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三线建设”传奇
2019-10-08王兆伟
王兆伟
“你们还赶到我家里来,真不好意思。”操着“麻辣味儿”的鞍山口音,极快的语速,极快的步伐,花甲之年的黄明安像一名被时间追逐的运动员带领我们穿过攀枝花市东区一个居民小区的巷道,走向他家。那是一栋当地较常见的无电梯居民楼,层数不多,却很新。一步两个台阶,黄明安在前面一溜烟似的上了三楼,大气都没喘一口。
“房子比较大,足有150多平方米呢。领导说这是对我们这些技能人才的尊重。真是受之有愧,受之有愧。”黄明安退休好几年了,当地以优惠价格给他协调了现在的住处。整洁甚至有些空旷的房间里,除了一摞摞资料和一些生活用品,鲜见其他物什。就是这样一个谦虚、活泼的“老头儿”,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称号。
“劳模之家”的半个世纪攀钢情
攀枝花于1965年建市,是毛泽东力主建设的新中国最早的资源开发特区,是因国家“三线建设”而兴起的一座移民城市。“真正的天南海北哦,冥冥中注定吧,与这座城市结缘。”黄明安爽朗地笑着。
1959年,黄明安出生在辽宁海城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69年,弟弟黄明涛刚满5岁,父亲黄德山只身前往西南腹地支援“三线建设”,成为最早的攀枝花建设者之一;4年后,母亲马凤娥带着黄明安兄弟两人奔赴攀枝花。因工作成绩突出,黄德山被评为攀枝花市先进个人,马凤娥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父母的影响下,黄明安兄弟俩先后进入攀钢轨梁厂,成为攀钢工人。
参加工作后,黄明安先后在攀枝花市日杂公司、攀钢初轧厂、攀钢轨梁厂工作,从事的都是最基层的工作,直到退休前他仍是轨梁厂万能轧钢作业区预装班班长。
“一线锻煉人,也很‘熬人。”黄明安还记得自己参加工作时,攀钢创业不久,条件艰苦而“具体”,“但已经比我父亲刚来的时候好多了”,20世纪60年代的攀钢人,住席棚子,喝黄泥水,“汗洗脸、风梳头”,随便咂摸一串回忆,都有苦涩的滋味。
“你再看现在,硬件设施的变化称得上是翻天覆地。”黄明安说,条件越来越好,“干不出成绩都对不起自己”。工作几十年间,他先后负责实施了30余项技术革新项目,由其独立设计制作的“万能生产线轴承拆除装置”更是填补了国际和国内轴承拆除技术的空白,为攀钢创造经济效益千余万元。
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
五年前,在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轨梁厂担任轧钢备品工高级技师的黄明安获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攀枝花市就此诞生第二位“工人院士”。
人才是宝,也是攀枝花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创业成功到二次创业走向成功的关键。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政府引导、高端引领、社会参与、竞赛推动”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强优势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截至目前,一支以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高技能人才,2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为引领,3个国家、省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支撑,17个国家、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示范,40名全国、全省技术能手为表率,3万名以上高级技能人才为骨干的技能人才队伍在攀枝花市初具规模。
“作为工业城市,攀钢和攀枝花一直秉持尊重人才的传统,但现在做得更好。”黄明安说,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面对东部沿海钢铁企业的相对优势,个别同事曾经“孔雀东南飞”。近几年来,市里和厂里对人才的尊重和支持力度更大了,不但人才外流罕见,被吸引而来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2018年,攀钢实现盈利53亿元,创造了攀枝花五十年来历史最好水平,超过曾有的历史最高纪录一倍以上,充分诠释了攀钢的发展潜力和支撑作用。”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说,下一步,全市将培育壮大企业集群,打造“航母舰队”,与攀钢一起集体“出海”,共同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50多年前,在地图上尚无法找到的攀枝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以及四川南向开放的门户。肩负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的“国家使命”,攀枝花已踏上新的征程。(责编/裴佩)
亲历者:黄明安
攀钢退休职工,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所带的班组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先进班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