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寓言:孤独与交换
2019-10-08郑润良
这几年,我关注80后、90后等“新世代”作家较多,包括去年在《雨花·中国作家研究》刊物上主持“新世代作家研究”专栏和本人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主持的“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80后作家專辑”。大陆80后作家这几年成长很快,已经和70后作家一起成为当下纯文学期刊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主体力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但是对于台湾80后作家的作品,我还是很少接触。读林秀赫的两个短篇小说新作《五福女孩》《房间的礼物》,以及他之前在《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厨房》《深度安静》等作品,我感觉到两岸80后作家在写作题材等方面有着较多相通之处,比如对都市生活、爱情等题材的高度关注,但也有因为社会背景、文化结构等方面差异带来的差别,比如林秀赫作品严整的形式感以及文中诸多语词的不同表述带来的“陌生化”感。
《五福女孩》和《房间的礼物》都被作者编入其小说集《深度安静》。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集。通过一部作品集就能体现出作者的个人特色与风格,这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殊为少见,林秀赫显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小说集《深度安静》以星球进行排序,每则短篇都对应一颗太阳系的星球,“小说的许多修辞,所描述的氛围、人物的信念,也都与天文学有关。”《五福女孩》对应的是天王星,“由于自转轴倾斜达97度,这使得天王星就像一颗躺公转轨道上的巨轮,拥有长达42年的永昼与42年的永夜。”在我看来,《五福女孩》表达的就是“自转”的孤独。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小佟1988年出生于高雄的五福路,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围绕着五福路在转,她基本上没有离开过五福路,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外表特别安静的女孩,似乎没有和外界包括最亲近的同学交流的欲望,也没有这种必要,她可以随时回到自己的家中。但还是有人激发了她内在的交流的欲望,第一个人是女孩小萳,因为她也是住在五福路,虽然是另一个地方的五福路。同样的地名勾起了她交流的欲望。女孩小萳让她体验到了友情和另一种生活,但两个人的交流还是有限度的。小说中一个细节饶有意味,小佟到小萳家里,小萳亲吻小佟,“亲吻了小佟额头,接着吻了她左眼的眼皮、鼻尖和鼻梁,似乎没有停止的意思。小佟下意识推开小萳,下床的时候,意外踩碎了几张CD。”小佟之所以推开小萳,显然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她已习惯了保存个体的身体及其世界不受到无名外在力量的入侵。后来,小萳因为转学离开了小佟的生活。另一个男孩阿透让她体会到了朦胧的爱情,但或许同样是因为自我保护意识的过于强烈,双方都没有明确的表示,最终这个喜欢各种圆形事物的男孩也离开了小佟。小说结尾,小佟让丈夫把车开到在阿透的家附近,闭着眼睛摸丈夫的脸其实是在摸臆想中的阿透的脸。这个场景,肯定曾经在小佟的想象中无数次发生,却没有实行。假如实行了,那么现在坐在她身边的会不会就是阿透?她也会因此开启不同的人生?我们现在所过的人生,是自己理想中的人生吗?也许我们现在的生活只是理想的幻影,“而真正的‘我们,还藏在那个真实宇宙的某个深处。”
如果说《五福女孩》讲述的是两个孤独的星球终于擦肩而过的故事,那么《房间的礼物》中的星球则通过交换融为一体。《房间的礼物》对应金星,“金星在占星学中象征着爱情、婚姻、美、和谐,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神,一颗纯粹代表女性的星球;然而就天文学的观察而言,金星却是一颗狂暴酷热、宛如地狱景象的星球。”如何让性情迥异、出身不同的男女主人公,重新走到一起,就成了小说家的责任。现代性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的主体选择性得到了空前的强化,“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靠契约关系维持,个人更注重个体的生活质量与幸福度,但同时人际关系包括婚恋关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异性男女,愿意将所有幸福托付对方,最终靠的是彼此心意、情感、记忆、伤痕、个体生活空间乃至身体的交换,这也是小说主人公奥晴与子杰最终重新走到一起的真正原因。
林秀赫的这两篇作品都可以划入都市爱情小说的范畴。正如学者孟繁华在《长篇小说的辉煌时代已成为历史》一文中所说,“城市文学尽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文学创作的主流,但是,它的热闹和繁荣也仅仅表现在数量和趋向上。中国城市生活最深层的东西还是一个隐秘的存在,最有价值的文学形象很可能没有在当下的作品中得到表达,隐藏在城市人内心的秘密还远没有被揭示出来。”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要揭示隐藏在城市人内心的秘密,书写都市人的爱情当然是不可回避的途径。由于台湾在现代性、都市化发展方面的前行性以及其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造成的与西方文化的亲密性,台湾都市文学的发展对于我们具有某种先导性。从林秀赫的这两篇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已经将都市思维和空间性推进到生存层面和世界观层面,对大陆青年作家应该有某种借鉴性。回到本文的标题,两岸文学目前也是处于某种孤独“自转”的状态,也需要进一步的交换。
【作者简介】郑润良,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后,《中篇小说选刊》特约评论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六届文学评论高研班学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篇小说选刊》2014-2015年度优秀作品奖评委、汪曾祺文学奖评委;《青年文学》90后专栏主持、《名作欣赏》90后作家专栏主持、学术顾问。曾获钟惦棐电影评论奖、《安徽文学》年度评论奖、《橄榄绿》年度作品奖等奖项,主编“中国当代中青年作家作品巡展”在场丛书、海南作家实力榜丛书、“锐势力”中国当代作家小说集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