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2019-10-08散国伟周锷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建设

散国伟 周锷

摘  要: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颁布,使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复建设和同质化建设严重等问题。本文以湖北省襄阳市各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为例,对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信息化之路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发展

作者简介:散国伟,湖北省襄阳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周锷,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信息处主任。(湖北 襄阳 44100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1-0133-02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是当前教育者和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各中小学着眼于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提出了“建设智慧校园,提升教学实效”的发展构想,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构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在信息化过程中,每个学校之间既存在共通的地方,又有各自的校本特色。如何抓住共同点全面突破,凸显各校特色,在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尤为重要。笔者在总结湖北省襄阳市各学校之间信息化发展方式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发展方向。

一、搭建一个平台:全省数字校园管理平台

根据湖北省数字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指南的要求,数字校园建设应总体规划,整体设计,相互协调,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战略思考,避免出现“孤岛效应”。全省统一的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将各校管理的共同点整合到一个平台之中,这样既能提高上下级之间的管理效率,又能为各学校平行交流撘建交流平台,避免了各学校间的数据壁垒和学校管理平台的重复建设。

二、突出两个特色:校园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特色

在共享统一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展现学校独有的特色,这需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突出个性校园文化和校本课程特色。

打造个性校园文化。比如,襄阳市的米公小学建在大书法家米芾的纪念馆襄阳米公祠旁边,该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突出书法教育特色,坚持开展书法教育,建立了书法信息化教室,将每个学生临摹的字帖信息化,进行对比讲解,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也能突显学生的书法特色。

突出校本课程特色。比如,以美术教育特色著名的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在信息建设过程中突出美术教育特色。2017年,学校投资了100万元建设信息化美术教室,这种教室既具有直播功能,又能清晰实时展示美术作品。在聘请北京著名美术教授来校讲课时,学校可以利用信息化美术教室让全校近30个美术班通过直播听课,并交互呈现学生的习作,请教授当场点评,信息化高效提升了课程特色。

为了尽快破解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变革,处于襄阳偏远的老河口市第一中学进行多次专题研讨,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五大工程,即数字校园平台工程、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校园管理信息化工程、教师无纸化备课工程、学生信息技术“扫盲”工程。学校组织开展了教师电子白板知识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等多种活动。根据“培训先行、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学校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必修的继续教育课程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青年教师能利用多种软件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上好高质量计算机辅助教学优质课,并在县、市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同时,经过培训,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教师在数字校园上建立教学资源,带动了一大批教师积极投入到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中,充分利用信息化装备优势,规范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三、实现三个创新:建设创新、管理创新、运用创新

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作用初步突现,需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設体制,实现建设创新、管理创新、运用创新。

建设创新是指在中小学信息化过程中,改变当前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资源搜集、轻资源制作;重技术提高、轻教学整合、轻教学设计等现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环境建设、考核制度建设、激励机制建设、保障方式建设建设创新的重要。

管理创新是指通过管理创新来解决当前学校信息化过程中用时间、数据量、流量、课件或者微课数量来衡量信息化水平的问题。时间、数据量、流量并不是衡量信息化和教育素质的核心数据。学校要抓住信息素养这一核心进行管理创新,有效激励信息化教学。

在“三、实现三个创新:建设创新、管理创新、运用创新”中“管理创新是指,通过管理创新........”一段后面增加一段内容“运用创新是指,要解决教师将信息技术当作应试教育工具这一问题,将信息技术真正运用于教学,真正做到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而不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以前的“人灌”变成“人灌”加“机灌”。

三个创新,就是从信息化建设创新、信息化管理创新和信息化运用创新三个方面,促进学生多元化学习,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

四、着力四个提高: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师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限制和空间限制,变革了传统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教学主阵地的学校要适应教学变革,从教育实施者和教育对象上做出相应改变。

一是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统筹推进信息各项技术工作,提升全校师生信息化素养;制订与学校相适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及信息技术变革方案;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学生信息化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改革,确保学校顺利开展信息技术变革活动。

二是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这是关键。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不是把信息化当作应试教育的有力工具,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不是把电脑作为“学习机”。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要紧紧抓住信息这一关键,在选择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队伍。

三是在信息素养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当前,中国学生需要迫切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教育信息化发展,让学生跳出狭小的交际生活圈,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终极目标。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将信息化带来的全球化、兼容化和开放性进行划分,将教育体系进行了人为分割,破坏了教育系统的完整性,也割裂了教育体系所构建的现代学校制度。教育信息化应在学校教育系统基础上进行拓展,构建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随心学习需求的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立体化服务,完善信息化学习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强化五大保障:强基础、建队伍、抓科研、重培训、建机制

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当前,为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学校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校长为带头人的信息化队伍;抓住信息科研建设,充分发挥教学教研引领作用;注重信息化培训,并全面展开应用;构建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强化基础、队伍、科研、培训和机制五个方面的保障,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促进教育改革。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襄阳市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路径方法,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需要建立的相关制度,为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提供了思路,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青.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70-73.

责任编辑  於  青

猜你喜欢

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建设
时代信息化在计算应用技术下的发展
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信息化新生态发展初探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浅谈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