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发病特点与防治方法
2019-10-08张婧
张婧
摘 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而稻水象甲的泛滥严重危害了我国水稻的产量。在本文中将对贵州省稻水象甲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简单分析,并探讨稻水象甲的危害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稻水象甲虫害的发生与威胁性,促进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稻水象甲;虫害防治;水稻虫害
稻水象甲作为对我国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物种,于1988年首次在唐山市唐海县发现,现今已危害了全国近十一个省市的水稻种植,并且已被我国列为全国二级检疫类害虫。因此需要根据其生活习性以及发病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稻水象甲虫害的发生。
一、贵州省稻水象甲虫害的发生趋势
稻水象甲严重危害着贵州省的水稻种植,在2018年,贵州省共有七个市级行政区、三十七个县、一百五四个乡镇,近四十五万亩稻田发生了稻水象甲疫情,并且根据相应的越冬调查以及种植结构布局并综合气候环境来看,预计2019年贵州省稻水象甲的疫情相较于2018年将会更加严重,其疫情呈现出沿疫情发生区不断向走遍扩散的趋势,预计虫害面积可达五十万亩,其中包含秧田七万亩,移栽大田四十三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加防范。
二、稻水象甲的特点
1.稻水象甲的习性
稻水象甲为鞘翅目象甲科沼泽象甲亚种水象甲属昆虫,原产于北美洲,在进入日本后,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我国,其成虫的可借助气流迁移近一万米以上,并且在水流中也可以传播。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其虫卵为圆柱形,长度约0.8mm,幼虫时期白色无足,长约10mm,而成虫大小在2.6~3.8mm之间,并呈现为褐色,喙部与前胸背板等长,但相对较弯,繁殖方式为孤雌生殖并且其成虫习性复杂,一般早上九点至十一点,晚上四点至九点之间最为活跃,以游水及爬行作为主要活动方式,极少通过飞行进行移动,且具有鞘翅目昆虫均有的假死特性与趋光性。此外稻水象甲寄生种类广泛,其中包涵了水生及旱生植物共十个科属六十四种,且虽然稻水象甲属于杂食性昆虫,食物复杂,但主要以水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
2.发病症状
因稻水象甲为半水生昆虫,因此其通常将卵产于水稻浸入水中的叶鞘内部。幼虫在孵化后最初仅会在水稻的叶鞘内部进食,但在其发育一段时间后,会进而对根部进行取食,并在根部成蛹直到其羽化,变为成虫。在蜕变为成虫后,稻水象甲便会对稻叶的叶片进行取食,在进入冬季后,成虫会躲入地面的枯草中来越冬,直至来年三月份,开始进行交配产卵。
稻水象甲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对水稻有着严重危害,其越冬成虫通常在稻田没有发秧时在周边的杂草上进行取食,待到秧田出现后,便会转而危害秧田。而其幼虫喜食嫩根,对水稻的根须的破坏极为严重。
其成虫在对水稻进行取食时,一般会沿着叶脉对水稻的叶肉进行啃食,被稻水象甲啃食过的叶面通常因为仅剩表皮而出现“I”形且相对较长的斑痕,并且 随着其虫害时间的增长,叶面会逐渐呈现出条状破裂的情况。而稻水象甲幼虫初期因为仅对叶鞘及其附近组织进行取食,因而难以发现其为害症状,但幼虫在进一步发育后便会钻入或钻断根须,使得水稻的根须呈现出黄褐色,并且相较于健康的水稻,根须显得少而短。
三、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1.虫害预防
对稻水象甲虫害进行预防,要注意掌控其越冬情况,通过相关部门对2018年贵州省稻水象甲的疫情进行调查后可以了解到,稻水象甲目前的平均越冬虫量为每平方米3~174头,而灾情较为严重地区其越冬虫量甚至超过每平方米800头,其普遍率要高与57%,并且存活率高达95%。虽然近年因春季气温相对较低的影响,导致稻水象甲的一般虫量、最高虫量、越冬普遍率以及存活率都有所下降,但稻水象甲仍然对贵州省的稻田存在严重的潜在威胁。
因此在对稻水象甲进行预防时,要结合本地的发生过的疫情以及其稻水象甲的越冬情况,根据《贵州省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法案》来布置与防控稻水象甲疫情的发生。首先,要注意加强对未发生稻水象甲疫情的地区进行保护,注重检疫工作的展开,禁止发生稻水象甲疫情的地区繁育和串换水稻种子以及秧苗,设立相应的缓冲区来阻截疫情,防止疫情传入未发生区。其次,向种植户推行防虫网覆盖、旱地育苗、秧种浸泡等方法,应对其半水生的习性,防止稻水象甲的危害。最好,要在移栽前做好对秧苗的检查处理,减少稻水象甲幼虫的危害,防止稻水象甲幼虫跟随秧苗进入田地,从而导致疫情加重或是扩散。
2.防治措施
对稻水象甲进行防治,可以利用其具备趋光性的特性而采取在稻田附近使用防虫灯、有色板等物理防治措施来对其进行捕杀。而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
秧田防治。秧田防治主要針对在藏在枯草中的越冬代成虫进行防治,在插秧后的五至十天内是对稻水象甲的最佳防治时期,能够将其成虫在产卵之前杀死,以此减少幼虫的数量,为此可以采用多种特效药物来对其进行防治,或是按照每亩使用200毫升20%丁硫克百威乳油加上40公斤比例为4000/1的噻虫嗪液混合的药物或是80毫升的40%毒死蜱乳油加上40公斤比例为40000/8的70%吡虫啉液的混合药物对秧田进行喷洒。
本田防治,在对本田防治时,为了减少甲基异柳磷对人畜造成的危害,可以改用安全高效的颗粒剂或是毒土法对虫害进行防治,控制稻水象甲越冬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不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施药,此外还可在水稻秧苗移栽后,按照稻水象甲相应的危害情况,对其进行药物喷洒,如喷洒与秧田方式时期相同比例的混合药物来对其进行灭杀,同样可以保护稻田的生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减少稻水象甲对本地水稻的危害,就要对其虫害的发生趋势、生存习性以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与防治措施,以此才能尽可能的控制稻水象甲的危害,阻止其虫害进一步加重,维持稻田的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江兆春.贵州省2019年稻水象甲发生趋势与防控建议[J].农技服务,2019,36(03):22+25.
[2]高杰.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