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探讨
2019-10-08于杰栾英育曹宏伟
于杰 栾英育 曹宏伟
摘 要: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思政课教学内容抽象、枯橾,远不及手机、平板等移动互联网产品更有吸引力。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应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9.05.014
本文著录格式:于杰,栾英育,曹宏伟,等.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探讨[J]. 软件,2019,40(5):7780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their political literacy. But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abstract and withered, far less attractive than mobile Internet products such as mobile phones and tablet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also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s. Universiti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uxiliary function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ttract students'atten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ga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uxiliary function
0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习、研究和传承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核心课程,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修课。
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各高校思政课逐渐出现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案例陈旧等问题,导致思政课的吸引力不强,学生的抬头率不高。尽管教育部相关文件一再强调,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获得感,各高校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效果并不明显。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各高校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移动互联网以其携带方便、传播及时、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服务人性化等优势,被在校大学生普遍接受和欢迎。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1 移动互联网技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变化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创造新的教学环境,利用移动互联网来辅助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方向。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在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同时这一新技术也在逐渐改变和影响着我们未来的教育模式。
1.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是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为一体,即将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和应用等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付诸实践的活动的总称。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17亿,比例高达98.6%[1]。这就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用电脑上网的人群正在逐渐减少,而手机上网的人群在不断增加,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上网最常用的渠道之一。从网民年齡来看,我国网民还是以中青年人群为主,其中,20-29岁青年人占比高达26.8%,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大学生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
当前大学生普遍使用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上网,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手机。无论是在教室、寝室、食堂甚至是校园的马路上,随处都可以看到“低头族”们通过手机浏览和传递信息。手机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技术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的特征。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们的影响也远远超过各类讲座、校园宣传和课堂讲授。高校应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应充分发挥其优势,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1.2 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思政课教学方法不能永远模式化、概念化,也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一些高校创造性地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相融合,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手机交流软件,一些网络媒介也借机开发了许多形式多样的移动智能学习APP,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教育共享平台。例如,网易公开课、智慧树、超星慕课、超星学习通等。这些平台有各大高校思政课现场教学视频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容,学生们可以在线浏览图书、听名师讲授公开课、讲座等,收获丰富知识,这种方式比课堂讲授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同时,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平台的分组讨论、投票统计、通知签到、作业评分等功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3]。
移动互联网辅助作用的发挥既整合了教学资源,开放了内容丰富的移动学习平台,又能够将学生们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们获取的学习资源更丰富,速度更快捷,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有益知识。
2 移动互联网技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技术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迎来了新的契机,成为许多高校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分析把握移动互联网技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有利于更好的将新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
2.1 高校硬件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也有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但是,很多高校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缺乏正确认知,一看到学生们使用手机就“如临大敌”,认为手机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从而想出各种办法去制止学生使用手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辅助作用的发挥。而且,大部分高校对移动互联网建设不够重视,缺乏经费投入,硬件基础薄弱,更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维护,这使得很多学校没有实现校园网络的全覆盖,学生们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仍然依靠手机流量,教师在课堂上很难使用移动网络进行互动。同时,市面大部分的学习软件是收费使用的,如果学校缺乏经费支持,会导致很多资源无法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作用无法发挥。
2.2 传统教育理念转变的问题
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辅助思政课教学还需要思政课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目前,大部分的思政课教师还在坚守传统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说教式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渐凸显出来,这就亟需思政课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及时改变教育理念来适应时代发展。但一些思政课教师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缺乏创新精神,拒绝接受新鲜事物,对新技术适应和操作困难,信息更新跟不上学生步伐,使用移动互联网辅助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了移动互联网在思政课教学中辅助作用的发挥[4]。
2.3 移动互联网使用自觉性的问题
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辅助作用可以使思政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现实运用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移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的问题。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辅助教学过程中,一些自控力不强的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去点击关注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页面,如聊天、玩游戏、看小说、看视频等,沉迷网络虚拟世界。或在使用移动学习软件提交作业或考试时利用网络查找作弊。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但内容良莠不齐,对于价值观还不稳定、判断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一些负面信息可能导致他们的政治观、道德观和理念信念受到冲击。因此,移动互联网使用监管不利,将导致学生们忘记学习初衷,本末倒置[5]。
3 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辅助作用的对策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倍受学生推崇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都应该正视移动互联网的载体优势,为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为思政课教学构建一个更加科学、高效、安全的智能化学习平台,真正做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与时俱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1 加大高校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高校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撑,在移动互联网辅助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应加强其物质保障、制度保障和人才保障。其一,移动互联网技术辅助作用的发挥需要强大的物质保障。任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高校应及时完善和更新基础网络设施,以保证校园移动网络的正常运行和WIFI信号的全覆盖,同时还要确保移动终端的运行速度,以保证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顺利进行。其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高校强大的制度保障。良好的监管体制能够保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顺利运行。高校应制定移动互联网文明使用守则,装订成册,要求各二级学院严格监管和执行,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被网络谣言迷惑,保证思政课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其三,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引进一批高技术人才来进行开发、制作、运营和对教师的培训,为移动互联网技术辅助作用的发挥提供技术支持。
3.2 提升思政课教师运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将新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拓宽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7]。一方面,各高校教师间应加强联系和沟通,交流移动互联网辅助教学情况,借鉴有益成果,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另一方面,教师应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观念比较落后的教师,更应加强学习,不断夯实自己运用移动互联网教学的能力,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质的飞跃,为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的思政课而努力,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而奋斗。
3.3 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移动学习软件
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思政课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各类学习软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生使用软件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浏览网页。在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自我归纳和总结,并以讲座、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汇报交流。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8]。另一方面,教师在课下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使用社交软件与个别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把握学生思想动向,以便正确引导[9]。同时,这些社交软件还可以建立聊天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群里分享一些有益文章、热点新闻、教学视频等,也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热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养成。社交软件是学生最常用到的交流工具,只要使用得当,它将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便利、最有效果的平臺[10]。
4 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高校已经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巨大的教育价值,尤其是思政课教学,正在逐渐冲破课堂教育的局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思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做好充分准备,认识到移动互联网辅助教学已经是必然趋势,只有正确认识和使用它,才能完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http://www.xinhuanet.com/info/2019-03/01/c_137859275.htm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高校思政工作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光明日报》. 2017年2月20日.
[3] 郭筱玉.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多平台并用教学新模式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7, 1: 179.
[4] 黄铖. 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D]. 中北大学, 2017.
[5] 王瑜鹭.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7.
[6] 习近平: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 2019年3月18日.
[7] 罗晓春.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才智, 2019, 3; 148-149.
[8] 张敏仪.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J]. 科教导刊, 2017, 5; 87-88.
[9] 陈大鹏.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 江苏高教, 2017, 1; 64-66.
[10] 张丽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D]. 重庆邮电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