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性作业的布置
2019-10-08郭鸿梅
郭鸿梅
【关键词】 小学语文;趣味性作业;自主性;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4—0144—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部分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单一落后,脱离实际,而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不大,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到小学语文作业方面来说,如何设计出富有创意、形式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使学生能产生强烈兴趣,体验到探究的快乐,是教师要仔细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作业形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他们大都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尤其是对于那些新鲜的事物,而在单一、枯燥、乏味的作业形式下,学生会逐步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让学生从“抄写、背诵”的单一作业形式中彻底解放出来,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首先,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作业,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捐赠一些物品,或者为亲人朋友写一些书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网络来自行搜集一些资料,如,在讲解《恐龙》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多样的作业形式下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增强作业选择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将作业布置的权利交还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的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在作业选择方面获得更多的自主权。事实上,作业只是一种手段与载体,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只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吸收,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各种内容和形式的作业都可以尝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有一次,笔者教完《小狮子爱尔莎》一课后,准备给学生布置作业,我突发奇想地问学生:“学完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学生琳琳说:“我一定要将这本书买来读一读。”学生夏夏说:“我以前饲养过一只可爱的小花狗,我想把它的故事写下来给大家看。”学生华华则说:“我觉得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好的句子,我要把它们摘抄下来,以后肯定用得上。”学生们的发言让我十分欣喜。趁机给学生自己选择作业的机会:“大家的想法都十分好,今天老师就不布置固定的内容,大家可以或读或写或抄,自己选择作业!”“好!”学生们都十分高兴。是啊,与其让学生死死地按照教师的任务来完成,不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意识,这才是学习的真谛!
三、分层次设计作业,让所有学生都各取所需
1. 按目标分层。教师可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題三种题目,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各不相同,层层递进。潜能生——基础题:要求能够完成作业的最基础目标;中等生——提升题:旨在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熟练度;优等生——拓展题:利用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引起学生的独特思考。这种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分层作业形式,能唤起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冲关。
2. 按特长分层。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进行分层,以此激发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才干,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如,学完《独坐敬亭山》一诗,可以这样布置作业:请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其中一至二项作业认真完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进行录音;根据诗句意思,给古诗配画;把古诗扩写成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表达出诗人当时的心情;背诵李白的其他写景诗。这一组作业设计包含读、画、写、查、背等多种形式,既给爱读爱画的学生准备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又为爱写爱文学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实践证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尽量为各方面的学生多提供几种适合他们特点和需要的作业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丰富作业的形式,体现创新性,布置的作业要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积极性,特别是布置的作业要能与学生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这样学生们才能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