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广播剧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

2019-10-08薛伟强

中国广播 2019年8期
关键词:广播剧审美价值持续发展

薛伟强

【摘要】广播剧是适应电台广播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从广播剧的审美价值、独特美学艺术、审美趣味三方面,分析广播剧通俗化、平民化走向,探索其创新点及与互联网融合之路。

【关键词】广播剧  审美价值  美学意义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浩瀚艺术世界中,广播文艺占据重要一席。探讨其审美理论,有益于繁荣广播文艺节目。“美”是所有艺术赖以成立的核心要素,其并非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经由客体的感知活动,进而引起审美感受甚至提升至某种愉悦程度的心理过程,所以“美”只存在于美感体验中,是审美者自由自觉的心理状态。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不论欣赏或品味对象为何,如果它能唤起人自由自觉的审美感受,让人进入愉悦状态的美感体验,那么它的形象势必能在人的心中激发起一种具体且情趣饱满的意境。因为所有艺术性作品的产生,都是艺术创作者通过一些意境或形象构建的想象和感知,进而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包括创作者最想表达的个人理念,转化成可供欣赏的有形或无形的艺术产品。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只要艺术作品本身的情感表现足够鲜明、强烈,让审美者自觉地把情感或者感受从自我向艺术客体投射,最后成功地达到“审美移情”,① 那么这个创作者和审美者就能通过艺术作品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跨越时空的隔阂而取得情感共鸣。

广播剧的现代美学意义和价值也是如此,如果作品本身能够产生明显的移情作用,不论听众是将自我的情感移向外界,又或者是从对象状态移入主体,②广播剧必定能把想表达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恰如其分地传达或者表现给听众,听众通过耳朵的聆听、心灵的想象,充分体会并享受情趣饱满的特殊意境。

一、广播剧的审美价值

一般来说,“美”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社会的普遍性,所以优美的事物以及它们“美”在哪里,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之下,往往都是约定俗成、具有共识的,但每个审美者的审美心理活动却可以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所以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审美者必须有效地把握艺术作品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和所要传达的基本精神,才能通过比较客观的审美角度对这部艺术作品进行正确的欣赏。

大多数的艺术作品都拥有明确的内容。例如,我们在读完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之后,可以总结其内容是在描述诗人偶遇琵琶女,聆听她弹奏并自我陈述生平事略的经历;看过台湾魏德胜导演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可以清楚体会其内容主要是在描述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统治之下高山族同胞激烈反抗的“雾社事件”;看到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画作《最后的晚餐》(Last Supper),可以明白它的内容是在描绘新的四部福音的故事;看到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的《戴维像》(David),展现一个英姿焕发、体态魁伟的男子形象。然而当我们转而讨论广播剧这一类只能单纯依靠听觉声音演出的内容时,关于审美方面的问题顿时显得复杂许多。

一般来说,文学可以根据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大致分为口头与书面两大类。口头文学是以口语为媒介、以人脑为主要载体,我们所认知的民间文学、庶民文学属于这一类;书面文学则是以文字为媒介,以书籍为载体,我们所认知的作家文学、文人文学属于这一类。笔者所探讨的现代广播剧,虽然它们的主要内容多半来自民间文学,是多元的民间文学为编剧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活泼的语言、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但编剧者必须进一步将这些民间文学融合成书面文学,最后再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专业技术,以声音的形式呈现给听众。

其实早在唐朝,我国文人就开始大量利用民间文学的素材进行创作,宋元时期这一类介于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通俗文学作品日益兴盛,例如志怪小说、传奇、宝卷、变文、通俗演义等。这类作品在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方面接近民间文学的风格,却又是透过书籍、口译表演为媒介进行传播,今日广播剧的传播模式就是这一类文学作品的进一步转化和延伸。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梳理了自《诗经》《楚辞》乃至汉赋等作品中对自然界和人的思想感情关系处理情况及得失,进而总结出“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的观念。刘勰的意思是说,如果文字运用得巧妙逼真,那么作品本身根本不需要太多刻意的雕琢和修饰,读者依然能轻易地从字句中感知作家想描绘的形貌。如果将刘勰的文艺理论运用在广播剧,其声音展现得恰当,则如同文字逼真的效果。广播剧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是对白,剧中人物之间的各种冲突、故事情节的铺叙,都是靠语言来完成的,而这个语言,指的是以人民群众的口头语、常用词为基础,再经过加工、提炼等步骤,达到准确、鲜明、生动、更加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广播剧中的语言包括解说语言和人物语言,全剧的基本构思、主题深化都要靠语言表达出来。广播剧的解说语言和人物语言,在推动剧情、转换场景、承上启下、描述人物内心世界以及深化主题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在广播剧里,声音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它涉及了专业的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英国著名的音乐家马利翁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③这句话说明了感官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广播剧的审美价值则在于声音的展示,毕竟听觉对于人类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人类心灵与外界事物联系的桥梁之一,人类的语言和音乐,几乎都是依靠听觉作为传递的基础。听觉又有赖于声音上的各种刺激,所以人们经常会借着声音来阐释、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广播剧则运用丰富的技巧,将各种声音转化为可以提供想象的文字,使作品能更贴近收听者的生活经验,进而引发共鸣。例如广播剧《相见恨晚》:

1937年夏,丰子恺家。老式唱机正播放着梅兰芳唱片《贵妃醉酒》。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丰子恺:(打着节拍哼唱)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妙啊,美呀,太美了!

丰夫人:子恺,你怎么(像)着了魔似的,一张唱片翻来覆去地听?

丰子恺:梅兰芳唱得就是好嘛。

丰夫人:真好笑,你是教西洋音乐的老师,不是不喜欢京剧、特别反感“抱肚子死唱”吗?这会儿怎么又迷得舍不下了?

丰子恺:梅兰芳不愧是艺术家,彻底征服了我。当我提笔作画的时候,禁不住会想起他那曼妙婀娜的扮装、灵动飘逸的绸舞,于是意境顿生,不由得笔下的枝条叶蔓凭空活泛生动了许多。

丰一吟:爸爸,这是不是你们常讲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彼此是相通的”?

丰子恺:对,对。力民,你应该去看看他的戏。

丰夫人:罢了,罢了,家里有你和一吟一老一少俩戏迷就够了,别再加上我……子恺,你听炮声……

【远处传来飞机轰炸声、炮声。

广播剧《相见恨晚》在剧作的开头即用老式唱机播放梅兰芳唱片《贵妃醉酒》为引子,接着是丰子恺一家三口生动的家庭對话,他们谈论中西方音乐的呈现方式,背景音乐有梅兰芳的唱腔、飞机轰炸声与炮声,编剧、导演以丰富的声音锁定了时代背景。声音呈现于广播剧中,不仅能模拟万物的声音,更可以呈现艺术的美感和丰富意象,不论是单纯的噪音、乐曲旋律,或者是人们的话语声、歌声,都是最富于魅力的表演方式。

二、广播剧中的独特美学艺术

所谓广播剧,即创作意识清楚并以广播放送为媒介,再经由演播员透过声音所演出的剧作。听众可以闭上双眼,静静聆听,它能让听众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想象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广播剧与其他表演形式最大的差异在于广播剧仅有声音而没有视觉上的影像和画面,因此声效与想象空间的呈现成为广播剧最独特的美学艺术展现方式。透过声音的表演,听众可以想象故事中男女主角的模样。美学意义下的广播剧,没有影像、没有画面反而成为最大的优点,因为听众在通过听觉进行审美的过程中,能完全摆脱一般舞台表演形式上的束缚,而通过听觉审美感受来扩大想象的范围。也就是说,广播剧把原本应该在银幕上所表现的人和事物,利用人类天生的想象本能,成功建立起它想要营造的空中楼阁。

这虽然是广播剧偷巧的地方,但却成为广播剧本身最独特的一种表演艺术。因为只利用声音表现,是专属于广播剧的独特演出方式,“有声叙述者”即是广播剧的核心部分。音乐对于广播剧来说,能带给听众情感上的启示,引导听众情绪的变化。广播剧既不同于书面小说,也不同于电视剧,它属于独立的类型。为了适应广播的播出,广播剧的情节结构出现了书面小说中所不曾具备的新韵律,侧重于对话冲突。另外,为了适应听觉上的欣赏需要,广播剧倾向以连缀、重复、回旋、递进等技巧来谋篇布局。在内容上,广播剧的分集播出方式使得剧本的情节性和其中的悬念设置成为格外重要的环节。在广播剧里除了对话之外,音乐是居首要地位的,例如,作品表现抒情时多用小提琴乐曲,表现力量时用钢琴乐曲,表现幽静时则用吉他。音乐能使人放松心情,故广播剧有了音乐当作背景,更容易使听众产生真实感,融入剧情中。例如广播剧《再会吧,南洋》:

【音乐(抒情,渐入高潮)

旁白:面对陈嘉庚伸出的手……

陈嘉庚:(闪回)今天是南侨…(雷鸣般的掌声,音乐淡出)

【音乐(淡淡的叙事)

旁白:罗保华当日告别了白雪芸,回到家就把想法婉转地告诉了父母……

《再会吧,南洋》整部作品的旁白除了口述部分,几乎都配上了背景音乐,如笔者引述的第一段音乐以交响乐的方式呈现出激励、鼓动人心的情绪,旁白与陈嘉庚在此的话语也是以交响乐当背景,只为烘托、加深剧情的感染力。第二段音乐将慷慨激昂的情绪转成婉转迂回的钢琴、提琴配乐,使听众的情绪无一不被牵动于其中。

音效、音乐的设计也有助于创造广播剧独有的声本意义。关于音效的呈现,广播剧的各种声音都关系着整部剧的完整性,为了符合听众想象中的画面,音效设计是每部剧艺术创造的表现,因此在对白、音效、音乐三种声音整合之后,最终仍有混音这一步骤要进行。广播剧的声效,在舞台或电影中称之为音响,它用以辅助戏剧的进行,变化气氛。广播剧中的声效,除了具有与舞台、电影一样的作用之外,其“声音效果”本身常自成一环。声音效果可以单独表现一个场面、一种情感,或是人物的特殊心理。

因此,广播剧中所出现的具象或是非具象的声效,都是音效的一部分。剧中的配乐总是扮演着重要的情绪引导工作,无论是紧张、刺激、阴森、鬼魅,还是愉悦、哀伤、气势磅礴等,都是为了让演出的氛围更加浓重,在不同的情境下,搭配上不同的音乐情绪可以让剧情加分。一旦将音乐抽离,极有可能会让演出的过程不再如此精彩动人,甚至因此而失色无光。好的配乐是广播剧加分的重要因素,而优秀的旋律更能带领听众透过音乐来回忆、回味剧中的故事场景。另外,声音层次感的丰富,让多种景象可同时浮现于听众的脑海中,例如打斗的场面可能就会有对白、动作声、武器碰撞、人群的打斗声等,且每种声音都是交叠、穿插呈现,在混音的音量调配中达到距离感与层次感,使其更贴近真实的声音场景,令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能无限扩大语境空间。

演出者的语言对于广播剧塑造人物角色方面非常重要,演员的每个发声,无论是单音、单字、词汇、句子等,都带有需要传达的文字信息,也都具有传递特定信息的功能。透过每个角色的声音设定,其音色、频率、质地的不同,可辨别出角色的不同,配合着角色说话的速度、力道、强度、结构等,亦可从中了解到每个说话者的特性。同样的一句话,演出者的对白、独白乃至画外评论或是旁白的话语,都可算是语言表现艺术的一环,演员利用不同的情绪、口气、音调说出,即会呈现不同的戏剧效果,甚至可以推动剧中事件发展。剧中人物语言最大的意义是让听众在脑海中产生临场感与真实感,在后期制作时,独白、画外音评论、叙述者的旁白,甚至是现场录制的对白都可重新调配,使人物的对话在同一部作品中亦能产生出不同的故事空间效果。

三、广播剧的审美趣味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把审美趣味解释为人类对艺术的美或丑的感受力,也是分辨美或丑的敏锐度,它可以有一套客观的表述和标准,也可以是审美者心中主观的看法。也就是说,审美趣味的标准不是绝对的,它会因为时空背景的不同而影响审美者对艺术作品的美感价值判断。我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说:“广播剧的艺术家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闭目静听,一切人物、生活的无穷变幻凭借神奇的语言和音乐,你不自觉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奥妙的世界中。”④英国文学家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在其诗剧《科玛斯》(Comus)中说:“我竖起耳朵,倾听可能创造灵魂的苦痛,在死亡的横梁下。”⑤人类的心灵仿佛是居住在胸腔之下的精灵,时刻都在倾听人类的心声,而音乐总能将之泄漏出来,传递更深层的情感,古今中外的优美文艺作品最讲究真、善、美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融合,广播剧也不例外。广播剧作品本身即存在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在于若有一百人听剧,即有超过一百种的想象画面存在。

有些美学家认为,想象的含义是指在心中见到一种意象,“意象”是所知觉的事物在心中所印下的影子,即印象。意象、印象和記忆,它们反映出人的生活都不是对现象的简单记录,人们对客观现象的记忆,常常不自觉地进行改造和加工。意象不等于在头脑中静止不动的印象,而是主观意识和客观现象相结合形成的新意象。如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我们从外界接纳了印象,亦即从“物的本体”接纳了印象。心灵本身具有一种特质,能把所接纳的印象变成观念。我们的观念是我们所拥有的思考器官分别将所接受的事或物分门别类地归纳后的结果。对康德而言,心灵就像一只杯子,当有人把水倒进这只杯子时,水就有了杯子的形状。将康德此理论放置于广播剧,仍是此理,听众如同康德所说的杯子,广播剧就如同水,不同听众听完广播剧,对广播剧的看法、想象画面、喜好会有不同的可能性出现。这种审美判断的基础是想象力自由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感官 (der innere Sinn) 的情感”,想象力以一种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方式,通过某种动能效应发生作用。⑥

如果把审美趣味分别放置在创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和品味方式,广播剧的审美趣味在编剧、导演、听者的三种角度下,会有不尽相同的审美趣味产生。站在编剧的立场,“以文为戏”是编剧自觉地从创作游戏中暂时脱离现实,进入独有的创作空间,并有意识地以各种书写技巧进行跨越文字局限和藩篱的实验,打破文体的格律限制,自由出入于形式内容的疆域。这类语言、文体的创新实验,是文章表现技巧的开拓,给演出艺术创作注入新的生命,往往为演出艺术及文学作品带来新与变的源泉。在制作过程中,导演是最重要的人物,他必须对自己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负责。尤其广播剧是聆听的戏剧,表现形式必须注重声音的表达。站在导演的立场,他须具备敏锐的听觉、判别声音的能力、设计台词及分析台词的能力,并精准地控制时间节奏、严格训练演播人员的声音表达。在广播剧本创作之时,编剧多半需要有“虚设听者”的观念,也就是站在听者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设计和操作。

四、广播剧的华丽转身

广播剧吸引人之处在于根据主题的不同而传达给听众不同的“声音”,这个看似比较既定的表演艺术之美,却因为每个受众在感知上的不同而形成在脑海中的无尽想象。所以,即使广播剧确实是想传达一些比较既定的理念,但是广播剧的受众因为不同生活背景,分别从客观的“声音”美感价值出发,通过主观的思考和审美活动,从而形成不被限制的各式各样的审美价值。

美国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经验”是事物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只有生活经验的累积才能更加接近对艺术作品的理解,⑦如中国西周的某件青铜酒器,在当时可能只是一个饮酒杯,但现今它却是一件艺术作品,假使要对这个青铜酒器展现美感经验,就必须理解西周王室的生活经验。杜威认为理论就是理解,关系着艺术作品本身和它被欣赏的本质。青铜器、酒器上的装饰纹理、铸造火候、饮酒节度等条件都是实现西周王室饮酒的生活经验条件,这些条件也是青铜酒器成为后世艺术作品的条件。因此,杜威才说经验是事物和环境互动的结果,当经验被完美地传达时,这样的互动将转变为一种艺术飨宴的参与和交流。近年来,由于听众的收听方式改变、演播者来源的改变,听者对于广播剧的审美角度也略有改变。广播剧的收听方式从收音机到互联网,收听方式的改变,使广播剧从原有的不定时制作走向了定时定期的规律制作,进而成为一个新的网络产业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各个平台争相布局的新领域。

未来的时代,广播剧或许能朝通俗化及平民化方向发展,以浅显的、无厘头的方式去贴近大众。在内容创新方面,题材上可以更贴近于平民真实生活情境,以得到更广大听众的共鸣。

在影音娱乐世界急遽变化的时候,广播剧乍看之下依然故我,单纯用最原始的声音为听众带来独特的娱乐享受。拥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广播剧依然屹立不倒,确实有它存在的道理。细心地聆听,广播剧不单单是一种娱乐,还有传统文艺的味道。跟随广播剧的声效,在脑中所形成的各种层次的画面,简单却丰富,此即广播剧的文艺风味。

五、结语

概而言之,对广播剧审美价值、美学艺术和审美趣味的剖析梳理,还是要回到广播剧在艺术道路上怎样走下去这个现实话题上来。“审美体验”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艺术作品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被认可为 “艺术作品”的主要阶段。比如,“审美”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一种教育活动。广播剧的未来,或许也可融入美学教育培训体系,让参与者透过声音、音乐的感染力去倾听和欣赏广播剧演出,发挥想象空间,让声音在脑海中立体化,形成个人特殊的欣赏、审美方式。

注释

①尤西林:《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75页。

②参考谷鲁斯对移情说多种含义的列述,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16~617页。

③杨春霖、刘帆:《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9页。

④曹禺:《广播剧选》序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⑤〔美〕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感官之旅:感知的诗学》,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88页。

⑥曹俊峰:《康德美学导论》,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年版。

⑦〔美〕约翰·杜威(John Dewey) :《艺术即经验》(Art as Experience),塔切尔图书出版公司(Tarch),2005年7月版。

(作者单位:福建漳浦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林玉明)

猜你喜欢

广播剧审美价值持续发展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