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构建
2019-10-08周春玲
【摘 要】在范式改革课程中,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历史课堂的构建应从下面三方面着手。第一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高中课程内容进行交互设计,构建出创新性的历史课堂。第二是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指导方向,来开展和建设历史课堂。第三则是结合学科核心素养设計课堂教学。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范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37-01
近几年随着各式各样的范式改革课堂的上线,许多课堂都在进行翻转改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的发布,进一步激化了这些现象。报告的发布,逐步确立了各科目的核心素养,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培养指导内容。高中历史在几年的探索中也确立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等五大学科核心素养。这些学科素养的形成加速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改革。在立德树人的大教育方针政策下,高中历史教师也面临着如何讲好课堂,如何把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课堂相结合等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掌握学科核心素养,进而结合高中历史课堂,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等五大学科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是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内涵。在历史课堂中的学习中,学生会了解到因为时代不一样,时代人物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这是由当时的朝代背景所决定的,所以在这种事件中,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背景进行分析理解。结合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能很容易的理解这一知识点。历史具有不可逆性,我们只能通过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才能更趋于真实的还原历史真相。因此,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也应该转换课堂,根据核心素养调整课堂内容设计。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1.基于核心素养组织合作探究。
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应该以合作探究为出发点。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讨论分析等方式获得知识点。通过这种实践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真正原由,更好的培养他们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比如,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关于秦始皇是枭雄和秦始皇不是枭雄进行辩论。根据这一辩题,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分组,搜集材料。更好的了解秦朝的历史事件,注意到很多历史中的细枝末节。这一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学生运用史料对历史事件进行论证。进而取得使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核心素养。
2.基于核心素养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历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问促学,以学促长作为指导理念。在教学大纲设计中对课程进行优化。课堂内容设计对问题部分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行思维的锻炼和发散思维的提升。情境问题引入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创设情境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对历史史观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实际情况,创设情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分析能力。比如,在汉朝历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概念:为什么在汉朝前期实行庄子的无为而治,中后期实行孔子的儒家思想。设置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所了解到的史料进行对问题的分析,探究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设计高中历史课堂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是重中之重。一方面,高中历史课堂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也担负着把学科素养转换为历史学生驱动力的任务。通过历史课堂设计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沉头进去,有助于完成高中历史应承担的任务。另一方面,历史学科素养体现了学科整体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只有按照这些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设计,才能使高中课程标准得以实现。因此历史教师更应该立足历史核心素养来设计高中历史课堂。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课堂设计为例,通过唯物史观来体现课堂设计理论基础,能够更加真实的还原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到百年屈辱中国史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对比中国现在的国家实力。认识到内忧外患下中华帝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辩证史观。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中,透过这些,探究历史的真相。全面、客观的对历史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好方法。历史课堂设计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落实到社会价值观。实现对世界格局的认识。高中历史课堂就是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对这一现象进行重视。优化历史课堂,培养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观的应用型学子。
四、总结
新时代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出现,给历史课堂的转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思路。高中历史课堂建设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以史为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的历史。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也要求从事于历史教学的各位教师,能够吃透学科核心素养,彻底了解五大学科素养观,并将这些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佐证观等,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掌握历史,最为重要的是认识到历史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于在教学范式改革的这条道路上,该如何发展,如何寻找道路。是众多学者思考和探索的道路。在此,笔者仅对历史许可核心素养培养领域下的史料教学发展趋势作初步研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同行关注到历史学科的范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经验的不足,难免有所不妥。新课程改革也是各种思想迸发的时代。高中历史课堂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是我们众多人思考的重点。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遵从时代背景,适时调整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徐远英.浅议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J].新课程(下),2017(4):40.
[2]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2017(6):122-124.
[3]张德辉,张玉梅.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时代教育,2017(20):116.
[4]尹泽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43-44.
[5]杨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17(42):154.
作者简介:周春玲(1977.3-),女,汉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一级,从事历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