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2019-10-08樊钰

商场现代化 2019年14期
关键词:政策扶持融资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涉农上市公司价值研究”(SM201312448003);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条件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SY201712448001)

摘 要: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得以兴起,在这一基础上,我国进一步提出了土地流转政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产业化经营就是要改变一些地区传统落后的分散式小户经营模式,大面积实行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促进农产品生产产量和质量提升。就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相关的资金问题是限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针对农业产业化的融资体系也不够完善,产业化经营中困难重重。对此,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性,分析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融资问题,并探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策略,为推动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金融体系构建;政策扶持

目前,我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针对三农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符合现阶段社会生产和发展需要的农业经济发展措施,而这措施的落实中,不得不重视的资金问题成为焦点,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发展,探索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至关重要。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性

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都纷纷到城市中打拼,农村土地荒废的现象比较严重,以往的小户经营模式还在进一步缩水,经营农业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对于粮食产量需要量也十分巨大,而耕地面积的缩减有可能引发粮食危机,国家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鼓励农业生产,在现有的农村农业生产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化经营,也就是通过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生产经营,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方便实施机械化生产和管理,实现规模效益。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能够鼓励一部分人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将荒废的耕地利用起来,提升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产量,同时也通过机械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消耗,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融资问题

1.经营管理体制障碍问题

在目前的多数农业经济发展中,一些龙头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开展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中,多数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管理中存在普遍的管理不规范问题,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落后,实际的财务报表和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会存在较大的出入,很多农业民营企业中只有流水账,账务的真实性和规范性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农村农业产业化企业自身对于企业资产以及个人资产划分不清,对于企业收支和个人收支划分不开,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想要从银行贷款很难。此外,在对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种情况下,信贷准入提升,在进行贷款中要求企业进行抵押,指标较高,加上相关的信贷激励制度的缺失,导致在进行责任追究中,免责条款缺失,影响实际放贷工作的积极性。

2.农业龙头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影响信贷融资

在现阶段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业龙头企业自身的弱质性问题比较突出,相关农业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足等,在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企业信用很难达到银行的信贷要求,生产经营规模小,整体抗风险能力差等,都严重影响企业的有效融资实现。加上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相关产权认识不清等,导致企业在银行的资信等级较低,无法建立可靠的信用基础,担保贷款能力不足等,银行为了自身的资金安全,往往会缩小信贷额度,甚至拒绝提供信贷服务。

3.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补贴不到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产业化生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自然气候状况影响的,雨水充足、养分到位、光照及时等能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效益和质量,但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一些灾害问题,无论是洪涝还是干旱、是虫灾还是大面积的病变等,都可能造成农产品生产产量锐减,甚至颗粒无收,造成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血本无归,这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可能遭遇的风险问题。目前,针对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保险制度建立并不完善,针对具体的农业产业化风险的危害程度、定损标准、补贴金额等都没有明确的认识,这样在进行相应融资体系构建中,没有相应更多风险保险制度,就无法做好相应的保证,融资困难也会进一步加剧。

4.信用体系建立不完善,缺乏有效担保

在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也缺乏有效的担保机构建立,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很可能在融资过程中遭到拒绝,因为自身没有较好的信用基础,也无法为融资提供一定的担保,这样银行在提供融资服务中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大,银行出于安全和风险控制考虑,会减少贷款金额,或是拒绝提供贷款服务,导致相关的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相关产业化经营受阻。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金融体系构建的有效对策

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未来几年内都将是国家政策的重點内容之一,在相关的政策扶持力度上还将进一步加大,而针对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体系构建问题,相关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促进金融体系建立完善,为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提供有效的融资保障,同时,也能推动农产的金融信贷业务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1.构建合理的农业局金融支持体系,保持相关金融机构之间的适度竞争

目前,大多数农业产业化融资中的贷款提供都是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提供,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化,对此,国家针对相关的贷款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注重开办扶贫项目的专项贷款业务,提升综合农业信贷业务开发,并完善农村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规范化、集约化建设马蹄声整体的企业竞争力,针对农村产业化经营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信贷主体,促进相关地区金融机构之间制度竞争局面建立,这样才能进一步激活地区的信贷业务发展,促进整体信贷水平提升。

2.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建立,为融资提供可靠支撑

目前,针对农业产业化融资中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地区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建立,为产业化融资提供保障。农村地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农业面临的新形势,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紧迫感、使命感;充分、高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新格局;强化风险把控和专业管理,稳健推进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相关的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放大杠杆效应计算,为农业项目提供更大额度的融资担保,为从事农业生产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主体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未来,相关农业产业化地区还要就粮食主产区建成覆盖全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以进一步缓解地区农业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

3.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加大农业生产补贴

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实际上是在前些年建设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基础上,采取的更重要的措施和步骤,是关系到农业保险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应该看到,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对完善我国农险分散机制、发挥农险保障作用是大有裨益的,完善现有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应考虑将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落实到位。结合具体的保险制度完善,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也要坚持金融扶贫“一把手”负责制,研究推进金融扶贫工作,重点围绕减贫增收工作,精准发力,结合本行实际,确定本行有效的金融扶贫模式,在扶贫重点农村支持产业发展。围绕地区扶贫开发规划,优选能够带动贫困农户共同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林下经济大户等经营主体以及支持贫困有带动作用的乡村旅游项目、光伏项目等加大贷款投入。相关金融服务机构还要积极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环境,不断完善渠道建设,强化惠农通服务点的管理和宣传等措施,提升金融服务“三农”水平。在贫困地区着力打造网络融资、支付结算、电商服务三大平台,推进金融服务互联网化,优先在贫困地区惠农金融服务点安装智能支付终端,推动金融扶贫工作从线下向线上线下相结合转变,切实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积极推动“一号工程”落地实施,促进“三农”贷款业务转型发展,高度重视“惠农E贷”的推广营销工作,加快电商业务在惠农通服务点推广应用,对惠农通服务点实现加载聚合码支付业务全覆,落实便民助民行动,扶持当地农业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4.完善农村信用建设,为融资提供信用支撑

為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融资难问题,相关农业产业化经营地区要进一步设立“共保基金”,相关农业银行可按照与财政投入1:20的放大比例,对符合条件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授信,单个主体授信额可以适当提高,提升全县授信总额。授信额度内,增信对象只需缴纳适量的互助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不需要提供任何形式的抵押、担保,即可方便快捷地获得银行贷款。同时,相关金融服务机构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增信对象优惠费率,确保贷款成本明显低于同期市场成本。通过融资增信试点工作的开展,将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充分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四、总结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阻碍因素,对此,地区要进一步提升重视,基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建设,提供有效的融资担保和补贴等,进一步提升产业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规范管理模式,促进农村产业化经营融资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山,王丹玉,奉公.“互联网+”驱动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创新——“猪联网”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6(09):155-160.

[2]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产业与城镇化金融部课题组,李培峰,惠超.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基于农业银行的实践[J].农村金融研究,2015(05):25-30.

[3]蔡元成,朱恩涛,赵敏,庄淑月.西部农村农业产业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实证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6(02):48-62.

[4]赵成,黄志红.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抑制及其化解——基于企业经营风险视角的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4(04):182-184.

作者简介:樊钰(1981.11- ),男,汉族,天津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证券投资研究

猜你喜欢

政策扶持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SaaS服务提供商Syncron获6700万美元融资
浅析会昌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浅析会昌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铜陵市跨江发展战略研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关于对东营市2015年棉花种植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