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角色游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
2019-10-08严恺月
摘 要: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有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借助角色游戏,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角色游戏;行为习惯;改善方法
作者简介:严恺月,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幼儿园。(江苏 苏州 215000)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1-0127-02
一、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3-6岁是人的幼儿期,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良好的个性能使幼儿有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施展和发挥出来。
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幼儿的行为习惯还处在萌芽阶段,这正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一阶段的幼儿性格容易塑造,不良习惯也容易改正。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需给幼儿确立外在表现。在生理方面。要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挑食、早睡早起等,同时爱劳动,爱卫生。在心理方面。要有自信、不怕困难,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独立的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当今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通向成功的重要一环,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乐意与老师和同伴交流,懂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有基本的道德原则。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但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反而让幼儿失去了很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爱发脾气、自私、没礼貌、不合群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发展,来达到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二、正确认识角色游戏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而在游戏中,角色游戏更受幼儿的欢迎。
1.角色游戏的定义。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为主,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在幼儿园中,经常看到的游戏形式有娃娃家、商店、银行、美发店等,游戏中主要通过模仿和想象来进行,这些游戏是学龄前儿童最喜爱的游戏,非常具有代表性。
2.角色游戏的特点。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关。比如在“公交车”游戏中,小司机会说:“公交车进站,开门请当心,请扶好站稳!”小乘客上车后要投一块钱,路上还有警察出示红绿灯等。这证明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就越高。因此,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三、利用角色游戏的特殊性,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反映了现实生活,影响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利用角色游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游戏环境的引领作用。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环境与小伙伴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促进幼儿主动、有效的发展。游戏环境要符合儿童年龄,能够面向全体,不能忽视儿童的个体差异,不同班级的环境应有本班的特色。儿童是游戏环境布置的参与者,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的想法和意见,不能打消儿童的积极性。富有特色的游戏环境以及游戏环境对幼儿的不同要求,为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不同的契机。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幼儿年龄太小,规则意识较弱,在他们眼中还不能分清楚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如有的幼儿上课坐不住、爱插嘴、不经老师同意就离开座位;游戏时随意把玩具扔在地上;午睡时哼歌、玩鞋子、拉别人被子等行为,这些都是由于幼儿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教育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沉闷死板的,游戏就成了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很好的方法。幼儿在游戏中经常发生争抢、争吵,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年龄小,以自我为中心。这时,需要教师及时介入游戏中,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给予引导,在过程中生成合理、必要的游戏规则。由于游戏规则是孩子自己想办法产生的,他们会在游戏时自觉遵守。
在幼儿园还会遇到一些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幼儿,总是以一些不良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通过打架、抢东西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样的儿童更需要在游戏的交往中学会遵守规则,懂得协商、谦让。在游戏中让他懂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使他体验到成功的经验,对自己产生信心,敢于和他人交往,建立良性循环。
3.合理的分配游戏角色。选择游戏角色是保证游戏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游戏开始时孩子们往往为了争夺角色引起混乱,大家都想做“主角”,而动作快和能力较好的幼儿总能当上“主角”,能力较弱的幼儿只能挑剩下的角色了。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将角色扮演与培养行为习惯相结合,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幼儿,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让沉默内向的幼儿优先选择“小演员”,为大家表演;让不懂礼貌的幼儿优先选择扮演“餐厅服务员”,有礼貌地为大家服务,在模仿和练习中,不知不觉的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4.让角色游戏的“结果”更具教育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把游戏评价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查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评价具有教育作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常见的评价的方法如下:①开门见山型。讲评中直接点题。②情感宣泄型。让孩子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经历。③经验回放型。让孩子回忆生活经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④及时干预型。在游戏的过程中,直接用语言引导幼儿。⑤情境再现法。对幼儿的游戏情境再现,共同总结解决问题。
角色游戏的評价是动态的,既可以评价游戏过程,也可以评价幼儿在游戏的表现。虽然评价的方法不同,但通过对游戏的评价,让幼儿懂得只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才能赢到别人的尊重和赞扬;只有相互帮助,才能解决困难,从而使幼儿自觉地做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喜爱程度,他们按照游戏规则来约束自己。在这种自主选择、自主活动的角色游戏中,因为有了规则的约束,对于还处在意识萌芽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途径。角色游戏正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创设符合班级幼儿特点的角色游戏环境,耐心引导孩子,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胡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