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小议

2019-10-08赵绒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赵绒菊

【摘 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适时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中职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36-02

职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各乡镇场中学、县高级中学及农牧区,他们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家庭背景差别各异,学生兴趣爱好各有不同,素质也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差别,加之专业实习的需要,与社会接触广泛,少数民族学生居多,针对目前的情况,作为中职学校就要充分发挥自身“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不断创新,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通过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提升学生的素质。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1.心理不成熟。

职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年龄在15岁至19岁之间,民族以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为主,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塑造和形成期,他们正处于人生道路上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而心理及其行为又正处于不定型期,由于对专业学习的不适应,对职业、社会缺乏认识,特别是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和求职择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人际关系方面处理不当而遇到一些挫折。经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中职生的心理问题有趋向严重之势,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心理、抑郁和心理承受力弱;学习焦虑,甚至恐惧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孤独、离群、缺乏责任感、没有明确的目标;冲动倾向,遇事易冲动,自制能力较差等等。

2.厌学心理严重。

中职学生由于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他们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普遍表现出厌学的心理。这样的心理状态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这是未来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宝贵财富。目前学生厌学的心理主要是教学模式和课程结构导致的,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他们没有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样就很难收获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乐趣,无法吸引学生,都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学生厌学后会将精力分散到其他方面,容易产生很多问题,给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带来大麻烦。

3.学习的自信心不足。

中职学生的年龄多数在15~19岁之间,这个时期,他们正处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且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意识。他们因为文化课成绩不高,无法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所以学习自信心缺乏,表现为没有远大理想,对自己的前途感觉渺茫,心里有一种很强烈的自卑感。面对这样的现实,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确定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大都与家庭、学校、个人、社会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二、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既有个人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也有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等外在原因。

从内在因素而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受其自身的遗传、生物化学、性别、年龄、神经活动等生理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其对同一事物采取不同的评价态度,因此,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也有着正相关。

从外在因素而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思想成长、心理发展等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中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也是分不开的,其心理健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学校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方式方法简单,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生活的要求;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不能与同学和老师进行适当的交往;业余生活单调枯燥等等,这些都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一定的压力。

三、中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中职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也是当前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究其根本原因,大多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人格不健全而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健康的人格是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也是他们的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动力。

二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中职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中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要求。

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不少心理异常的青少年,往往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渗透德育,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交往和价值取向上不能违背德育的要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据调查发现,很多企业认为,中职生的人品比技能更加重要。因此,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作为目的和内容,把德育的相关内容看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延伸和扩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视学生最一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适时地关注社会對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从而最终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层次目标合理有效地延伸到德育这一较高层次的目标中去。

二是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学生是心理教育实践体验的主体,学校心理教育必须充分遵循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从学生主体需要出发加以科学引导、帮助。只有将学校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信念追求,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找出其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充满自信;不苛求自己,不追求十全十美,不為自己存在缺点不足而焦虑、沮丧,不以己之长来比人之短,也不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扬长避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则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三是建立和谐的班级体。教师在帮助新生实现角色认同之后,应指导学生重新定位,确立新的可行性角色目标。其中,班级的整体氛围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影响,教师应重视通过班集体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确立班集体精神和奋斗目标,建立以集体为核心的和谐的同学关系,互相鼓励,相互倾诉,排除心中郁闷和淤积情绪,改变思想偏差。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有赖于心理需要的满足。建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宽容、理解、信任、尊重、善待的人际关系和人文情感来满足他们的心理渴求及需要。教师应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宽松的班集体氛围,实现学生心理、情感、精神的健康发展。

四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冶教育教师和心理健康老师的责任,也是整个学校的责任。学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中职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既是文化课基础差形成,也是学习习惯不正确造成,他们对文化课心理上抵触、情绪上厌倦。而在中职教育中,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出现,完全有可能激发起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通过产生优良效应的事例,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们的不健康心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得到矫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改进和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健康、平稳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帮助每个中职学生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期待中等职业学校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