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生经验,优化写作过程

2019-10-08张根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8期
关键词:锦鲤课例过程

张根明

王荣生教授在《写作教学检讨与前瞻》一文中说:“中小学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教学。”[1]这一说法绝非危言耸听,纵观目前的写作教学,以下几种情况普遍存在。其一是范文导写。学习一两篇优秀范文,然后让学生模仿写作(写前)或修改(写后)。其二是讲章法,诸如“化大为小五法”“考场作文降龙八招”等等。其三是创设一个情境,进行一番活动,将活动中的感受和思考写成文。另一种极端则是不作为,一个学期难得上一两次作文辅导课,而且多是审题指导,考后讲评。这些写作教学基本上发生在写作之前或之后,对最重要的学生写作的过程,以及写作中可能碰到困难和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指导,因而写作教学的效果甚微。

近日,笔者参加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徐桦君名师工作室活动,观摩了两堂作文教学展示课,略有所感,述诸笔端,以求教方家。

一、课例呈现

为了方便分析,先将两堂课的大致流程做一简要介绍。

课例一:《整句,扮靓文章》

⑴由联考中的问题作文片段引出课题——如何让文章有文采,并引用《左传》《文心雕龙》和苏轼语录,说明文采的重要性;⑵教师出示8个作文片段,提供优秀范文,教师解说优点,涉及比喻式、引用式、假设式整句三种类型;⑶归纳整句的概念及特点;⑷练习:给一段材料,让学生写一段整句;⑸学生课堂写作并展示,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例二:《议论文之言之成理》

⑴出示詹姆斯·A·雷金关于议论文的定义和叶黎明博士对论证的解说,并提问什么叫言之成理;⑵从前一天学生写的作文中选择一个典型片段,说一说这个语段的逻辑问题,师生交流得出结论,主要是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和以偏概全,学生尝试修改,之后出示教师修改稿;⑶出示另一语段,流程基本同上,逻辑问题不同,主要是简单化归因;⑷找一找下面语段在逻辑上的优点,师生探讨后得出结论:分析辩证和类比正确;⑸简要小结后,课堂练习,给材料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二、出发:老师还是学生?

两个课例都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课例一着眼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从整句的学习与仿写入手;课例二着眼于学生邏辑能力的提升,从语段修改入手,可以说两堂课都立意高远而切入点细小,正所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不过,两个课例还是有所差异。

课例一是从教师教的角度立意的。教师根据构成作文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入手,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再思考语言表达的提升有哪些方法,最后确定以整句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课例二则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立意。首先是学生写作实践,然后发现学生问题——逻辑能力欠缺,确定教学内容——寻找原因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修改提升。

两种课例立意实质上来讲并无优劣之分,一种是教师本位,自上而下,从构成作文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入手来设计作文分项训练过程;一种是学生本位,自下而上,从作文的写作过程入手来探讨作文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只是,教师本位的写作教学从长远来看可能利于构建序列化教学,但是容易和学生产生距离。学生本位的教学设计立足学生经验,从学生的真实写作状况出发,在真实体验中交流,更利于学生接受和提升,这一点也和《新课标》提倡的“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2]理念相吻合。笔者以为写作教学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会更有针对性,更能显现课堂的有效性。

三、着力:结果还是过程?

根据荣维东博士的论述,我国的写作教学有三种基本范式[3],一是文章写作,一是过程写作,还有一种是正在酝酿的交际语境写作(类似于《新课标》倡导的真实情境写作,首先解决“为何写”的问题,接下来的仍然是过程写作)。文章写作教学关注“写的结果”,衡文标准主要看“写成的那篇文章”是否符合要求,至于怎么写出来的则不管不顾,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过程写作由关注“写的结果”转向关注“写的过程”,这是写作范式的重大转变。特级教师褚树荣先生就说过:“教学就是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4]笔者以为优化写作过程这一说法可谓抓住了当下写作教学的核心。写作教学不能只是提供一些范文,因为生活经验各异,写作经验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能模仿的;写作教学不能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概念,因为概念性知识教不会写作;写作教学也不能只创设情境,因为写作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才是重点需要解决的。积极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优化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才是写作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课堂的着力点所在。

所以,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其实反映出来的是教师的写作教学观念的差异。由此,我们来看这两个课例。

课例一提供了众多优秀写作片段,试举一例:历史,是一面透镜,它折射出了人的丑陋和崇高;历史,是一本教科书,它给我们以教训和启迪;历史,是一把筛子,它筛去了庸人,留下了永垂青史的伟人;历史,是一座灯塔,它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该片段是比喻式的排比句,教师旨在提供示例,让学生体会比喻式整句的表达力度,并学习借鉴。不过简略分析一下这个片段,我们会有一些疑问。历史为什么是一面透镜、一本教科书、一把筛子、一座灯塔?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写作者是如何从历史联系到镜子、教科书等的?写作者的思维如何借鉴?细究之后我们会发现,写作者由历史到透镜之间的关联是联想,而联想是发散的,是一种感性思维,是不讲逻辑的,视思考者的个人情况而定,因而也是不可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学生在关注这个片段的时候,只能关注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在形式上做一些模仿。

课例二也提供了一些片段,试举一例: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有着求神拜佛的习俗,如逢年过节包红包、放鞭炮等,也有着祝福的意味。所以,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转发一下“锦鲤”表达自己的期许,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锦鲤”身上,以为只要拜“锦鲤”就可以心想事成,未免也太天真。年轻人为什么愈来愈崇拜“锦鲤”,甚至将其神化?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滋生出的“侥幸”心理,让他们相信“天上可以掉馅饼”。

教师出示完片段之后,紧接着提问,说说这个片段中的逻辑问题,并以划线的方式提示,针对性更强。学生思考之后发现,包红包并不是求神拜佛的习俗内容,年轻人崇拜锦鲤的原因也不止这一点,于是在修改的时候学生将“包红包”替换成了“烧高香”,对原因进行了补充完善,比如:我想,可能是因为现在谁会竞争激烈,人们难以达成个人目标,因此渴望好运。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拜过锦鲤而心想事成,从而滋生出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让他们相信“天上可以掉馅饼”。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积极思考并修改,老师只做一件事,就是和学生一起调整思维,让思考更合理、更深入、更全面。

从内容上来看,这个片段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强加因果和简单化归因,这是逻辑谬误中的常见类型。逻辑讲理性,可辨可学可迁移,因而对学生的启发会更大。

综上,课例一重在关注结果,过程忽略不计,最终结果也不可預期;课例二重在介入过程,优化过程的同时,结果也趋于完善。

四、目的:模仿还是构建?

写作教学的效果,要看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学生获得的是那种能力?知识性的,还是实践性的?学生是如何获得的?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吗?

两个课例都有一个课堂练习环节。这是检验学生收获的典型环节。

课例一选择的材料如下:钟扬,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不幸遭遇车祸逝世。“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里是海拔6200米的珠峰,这是一株目前人类发现的海拔最高的种子植物,这是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

且不论这段材料本身的逻辑问题,从学生呈现出来的写作片段来看,确实有部分写得挺出彩的,比如: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是你研究的准则;不是杰出者才造梦,而是造梦者才杰出,是你人生的格言。用脚步丈量西藏,用种子增添力量。不过展示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学生用到上课重点讲解的引用、比喻和假设型整句,课堂教学的效果值得怀疑。况且我们不知道学生的起点,不知道整句的写作是不是学生本来就已经掌握的一种能力。接近课堂尾声的一个教学片段很能说明问题。

师:你们在写的过程中有没有提高?通过这堂课有没有启发?

生1:我本身就比较喜欢使用整句,因为写起来比较荡气回肠,之前比较喜欢排比式整句,不知道还有这么多方法。

师:以后将要?

生1:以后可以很多整句一起用。

师:如果要让文章很有文化气息呢?

生1:多用一些引用式的排比,可以显得文学积淀特别浓厚。

师:那假如要让道理说的特别形象呢?

生1:比喻式。就是可以把抽象的说得比较具体。

从这个随机采访的学生回答来看,她原先就已经具备了整句写作的习惯,课堂中她获得了一些知识性能力,模仿了整句的形式,知道了以后写作可以用不同的整句类型来写作,至于怎么写呢,这要看她以后的领悟。

课例二选择的材料如下:一个资深美剧迷,发现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在诸多高收视率美剧中,主人公们都会不经意间滔滔不绝地谈到经典文学。《末日孤舰》里,科学家吃饭闲聊时的话题是马克·吐温;《绝命毒师》里的制毒师在躺椅上读惠特曼的《草叶集》……相反,在我们国产电视剧和电影里,很少看到类似的场景,也很少有类似的内容。

学生习作中也有很多精彩片段,比如:影视产品应有文学底蕴,影视能满足人的感官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我国电视剧和产品为了迎合大众,主要走的是接地气的路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学的缺失。再加上整个社会风气的浮躁,人们普遍追求功利,也造成了对文学的漠视。但人总是有高雅的需求的,否则,囿于柴米油盐,如何走向文化高坡?影视产品应适当融入文学,让故事讲得更好,有生活本位,也有文学气息。从这个片段来看学生的分析是比较辩证的,而且已经在极力规避以偏概全和简单化归因的问题,这是对课堂教学所获知识的有效建构。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两个课例的分析比较,笔者希望表达三个观点:第一,写作教学从学生经验(学生的起点、写作困境等)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第二,写作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方法传授层面,更需要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提供实现目标的路径;第三,教学的过程是可分解、可重复的,学生可以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积极建构,以获得稳固的写作能力。写作教学是一项繁复的工程,而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是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要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注释:

[1]王荣生.写作教学的检讨和前瞻[M].写作教学教什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写作教学教什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2.

[4]褚树荣.在反思中成长[J].语文教学通讯,2011,(9A):21.

猜你喜欢

锦鲤课例过程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锦鲤出征,高考必胜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小编,来条“锦鲤”
课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