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唐山产业结构
2019-10-08范雅玲刘秀艳
范雅玲 刘秀艳
摘 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充分分析了唐山产业结构失调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加强优势产业互补,实现唐山产业方向转移,实现唐山产业区域转移,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和重点产业环节的协调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优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唐山和京、津处于相同的平台环境中协同并进,这为唐山探寻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唐山要综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区位、资源优势,通过与京津地区开展高效式联动与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唐山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唐山地區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唐山因煤而起,因钢而繁荣,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唐山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河北城市第一位,但产业结构失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不断突显。
(一)唐山产业结构失调,资源型重工业仍占主导
通过对唐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现状的调研发现,目前唐山第三产业虽然逐年上升,但由于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有限,第一、二产业比例依然很高,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形成的经济结构模式,导致了近两年唐山经济增长的乏力,这种现象的出现深刻阻碍着唐山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唐山产业资源有限,资源环境约束力突显
唐山地区至今仍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的产业模式中,采矿业、钢铁业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这些产业的生产运营均是基于各种自然资源的高消耗行业,大量自然资源的消耗势必将会给唐山地区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各种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同时钢铁制造业、水泥制造业、建筑业、冶金业等带来的废气排放、粉尘污染、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等,导致唐山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加剧,致使唐山市成为河北省污染为最严重的城市。
(三)核心产业产能过剩结构刚性,导致资源型经济转型困难
目前唐山钢铁业的总产量很高,但其生产的产品大多数仍停留在附加值较低的钢铁产品上,缺乏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等附加值高的钢铁产品,唐山钢铁业新产品涉及较少,相关替代性、接续性产业并还未形成,加上第三产业的产值贡献力度欠缺,不能支持新环境下唐山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以及唐山产业调整投资保障的欠缺等等多重因素的牵制,导致唐山资源型产业经济转型较为困难。
(四)科技投入不足,缺乏科技创新
近年来唐山政府已意识到生产、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但由于重工业在唐山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产业转型升级、政府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等因素致使矛盾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失,要想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对唐山当前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改革,在传统产业基础上植入新技术,通过新兴产业的引入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唐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使其走上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唐山产业结构
(一)加强优势产业互补,实现唐山产业方向转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发挥京津冀三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优势,实现唐山产业方向转移。
唐山产业转移新方向要按照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和园区进圈的总体战略思路,合理整合产业链上的资源、技术、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开展由点到面、由面到网的全方位唐山区域内产业链共建。
唐山产业转移要同步进行产业重新布局与优化、人口转移和新型城镇化道路等问题,以产业、人口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形成合作共赢良好局面。
综合唐山区域资源、设施等优势以及承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唐山产业相配套企业部分功能的转移和增值部分的转移。
综合唐山转出地和承接地的环境条件,通过与承接地废水、废料、废气的循环利用和对资源的重复加工使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循环,把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及破坏降到最小,以此来共同推进唐山区域环境的修复共建。
(二)加强优势产业互补,实现唐山产业区域转移
集中唐山有限的资源,大力扶持和发展高梯度系数、地位重要的相对优势产业,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升塘厦产业各自定位、形成新的集聚。通过强强联合等方式整合唐山区域内产业梯度系数较高、共同主导产业,发挥其整体效应。通过优势互补方式,在唐山实行产业优化配置,可分重点、分层次、分步骤将有些产业向曹妃甸区、京唐港等周边转移。
(三)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和重点产业环节的协调创新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唐山区域经济研究要按照当前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国家产业规划布局的要求,根据京津冀三地产业基础和产业需求,抓住唐山重点产业领域进行协作与创新。开展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来提升唐山产业竞争力,利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来提升和改造唐山的相关产业(尤其是唐山传统制造业和加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唐山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优化唐山产业结构作为战略重点,从根本上扭转唐山重工业的主导地位,加大知识信息型企业的扶植力度,通过丰富产业类型,形成集服务业、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的专业化和价值化,优化唐山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