻价值的提升首要的任务是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要遵从正确的新闻指导理念,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和“大民生”新闻都是基于我国社会现实和媒介生态环境而提出的本土化概念,所以对于本土产生的电视民生新闻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大民生”新闻,要求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不仅仅作为事件的记录者,而应该在描述基本事件的基础上,向受众阐释事件发生的背景,解释事件的缘由,并且引导受众去解读思考交流。遵循“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以一种“民本”思维,从民本的立场、观点、态度出发,对老百姓的生活进行报道,体现新闻媒体关注民生的态度。在具体实践中就要求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当好“把关人”的角色。

现在是一个信息海啸时代,每天都处于信息洪流之中所以对于信息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在信息的海洋中选取具有新闻价值的、对老百姓有用且重要的、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新闻信息素材,再根据新闻的客观性、公开性、公正性、全面性等一般性原则和我国语境下的党性、指导性、群众性等特殊性原则进行新闻信息的加工并制作成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四、结语

现在老百姓对于电视媒体权威性的认可还是非常高的,当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发生时,老百姓还是会比较相信电视新闻媒体的报道。证明电视这样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在老百姓心目中还是挺高的。虽然随着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大众获取新闻资讯更多通过移动媒体和社交媒体,这些媒体抢占了电视民生新闻非常大的生态位。但根据经济学上被称为O型环原则,当传统新闻报道制作流程中的第一步,新闻素材的寻找被更多的自媒体与草根媒体担任时,并不会削弱剩余新闻制作部分的重要性,反而使得剩余部分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从事完整的新闻制作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经历。在如今的时代当制作流程的第一步有人替新闻工作者完成,那么新闻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新闻专业知识,将更大的经历投入到后面的新闻制作环节中,不再是制作新闻信息,而是制作更多有深度、有思想,能够真正反映与民众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内容的新闻作品。使得电视民生新闻走上“大民生”这条轨道。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OL].( 2017年11月09日 01 版)(网络http://guoqing.china.com.cn/xijinping/2017-11/09/content_41868099.htm)

[2] 姚娟. 电视民生新闻相关概念的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2):23-24

[3] 杨保军.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2013(03),82-89

[4] 陈阳.民生新闻能否转为公共新闻?--来自田野研究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13(05):94-100

[5] 郑保卫,李玉洁.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观念发展史的评述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8):78-90

[6] 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5):59-62.

[7] 喻国明,赵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瓶颈突破方式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09):70-72.

[8] 芮必峰.描述乎?  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01):56-61.

作者简介:雷志让(1994),女,汉族,山西省晋中市,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媒介素养。

猜你喜欢

新闻专业主义从业人员民生新闻
广西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调查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资料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浅谈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话语权提升研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新闻反转剧”中的媒体责任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