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推进健康有序发展
2019-10-08赵越
赵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数量规模不断攀升,伴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对营运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原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控制,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生产制造企业;成本降低;原则
企业发展的要求是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社会提供更加质优价兼的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企业通过PDCA不断的循环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成果,以获得竞争优势。而成本优势则是这种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如何通过成本降低达到这一竞争优势,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实现成本降低的方案有很多种,如何选择就成了现实课题。
一、企业成本降低原则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明确成本降低的方向
成本降低是生产制造企业健康基石,如果方向模糊或选择有误,不仅会让成本降低效率低下,更会南辕北辙,导致企业丧失竞争力。只有明确企业成本降低的原则,通过原则指明方向,才能更好的进行分析,减少误判,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有利于对成本降低工具的选择
成本降低方案多种多样,方式也层出不穷,如何选择就成为了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不仅要关注成本降低本身,还要依据一定原则,来筛选出适合企业的方式方法,以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企业成本降低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目标混乱
企业内部通常是以KPI作为考核的导向,但如果孤立谈具体的KPI指标,往往偏离企业经营最终目标:盈利。而在现实中,业务部门往往将业绩指标和成本降低相对立,忽视两者是统一一致性,将业绩指标作为目标,使企业经营目标的混乱。
(二)企业成本降低碎片化
成本降低的项目众多,别类繁杂,但往往不成体系。虽然也达成一定的成果,但往往成本高,效益低,越来越难于推进。逐渐流于形式,停止于表面化,纸面化,在经济效益中难以体现。
三、成本降低内部控制的原则
成本降低的本质:是以盈利为目标,开拓性的经济活动。既然是經济活动,那么其开展就是有成本的。既然是具有开拓性,那么其开展的动力来源于主动性和创新性。
(一) 综合收益最大化原则
综合收益最大化原则要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实现综合收益的最大化。提升整体综合收益,不能仅考虑单方面提升或降低。
其一,企业在做成本降低时不能只关注于具体项目的收益,却不考虑开展成本降低所支出的成本。
例如: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员工市内必须优先使用公共交通,严格管理出租车费用报销,假设从机场到企业出租车价格100元, 而从机场坐大巴再转公共汽车等需要40元,按此方案差旅成本降低60元。但是如果考虑出租比公交耗时少2个小时,其单位人工成本34元/小时。那么此方案耗费工资为68元,大于节约金额60元,其收益小于支出的人工成本,综合收益为负。
其二,企业在做成本降低时不能只关注于具体项目的收益,更应关注企业文化成本。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首先是共赢发展,其次是共同认知。单纯强调企业或个人都会走向发展的歧路,例如社会上的“狼性文化”的基础是企业面对呆板、僵化、活力不足经营局面的一个阶段性操施,其过分强调目标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再如,以“乐视”为代表的企业强调了个人的能动性,却忽视了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持续的亏损使企业举步维艰。无法实现共赢,企业最终将面临难以为续的局面。
同样,企业成本降低中过分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实施的方案简单粗暴。以强化劳动,削减福利作为基础,没有有效的沟通互动,都将会使企业误入歧途。
例如:近期热传的996工作制(每个工作日9点上班,21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工作时间长,没有加班费,且不说此举违反国家法律,单就实施可行性而言,最终很可能演变为工作时长变长而劳动效率下降,因为这是不可能对抗一个基本社会法则:付出和回报是等价的。即使短期内效果显著,但从长期看,最终还是要回到法则本身。
(二) 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从实际对象出发,根据现实情况,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从事物本质看待解决问题。
其一,不能以长期差距当成短期目标,力求在短期内完成,却不考虑自身的现实能力。
例如:某企业对标先进企业,认为其制造费率偏高,为尽快赶超先进企业,设定成本降低目标设定为:制造费用总体降20%,并层层下达,列入考核指标。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此企业成立较新,人员工资相对较低,设备购置较新,大部分设备仍在折旧中,其制造费用构成:40%为计件工资,40%为折旧,20%为经费项目。新企业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如果制造费用整体降低20% ,在不降低一线员工收入情况下,意味着没有车间消耗,因此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企业在没有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下,将差距当目标,将得不偿失。
其二,不能盲目偏信成本降低是万能的,认为成本费用可以无尽的下降。过度的成本降低,将使企业滑向产品低档化,品牌形象下滑。例如,正常情况将60度的水烧开到80度,加强火力即可。在不考虑外界条件下,依靠火力要将99度的水烧开到119度则违反地球的物理定律,再大的火也无法实现。同样,成本降低不是万能的,超出物质规律界限的降低,会走向其反面。
(三)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不能以孤立、片面方式看待成本费用的控制和实施,要以整体、全面的方案解决项目的开展。
其一,成本降低是全面的而不是单独一方面的降低。不能孤立的看待成本降低工作,甚至将企业收益同成本降低相对立。
例如:企业需要预算外支出一笔费用,但为此能带来更高收益,如果单纯强调支出的严肃性,严格经费的削减,这项业务就无法开展,同企业利益相冲突。而实际上,凡是收益大于支出的非可预见性项目都可以视为是广义的成本降低,因此,不能片面的强调成本费用的降低,而忽视整体收益的取得。单纯强调成本降低不仅将成本降低困在有限的范围内,而且也伤害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企业丧失活力及发展的机遇。
其二,成本降低要求全员参与,成本降低工作不能是某个部门或某个组织的事性,而是要全员,全方位的进行,将公司的全体人员都参与进来,共同对公司所有业务进行研討、改善和增进。
(四) 利益共享原则
利益分享原则要求企业和员工不站在相互的对立面,员工为企业提供创新增益的动力,而企业则在提升综合效益的情况下,共享利益,形成共赢的局面。
其一,成本降低是需要企业资源的流入作为动力源泉。没有企业资源的流入,成本降低只会停留在低水平、低质量上开展,将企业带入停滞困局。
其二,利益共享形成了企业和员工间的共赢格局,发展才会可持续的进行,单从一方来进行,即使短期来看可能得到了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往往很难持续的开展,正如:“你偷了员工的金钱,而员工偷了你的时间”。
(五)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成本降低要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
其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其二,要形成一个企业的“生态系统”,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循环开展,持续有效进行。
成本降低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的方式,离开自身来选择成本降低方式很可能事倍而功半。比如当企业初创期,如果从研发角度来进成本创新固然最佳,但由于人员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不高,很难有所突破,往往投入多见效慢,这时适宜采取“跟随策略”,利用现有手段和方式,紧跟竞争对手脚步,快速跟进。当企业发展期,企业的技术实力明显增强,创新可以有所突破,这时适宜采取“扩张策略”,采取“全方位、全角度”的开展成本降低,力图在竞争对手的空白点上有所突破,形成竞争优势。当企业成熟期,应采用“差异化战略”依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有选择的强化成本优势,而形成自身特点,从而成为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原则之间是相互依存,逐步深入,不可分离的,综合收益最大化原则,解决“要不要做”的问题;实事求是原则, 解决“目标是什么”的问题;利益共享原则, 解决“和谁一起做” 的问题;全面性原则, 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系统性原则,解决“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只有将原则综合加以运用,才能进一步提升成本降低工作,推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浩,赵凤歧.《掌握辩证法的全面性原则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J].蒙古社会科学1991-05-01 1-4
[2]叶正茂《共享利益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原则》[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15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