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及路径研究

2019-10-08王强

商场现代化 2019年14期
关键词:转型路径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

摘 要:我国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倡导各行各业应用好互联网技术,构建新的行业常态与模式,切实改变传统生产产业的升级转型。“互联网+”指导战略思想的提出,预示着中国数字化经济已经迈向新的征程。

关键词: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转型路径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客户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为“互联网+”、第三次浪潮和数字经济三大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外在表现。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发展及其所属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第三次数字化发展浪潮中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得转型升级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问题

近几年来,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领域的一种新型业务发展模式,影响着银行服务方式、机构发展与用户体验。数字技术在社会领域的普及化发展,使得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发生深刻改变。客户体验银行金融服务,从其他形式的银行模式转化到腾讯、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并且,数字技术的发展壮大使得创新成本逐渐降低,数字化时代格局下客户对数字技术的服务方式早已习惯。但是,很多金融机构仍然缺少数字化的用户体验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技术和服务能力。纵观海内外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案例,其问题解决路径无非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银行业务走向数字化改革道路,例如传统的房贷产品需要申请客户提交相应的文件说明,申请后可以直接进入到数字化运营系统中。但是商业银行在新型产品“端到端”改造中,房贷服务链条逐渐向前端扩张,对着房产的报价、信息搜索或比较等环节的数字化运营。其背后隐藏着生活场景的数字化改变形式,其根本原因是传统银行存量业务下数字化形式的优化升级。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从服务组织、客户体验、流程终端、治理模式、绩效管理等方面全面实施数字化改革。

商业银行从体外进行改革创新。外国在近两年开始扩大金融技术领域的经济投资,例如:西班牙某银行收购美国虚拟银行的服务商(Simple),银行直销业务作为独立业务项下开展经济运营,有效避免与传統商业银行业务往来产生的资源竞争问题。商业银行架构数字化业务模式与部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坚持“五大原则”,切实提升人才管理与组织能力,其中包括:第一,领导力的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最高形式,金融机构高层管理在数字化转型上应保持准确、一致和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数值数字化转型路线,并能够至上而下的层次传达。第二,提升数字化能力,金融机构为扩大数据处理能力、数字化创新能力、客户旅程的创新再造能力、精益化改造能力、自动化流程等。第三,强化数字化人才的绩效管理。传统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可以吸引数字化和网络技术人才。因此,需要安吉达商业银行原有技术人员的改造与升级。第四,转变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传统金融机构文化思想较为保守,而数字化转型强调技术创新和人文创新,二元文化体系内,技术与文化需要在数字化时代格局下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企业特色产品。对此,金融机构需要采取兼容并进的方式推进数字化转型。第五,改良商业银行的工作方式。传统商业银行工作流程属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这是商业银行进行保守规避风险的自然选择。数字化时代发展格局下,需要结合用户需求快速创新出新的金融衍生品,将更多资源和组织力量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上,紧跟创新发展步伐。国内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确定数字化转型路径,为金融行业积极培养组织人才,保证数字化时代中商业银行能够始终获得竞争优势,立足于不败之地。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代表着组织知识变化与优化升级。知识变化存在一定的缓慢和艰难性特征,其主要由于外部客观条件或组织变化产生的压力,也可能来自于组织内部高层管理者的行动变化产生的内在调整动力。商业银行所处一定的外部环境,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讨论,主要是技术和制度约束。制度约束主要制约商业银行哪些行为可以做,但是技术约束则强调哪种行为是有什么条件所限制,在多种执行方案下采取的定向选择问题。制约约束与技术约束的辩证关系,同样是影响商业银行行为变化的客观因素。商业银行无论发生何种行为变化,均应从经营模式、经营方向、经营组织、流程与配置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转变,进而完成整个转型过程。

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技术约束并不会完善改变某些根本性规律,例如: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三个原则,同时也无法改变风险本质,从而表现出无法根本性排除风险不确定性。应用先进技术,虽然会面对很多困难,例如:惯性思维或常规路径,会影响转型经营,甚至会影响受益者利益。

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把控的五大原则

1.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坚持的五大原则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构建全新商业服务模式上,应坚持五大原则:一是领导力的切实转型。商业银行属于金融机构的一种形式,金融机构高层管理在数字化升级上需要保持统一的认识,坚持清晰、一致的数字化转型路线,通过各个层级或组织进行传达。二是数字化能力的打造。金融机构完成数字化能力、数字化实验创新、数字化能力再造、精益化改造、自动化流程能力。三是数字化人才的精细化管理。传统金融机构的企业形象常表现出僵化问题,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高级人才的引进,加大原有信息技术人才的改造升级力度,同样非常重要。四是注重新型企业文化的改造。传统金融机构在文化建设上相对保守,数字化理念更加注重文化创新,通过二元文化架构,将信息技术融合与发展模式中,架构兼容并存的金融机构新文化。五是改良传统工作方式。传统商业银行工作流程繁琐、按部就班,是银行处于风险规避的天然动机。但是数字化时代下,产品创新更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为用户带来更多的金融体验,按照商业银行自身发展优势,确定转型路线,针对于此培育新型人才力量与组织形式,利用数字化契机提升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2.明确新经济发展方向

商业银行与实体经营协同发展,需要保持市场活力。我国实体经济从影响要素与投资驱动的双重推动下走向数字化发展道路,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日后知识创新的智能化与数字化特征奠定基础,新零售、新消费与新制造等实体经济方兴未艾。商业银行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要素转化、协同演化,不断适合市场空间变化与市场需求,其自然要与企业的战略化服务捆绑在一起。并且,新型企业的数字化服务作为战略化经济发展,应将商业银行精准定位客户需求与市场空间的把控上,通过优化创新金融服务与产品,尤其是金融新型服务方案,使得商业银行利用数字化发展趋势更好地把握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的态势,提升市场敏锐度,切实通过数字化转型为其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3.智能化改造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打造智能化系统,通过内部和外部建设途径。利用外部合作建设,推进新型科学技术化金融战略合作,在产品研发、市场细分、科技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展开优势互补,推进不同层面的业务扩展与战略升级转型,例如:四大国有银行和BATJ之间展开的战略合作。而内部建设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出金融技能与数字化处理方面的优势特点,应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扩展研发领域,弥补短板,通过科技支撑开拓市场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在选择方式上,如国有制银行、新设银行、大银行或小银行等在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性,无论何种选择都应结合银行内外部经营条件和资源。

4.建立灵活应变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

积累与运用知识,优化调整与配置管理组织机制与框架。通过升级改造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组织部门的整合与协同。建立数字化经营部门,专门针对某些重点发展方向和领域往来服务业务。第二,优化团队建设,对于商业银行新扩展的业务领域,应积极采取金融系统的开发与运作,根据新型工作性质,组建专门化团队完成信息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充分调动团队统一性、適应性与灵活性,进而完善组织架构,第三,应用大数据及时完善决策审批与信息传递,对于提升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缩短操作流程、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具有明显作用。第四,强化金融科技建设,通过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金融专业和科技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包括建立相应的人才奖励和约束机制。

5.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协同经营模式

数字化经济发展格局下,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切实推动商业银行的新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朱小宁,进而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融合,衍生出新的个体化消费需求。商业银行为谋求新的市场空间,获得更加充足的生存发展条件,通过客户与商业银行以及竞争者三维协调互动的变化关系表现出来。进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协同经营模式,需要着重开率竞争者因素,其中,竞争者包括非银行金融与银行金融机构,同时也会涉及到无金融机构之名,但是却提供金融服务与功能的企业,例如:区块链服务、区块链金融产品、金融提供商等。竞争者对于商业银行转型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为扩展与替代。扩展业务是指金融服务空间的增加,针对商业银行老产品基础上增加或扩展新的客户和功能,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空间。而替代则为金融新产品取代传统产品或抢占商业银行老客户,都是出于抢占银行市场发展空间。对此,在数字化发展环境下,产业融合趋势带动下,新的金融竞争者很快会融进市场空间,对于原有产品和客户来说,不只是替代,更有利于扩展,从而不断扩大市场地位。

6.构建灵活应变的运作机制和组织架构

知识与技术的积累与应用,应借助于一定的管理运行机制和组织框架的协同配合,利用金融技术变革商业银行组织管理各方面,主要通过:第一,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的整合与协同,例如:可以成立商业数字化业务扩展部门或重点专攻的新业务方向。第二,建立新的团队化运作方式,对于数字化转型期间新扩展的业务和市场领域,需要通过新科技金融系统进行开发优化,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质与目标,组建不同团队进行操作。第三,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和决策审批,简化信息流程,进而有效提升风险防控与服务效率。第四,狠抓金融科技建设,采用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金融专业与金融科技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约束奖励机制。

三、结语

总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应按照数字化经济规律的本质要求,通过正确的战略指导,应用新技术、新思维,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优化新产品和核心能力,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思考——访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博士[J].北方金融,2019(03):6-18.

[2]严力群,佘运九.协同演化视角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J].甘肃金融,2018(09):22-26.

作者简介:王强(1973.10- ),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农业银行长治分行,工程师,副行长,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从事金融行业

猜你喜欢

转型路径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检验检测机构转型的研究分析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江苏建筑施工企业转型路径选择
“互联网+”时代外贸企业转型路径探析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