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课研究
2019-10-08沈忱
沈忱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在北京语文高考中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相比2015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中仅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中提到“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常识的了解”以外,并没有其他对于经典阅读篇目的明显例举,但在2016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语文部分附录处增加了“《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这12部文学经典作品作为“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并标注说明:“①经典阅读篇目主要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鼓励考生在例举篇目基础上更广泛地阅读。②暂不列入2016年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2017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的语文部分在附录中将这12部作品中的5部作品标上了星号,在说明中提到带星号的暂不列入2017年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由此说明这些篇目将在未来的高考中逐步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在北京乃至全国许多中学纷纷对此改变作出回应,北京有的中学发放给高中年级每个同学一本针对这新增的12本阅读篇目的辅助阅读参考书,其中有相应的书目简介、作者简介、故事情节梗概、人物关系梳理以及配有相应的练习题。有的中学会安排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并针对这12本阅读书目出了大量的相关试题让同学们在课上和课下时间进行练习。还有的中学针对此改变专门开设了一节语文阅读课,分学期分阶段有计划地让学生在阅读课上阅读这12部新增的文学作品。据了解,每个学期学校计划让学生们读完3部经典作品。这样的方式很新颖,也很值得我们去探究,这所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这节阅读课呢?这节阅读课到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没有帮助呢?这节阅读课目前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如果这节阅读课成果显著能不能推广到全北京各大高中甚至是推广到全国呢?
一、文献综述
目前,对于语文经典阅读课整体上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高中语文阅读课的研究现状和高中语文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阅读课(经典阅读)的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发现,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的相关资料比较少,但是“经典阅读”这方面的资料非常丰富。王健(2005)说明了四大名著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运用了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和利用科技手段开发四大名著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帮助。张华峰(2008)则在教材编写上实施创新,如“去掉标点,让学生断句”“注释精简,启发学生思维”等,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基于三次的《〈论语〉选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对该《〈论语〉选读》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多建议,对“经典阅读”有借鉴意义。以上只列举了众多“经典阅读”类校本开发研究中的一小部分,从中可见,经典阅读的开发随着理论的发展渐渐在全国范围内活跃起来。其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由一线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其重点主要在于高中更倾向于向经典巨著的研究进行开发,其开发模式多是自上而下,由市教育局向区教委再向各学校校长层层推广,汇集多方面参考意见,实践性较强。
(二)高中语文阅读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有人针对高中语文经典阅读作为校本课程改革提出了编写和使用教材的问题,指出“在编写和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呈现出了缺少精品教材、编写队伍中缺少一线语文教师、内容选择上存在‘泛人文化倾向”,还有人指出“目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分强调对于学生、学校社区的需要,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学科知识的核心,偏离了学科领域的轨道。课程开发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兴趣,容易走向兴趣主义。课程规划组织的权力赋予学校和教师以后,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差异的扩大化,学校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平衡原则、共同原则,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加大,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不利于学生的流转,也会导致教育的差异化。校本课程强调学校之间较少可比性,要求注重内部评价,这样就容易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不严密,会极大伤害教师开发的积极性”。再加上高考的引导,许多学校会过于追求升學率、一本率,往往会忽略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校本课程在外表上重新包装创新,其实质依然是应试的课堂,甚至是直接被其他科所取代,等等。还有一些目前校本课存在的问题,急需我们的解决。
根据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现如今全国范围内关于经典阅读的开展都比较普遍,在平稳的发展中也有其创新,在全国之内,北京市内各大高中,也都有其独特性。但是所反映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和集中。主要是教材问题、教师任课水平问题、应试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选择了上述这所高中,该学校所开展的阅读课巧妙地将高考应试和语文校本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让学生兼顾到高考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在兴趣中阅读,在创新中学习语文。对于任课教师也有着一举两得的作用,一方面让任课教师更多地更全面地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经典作品,以提升自身水平;另一方面,又在阅读课这个较为开放的形式中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但是,在阅读课教材的编写上可能会过于注重体现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们只看重点内容,从而忽略了所阅读的篇目中的精华部分。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此次研究中,积累了上千字的访谈记录并收集了这所中学高中语文阅读课使用教材的相关图片资料。他们采用了由华龄出版社出版,董晓平、田圆主编的《名著导读——经典阅读(上)》作为阅读课的阅读辅助材料。在前期资料收集中,我随机选取了高一年级4名学生和高一重点班某语文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并且录音,得到了上千字的访谈记录,并随机选择了某个高一班级对他们的阅读课进行了观察。
三、语文阅读课的特点、成效和问题
针对访谈记录和使用教材这两种资料反映出的内容,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该语文阅读课和普通语文课不同的地方;学生和老师对语文阅读课的态度;该语文阅读课目前所取得的成效;该语文阅读课可能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