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防火林带效能及建设探析

2019-10-08黄雅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效能

黄雅东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生物防火林带的效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规划原则,提出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以期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防火林带;效能;营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13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生物防火林带主要是充分发挥自然力的作用,利用不同森林植物抗火性的差异,以难燃的树种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林火蔓延,防止易燃植物燃烧,减少火灾的损失,保护森林资源[1]。在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下,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众多的森林防火措施中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措施,广泛应用于林业生产。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通讯不发达的地区,更能体现出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1    生物防火林带的效能

1.1    生态效益

生物防火林带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而且可以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的危害。采用阔叶树营造的防火林带还可以进一步改善树种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

1.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通过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森林蓄积量,也能带来一定的木材或林副产品,增加了经濟效益,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其次,防火林带成林郁闭后将会节省一笔可观的防火设施维修费。以30年为一个更新期,营造长1 km、宽15 m的防火林带,需投资22 500元,在造林3年内,每年抚育2次,需费用4 500元,即营造1 km林带共需要投资27 000元。新开防火路1 km需投资6 000元,维修费1 000元/km,30年需投资30 000元,投资总额36 000元。两者相比较,营造防火林带可节省9 000元/km。

1.3    其他效能

防火林带不仅可以作为灭火时的安全通道,也可作为以火攻火的依托线。此外,防火林带建成后可作为林区界限,达到稳定山林权属,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目的。

2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人为活动增多,森林防火工作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特别是9月到翌年3月,雨量少、空气湿度低,又是农事、林事用火频繁时期,以杉木、马尾松为主的森林防火性能极差,极易发生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因此,森林火灾案件频发。根据防火部门统计,蕉城区2008—2018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8起,火灾面积318 hm2,受害面积270.9 hm2,烧毁林木6 261 m3、幼林47.9万株。特别是近几年,极端异常天气时常发生,森林火灾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森林火灾不仅烧毁大量森林,而且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时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实践证明,营造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工作中一项行之有效的好措施。

3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规划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在实效的原则;因害设防,自然阻隔和工程阻隔、生物阻隔带整体优化配置的原则;适地适树的原则;防火功效与多种效益兼顾的原则;与林业建设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验收的原则;先易后难,网络由大到小,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2-3]。

4    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4.1    种苗选择

苗木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基础,采用良种壮苗是保证林带建设的首要条件。

必须选择抗火性能强且适应本地生长的树种,同时结合种植地的立地条件,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提高经济效益。在火险易发地段应选择抗火性能强的乔木树种;在山脊等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地,应尽量选择抗火性能强且耐干旱、瘠薄的树种,一般以乔木为主;在山脚、山谷、交通便利的地方可结合山地综合开发,开展多种经营,选择一些如杨梅、油茶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沿海地区可选择相思树等抗风性较强的树种;森林旅游景点区则可兼顾选择一些美化、香化树种[4]。根据福建农林大学陈存及教授的研究,结合蕉城区多年的栽植经验,目前可供蕉城区种植的有木荷、火力楠、格氏栲、闽粤栲、相思树、油茶、杨梅、茶树等树种。

4.2    防火林带设置

一是防火林带一般应依据自然地势走向设置,并尽可能与防火季节和主风方向垂直。可沿着山脊线、沟谷、山脚、林缘等进行营造,山脊线的防护效果更佳。二是防火林带应形成封闭的网络系统或与其他林火阻隔工程配合联结成网。三是林带的宽度一般应大于被防护林分成熟时的高度。根据蕉城区营造防火林带的经验,一般≥15 m为有效防火宽度。陡坡、峡谷、风口处则需要适当加宽。四是防火林带垂直结构应为通风型,有利于反向气流的通行并降低风速,阻落飞火。五是防火林带为纯林时,有利于降低造林成本,还可防止树种间的竞争,避免增加林分内枯枝落叶,提高防火效能。

4.3    造林

通过细致整地,精心栽植,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为林木生长打下基础。防火林带密度影响着林木树冠结构的形成,密度适宜,将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即较大的树冠,较低的枝下高,防火效能较强。为了保持林带成林后林分结构的通风,基于蕉城区历年营造防火林带情况,木荷、火力楠的密度以1 500~3 000株/hm2为宜,造林后视具体情况适当开展抚育间伐。造林时密植,既增加了造林成本,又不利于良好树冠的形成。适当疏植,只是延长林带郁闭时间2~3年,但有利于良好树冠的形成,提高后期防火效果。

4.4    抚育管理

造林的1~2年每年应进行2次抚育,第1次抚育时间为5—6月,第2次为8—9月,必要时可进行施肥。以后每年9月防火期之前,进行1次抚育,清除林内枯枝落叶,同时伐除病株或被压木,保持林分有较好的防火效能。对已建林带,若宽度不够的需要加宽改造,补造1~2行防火树种,避免产生缺口。

5    保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纳入各级领导年度考核目标中,从而加快林带建设步伐。二是广开渠道,多方筹集,争取各级财政以及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确保造林经费的落实。三是要将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作为森林经营的重点工程,如林业生产计划中,与林业生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严格检查验收制度,确保防火林带建设工程的质量,并建立健全林带建设的档案保管。

6    参考文献

[1] 陈存及.防火林带树种选择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8,8(1):1-12.

[2] 谭论.福建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之思考[J].森林防火,2012(3):17-21.

[3] 方昉.浅谈福建林区火灾特点及扑救策略[J].森林防火,2015(2):13-15.

[4] 谢有福.武平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若干思考[J].绿色科技,2014(6):291-292.

猜你喜欢

效能
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效能 助力怀柔展翅腾飞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浅析加强县级供电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对策
教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