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澳是助力大灣區跨境新零售起飛的雙翼

2019-10-08王堅

澳门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灣區國際建設

王堅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特別是中國在這一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和交易規模。有觀點認為,跨境新零售時代已經到來。誠如英國作家查理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言:“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伴隨諸多傳統零售業的倒閉潮,跨境電商卻迎來了美好的時代。香港和澳門的跨境電商零售企業,一方面得益於內地相關企業快速成熟發展所帶來的邊際效益,另一方面也源於港澳地區自身優勢可助力內地電商企業更好發展。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有關國家的積極回應。共建“一帶一路”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開展互聯互通、產能合作、貿易投資等重點領域的務實合作。開展這些合作,將促進人民幣穩步崛起為國際貨幣,增加人民幣國際水準,同時,也將把中國改革開放所累積的現代化製造業成果共享給其他國家和地區,而共享的過程將必然動用一定量的國家外匯儲備。

資金融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2015年12月,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正式成立,重點支援地區互聯互通和產業發展,為中國在“一帶一路”的建設補充了部份外匯資源。對中國來說,在“一帶一路”的深入合作與經貿服務往來中,需要解決外匯資源補充及人民幣認受性的金融課題。

2019年2月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大灣區轉型發展、創新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水準。綱要已成為推動我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火車頭,而“人民幣國際化”無疑將成為綱要的核心內涵之一。

本人與澳門電子金融產業貿易促進會執行會長王超,通過理論研究與現實實踐的共同探索,創新性地提出了“大灣區跨境新零售”的定義。大灣區內擁有充足的產業發展資源,珠三角九市與港澳間形成了良性互動且具有一定特殊意義的跨境場景,經濟融合發展的政治基礎是“一國兩制”,這裡既可堅守“一國”之本,又可善用“兩制”之利,促進粵港澳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大灣區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目標之一是建設國際金融樞紐,這為大灣區成為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的試驗田提供了先機,“大灣區跨境新零售”定義的提出可為此建立理論基礎。在大灣區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的進程中,金融科技的發展可借此政策優勢“先行先試”,突破革新,進而為我國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增添巨大的金融科技推力,為“人民幣國際化”發展貢獻力量。

綱要中與“人民幣國際化”相關的部分內容包括:

(1)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2)澳門建設葡語系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

(3)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劵市場、綠色金融平臺、中葡金融服務平臺;

(4)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範圍;

(5)大灣區內的企業可按規定跨境發行人民幣債劵。

通過對綱要的理解,我們不難發現香港的定位是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澳門的定位是製造人民幣金融產品及交易市場。由此可見,充分地發揮香港、澳門境內、外的引領作用,需要達到的重要目標包括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補充外匯以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築“一帶一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最近國家計劃在澳門特區設立證劵交易所,研究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其中“人民幣”三個字強化了該交易所的重要功能之一。2018年底,澳門批準了首家提供債劵登記、託管、交易及結算等業務的金融機構——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MOX),近期也發行了首批20億元的人民幣國債。在政策不斷利好,市場逐步成熟的過程中,香港﹑澳門應該充分發揮綜合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找准定位,積極作為。

綜合以上事實,我們可以領悟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如果我們將人民幣國際化視作國家經濟戰略發展主軸,那麼跨境新零售、跨境電商等建設將是圍繞該主軸發展的具體戰術之一。港澳借助綱要的政策利好,將成為助力大灣區跨境新零售起飛的雙翼,其作用甚至更強。

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戰術運用,需要在肥沃的金融土壤中實現。金融土壤的孕育主要依靠兩方面資產,包括資本帳項下和經常帳項下所形成的資產。

“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會形成資本項下的長期資產,那麼海外的資產項目可通過港澳以人民幣計價形成中長期的金融資產。香港、澳門作為“一國兩制”下的兩個特區,其金融市場仍視作內地的境外金融市場。綱要分別提及香港需強化其全球離岸人民幣樞鈕地位,支持澳門成為中葡人民幣清算中心、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劵市場。迄今為止,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為資本帳項下本外匯逐步開放,如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是國家主要戰略資源之一,目前,經常帳項下人民幣科目已經完全開放,然而外匯仍採用審批制。經常帳項下的跨境交易,可加強包括消費類、一般貿易類、服務貿易類等以人民幣作為中間計價,通過金融科技方式的介入確定其真實交易背景,實現真正意義上(資訊流/金流/物流)的三單對踫,所形成的金融資產均可以人民幣作為中間計價,之後再逐步實現可雙向跨境交易的行為。鑒於此,港澳的跨境金融創新可以側重在經常帳人民幣計價的科目內容上,如將其衍生的金融產品以人民幣計價,並實現與內地互連互通,成為人民幣經常帳金融產品的創新區域。以目前中國內地低風險的金融產品的收益率表現,境外所形成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必然會吸引全球各地投資者的眼光,放眼未來,香港、澳門將成為中國備受矚目的流動外匯儲備及交易中心。

金融科技的發展促使國際間中小企業的商貿往來更加密切,經常賬項下的跨境交易由原來的大宗交易加入了大量小而散的跨境交易,所以深入探索與實踐跨境新零售與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標準的內容變得越來越重要。海淘代購促進了跨境電商的崛起。我們不斷思索著從人民幣國際化的角度思考跨境電商的歷史使命,在國家發展的大戰略中如何多元化地運用戰略與戰術,如何在紛繁複雜的頭緒中厘清思路,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判斷,以更好助力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市場,確實需要具備宏觀長遠及獨特銳利的智慧眼光。

猜你喜欢

大灣區國際建設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附録1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8與會學者名録
附録2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8會議日程
I Love You, Dear China
开往香格里拉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