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媒体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2019-10-08孙杨

声屏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电视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视节目

孙杨

摘要:文章从国家级电视台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进行再认识,并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晚会盛典、综艺节目的实践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电视节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与表达的自觉性对其传播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电视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比以往任何一种方式都更能增进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电视节目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和所折射的社会思想,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无论从娱乐功能还是引导社会行为的功能来看,都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互动,甚至表现出激烈的文化对抗,这样的文化竞争局面,促使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呈现出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的博弈,非主流思想形态的矫正,显然需要大众传媒来引导,而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媒体责无旁贷。它是否能顺应时代、顾全大局,通过电视节目呈现与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直接影响着大众基本的价值判断,这就需要发挥国家级媒体的历史使命与角色担当,调动电视节目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行不悖的作品。

电视节目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

电视节目自觉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通过声画并茂的方式向电视观众传达国家的文化思想和社会道德意识。相对于纸质媒体而言,它对受众的门槛要求低,其内容和形态能满足不同年龄、阶层、文化水平的观众的需求,人们可以更直观地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国家大事、主流价值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范畴,传统道德的核心是自春秋以来由儒家思想的贤者孔孟所提炼的仁爱之道。仁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给电视节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探索创新电视节目在呈现和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应该自觉围绕两者进行,避免灌输式传播,通过有感染力、影响力的作品润物无声地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

电视节目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硕果。早在2014年,中央宣传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北京关于全国电视栏目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做出总结,并以央视作为案例推广其成功经验。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其节目内容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推出一批原创文化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这些栏目表现形式新颖,社会反响强烈,在广大群众中掀起了学习古诗、诵读经典的热潮。而《开门大吉》《出彩中国人》《欢乐中国人》《挑战不可能》《加油向未来》等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中国梦的综艺、科教节目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另外,以探寻传统文化历史根源的《国家宝藏》《寻宝》《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等品牌栏目向海内外的观众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同时,各省市的地方电视台也开设系列专栏如《江苏新时空》《最美人物系列》《绝对忠诚》《公民道德建设故事》等,详尽地阐述和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电视节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与表达

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使命为电视节目的研究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电视节目的呈现与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新闻节目到晚会盛典再到综艺节目,其内容表达与价值引导对传播主流文化与当代精神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立意契合,显社会正能量。电视节目的立意应该契合主流价值观,突破传统、专于细节,在创意精巧、制作精湛的基础上富有真实情感和现实意义。展示國之重器,弘扬工匠品格,体现国家情怀的节目不断涌现,既蕴含“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凸显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中国梦内涵。央视系列报道《大国工匠》一直坚持传播这些价值观,正是全社会最需要的正能量,这个节目曾荣获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创作团队在时代诉求与主题报道中寻找最佳契合点,把彰显中国制造业最高水平的大工程和技艺超群的最基层的工匠对接在一起,策划出了在社会上具有强烈反响的大国工匠报道。节目对多个行业17位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进行了报道,他们中既有参与航空航天工程代表国家实力的顶级技工,也有坚持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文化的工艺大师。他们凭着爱岗敬业,追求完美的执着精神,取得令人叹服的事业成就。作品提倡“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体现出“中国制造”的高品质形象,人物的精挑细选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该报道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热潮,激发了我国一线产业工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争当知识性、技术性、创新性职工的热情。

典型带动,讲中国好故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和表达,央视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创新,其中,传播效果最佳的方式当属“找典型,讲故事”。通过典型人物的故事体现时代精神,引起国人的普遍关注和共鸣。2003年至今,央视在每年元宵节之后推出的特别节目《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节目向全国电视观众推出众多典型人物,这些人物都是爱岗敬业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事迹的代表。他们有的是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有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有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们的经历体现时代精神,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节目中典型人物的价值观分布社会各个阶层,它的评判标准、细致解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高度一致,在形式上将新闻生产与新闻仪式相结合,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史诗”,成为电视节目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典范。

透视社会,树道德之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传统道义往往体现了特定社会环境下的道德意识,是对传统社会道德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彰显了中国数千年来积淀的道德元素,如忠孝观念、仁爱之意、真善理念、丑美意识等。这既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延续,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真真切切地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电视观众往往是在央视春晚小品中了解社会现象及真善美,小品的产生源自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和升华。它在还原事件的过程中,加上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为故事增加艺术效果,同时实现社会教育功能,这对故事的创造性糅合就显得颇为重要。春晚小品《扶不扶》台词中那句“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但人心倒了可就再也扶不起来了”深深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告诉我们,看到有困难的人就应本能地去帮助,而不是因为各种顾虑就对他人的困难不闻不问。人们只有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抛开一切杂念,伸出援手,人与人之间传递正能量,这些都是小品能够唤醒人们善良的正能量。

守护传统,实现文化自觉。电视节目制作者,特别是文化类节目的制作者,更要清醒地看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特殊性,它必定是一切节目的核心价值取向。我们经常谈到文化自信,若想要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应该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重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央视推出的一系列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对国人的重要性,并大力提倡“传颂经典”“传承文明”,将守护传统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电视观众的意识中。央视大型挑战类真人秀《挑战不可能》在挑战项目及选手的挖掘中非常注重“标志性”,展示出各行各业的精英,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同。该节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与表达有一定的创新,把观众的目光集中在青年人身上,让中老年观众看到中国的希望,并不断突出“中国精神”与“中国梦”。

电视节目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升路径

近十年,中国电视节目数量剧增,无论是本土创作还是舶来品,都意味着社会意识存在多元化倾向,除了主流文化、主流思想形态外,也存在不和谐的一面。这种不和谐本质上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极其不利。这种影响并非暂时性的,伴随个人成长,有可能内化为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一氛围的形成,需要电视节目助力,发挥自身的社会导向作用。

强化电视节目制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央视的《国家宝藏》(第二季)、《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15个节目被国家广电总局评选出为2018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同时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认真学习借鉴这些节目的好做法、好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创作生产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自主创新节目。制作者是电视节目的核心,他们的大局意识、文化修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决定着节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如果只关注作品的“吸金”效力一味地迎合市场,这样的节目是不利于社会的,应该始终以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责任和使命,创新节目内容与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自然而然地融入节目中。只有观众愿意看,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真正落到实处,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加大电视节目内容的监管与引导。目前,能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能量作用的节目主要集中在新闻类、文化类节目中。综艺节目大多停留在亲子秀、歌曲类、喜剧类、旅游类的范畴,基本都是拿来主义,在节目中难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宣扬的真善美、社会奉献、公平正义、民主、文明、法制等社会主义的道德精髓。各级电视台应该借鉴央视的丰富经验宏观引导综艺节目选题,根据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设置与审核电视节目的选题范围,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向,保障电视节目至始至终都能在文化建设上发挥正面效用。

电视承载着传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而中央电视台则是向国内外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与堡垒,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教育媒介。央视的电视节目从国家战略、国家意识、主流观念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高度把握了電视节目的内容与形态,而电视节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话语权的体现方式,国家意识直接反映在其中,体现出时代所包含的主流价值观。本文通过所举案例中的视听形象让人们反思自我、反思人生、反思整个社会,促使人们在节目立意的影响下,辨别善恶是非,厘清公平与偏袒,辨明正义与邪恶。对于未成年人来讲,央视的节目不啻是青少年成长之路的一面镜子,它是否能较好地呈现与表达社会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新生代整体价值观的形成,这决定了在未来社会,中国的新生代能否扛得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像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5338)]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书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重要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

2.鄢 睿:《电视新闻报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当代电视》,2016(2)。

猜你喜欢

电视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视节目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自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挑战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研究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