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2019-10-08谢雪萍
谢雪萍
【关键词】 小学语文;儿童哲学;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145—01
儿童哲学是一门课程,是一门密切关注儿童思维发展以及思维技能训练的课程。该课程融入了孔孟、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等多位哲学家的思想,将其简化为学生容易理解以及接受的水平,再以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各个阶段的认知能力为基础,通过通俗易懂以及富含哲理的故事,以对话的方式激起儿童思考,引导儿童提出问题并探究讨论,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创设探究情境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教育资源。下面,笔者就儿童哲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同行指正。
一、儿童哲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小学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的功能,但是从当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引进儿童哲学内容,积极改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为此,教师要注重在推动教学创新性的过程中让学生扮演重要的角色,以“群体探究、集思广益”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当前,广大教育者也已经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主动摒弃传统听说读写方面的局限性,主动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2.有利于儿童养成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从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哲学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或者是学生自主阅读时也能体会事物之间密切联系的关系,从而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也有利于学生理解以及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二、儿童哲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策略
儿童受到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年龄等各个方面的限制,也会给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儿童哲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且小学生的思维很难完全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科学合理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好哲学,形成哲学思维。1.立足教材,挖掘哲学教育资源。小学阶段教材中与哲学有关的内容很多,教师应善于挖掘与教材有关的哲学资源,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儿童哲学教育。因此,教师应主动挖掘与哲学有关的教材内容,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精心设计教案,设置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哲学问题,以生动、有趣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哲学思维。如,以教学《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描写乌鸦在喝水的时候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是它并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最终也喝到了水。为此,教师要挖掘这篇文章中与哲学有关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时应认真思考,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想办法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維习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首先,教师要提倡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群体探究。群体属于一种教育氛围,探究是一种活动。通过群体培养学生合作、信任以及关怀等方面的精神,引导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并鼓励学生反思。如果学生过于循规蹈矩,不敢发表独特的看法,最终的结果也只会让学生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对学生发展自身的思维以及创造力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形成独到的见解,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以教学《守株待兔》为例,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学生也明白了这个故事中蕴含的哲理,为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笔者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开动脑筋思考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不要再等了?”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后,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个性见解,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十分有用的。3.运用良好的激励评价机制。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不是在于给学生传授本领。实际上,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力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主动投入学习,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不应以统一标准去衡量学生,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肯定学生的优点,善于运用激励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儿童哲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优势,对儿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主动融入儿童哲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技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