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2019-10-08张萍
张萍
[摘 要]信息时代和微时代的到来,微课成为信息化时代适应学生碎片化知识点学习的有效途径。微课如何应用于古代文学课程,成为应用转型背景下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对推进教学改革进程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把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划分成若干碎片化的知识点,使教学内容微课化。其次,重点、难点知识用微课形式展现,知微见著,使课堂教学生动而多样化。最后,利用微课实行翻转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知微见著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培华学院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微课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HZ1707)。
微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信息时代和微时代的到来,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与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信息咨询中,人们倾向于用时最短且容易的方式接收各种信息,而不是长篇大论的知识面。因此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当下的时代特征,也不适于信息化时代學生的学习。如何在短时间里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高校教师面临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微课成为信息化时代适应学生碎片化知识点学习的有效途径,把微课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微时代,微课教学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探索的热点问题。但理论性研究偏多,相关研究成果应用报道比较少,对于微课在传统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比较少。微课是以教学点为单位,教学时间较短,可以组成微课。就其形式而言是短小精悍,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就其方法而言,利用视频等技术表现;就其目标而言,加强教学趣味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微课通常只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围绕一个教学目标或主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指向性的、有知识点的教学。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把微课实际有效地运用于古代文学课程,是本文研究探讨的重点。
微课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学内容微课程化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时间跨度大、作家众多、作品庞杂等特点,尽管在课程设置上将这门课程按照阶段分为几个学期进行课程教学,但是庞大的知识构架依然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使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碎片化,这样易于学生接受。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微课程化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每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有深刻认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点,从而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就具体方法而言,教师应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若干知识要点,把庞大、繁杂的知识碎片化。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个微课内容,易于学生学习掌握。基于微课教学模式框架,形成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课教学实施计划或方案。
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时代背景复杂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由于朝代更替频繁,文化思想复杂,文学创作多元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很难把握这部分内容。如果把微课教学应用于这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微课呈现的知识要点对主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家创作进行深入了解,而这一个个知识要点串联起来就是对一个时代知识面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完成知识面—知识点—知识面的过程,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知微见著,微课不微
微课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微”字上,往往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但是微课的规模较小,信息含量相对较少,内容相对零碎分散。所以不建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微课教学模式,而只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开发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采取微课教学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法集中阐释一个知识点,微课教学模式需要与传统教学模式融合,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古代文学教学大纲,选择若干重难点进行微课内容设计,利用互联网等多样化的方式使重点、难点问题更形象、更直观地被学生接受。例如《诗经》是先秦文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诗经》中的作品体味其温柔敦厚的抒情特点是《诗经》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就可以采用微课视频的方式讲解,以《诗经·关雎》为例,采用音乐、图片、视频等方式加以形象说明。
《诗经·关雎》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审美观念——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诗中既有积极的爱恋,也有思念和爱而不可得的失意痛苦。但无论是爱恋的甜蜜或是思念的痛苦都是以一种温柔敦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孔子说《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正体现了《诗经·关雎》温柔敦厚的抒情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朗诵、音乐等形式加以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反复吟咏的方式使学生体会《诗经·关雎》强烈的音乐性。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重章叠句、反复吟咏的形式可以舒缓情感的传达,完整表达爱慕思念的全过程。
3.利用微课翻转课堂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教的环节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外,在学生学的过程中也要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或者推荐微课资源,让学生在第一课堂之余自主学习知识。将从前单一的课堂学习内容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使其能够灵活利用个人的课外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课后讨论主题,一方面能够体现单元课程内容的重点,另一方面便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将班级分为若干讨论小组,形成一个个教学小团队。每组选择一个讨论题目,通过自学知识和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等进行资料收集,然后制作成微课,以课堂展示等方式展现本小组对所讨论问题的认识。这不仅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此环节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所设计的课堂讨论题目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且发挥个人所长。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题目时兼顾多方面因素。既要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理解,又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充分认识;既要对所讲内容的精华进行提炼概括,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微课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能够有效加强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
在微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微课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應用,一方面使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发展,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微课资源拓展了知识范围和教学范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跨时间、跨地域被重复利用,使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价值大大提升。
2.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作为一种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可供学生根据个体需要主动学习知识点,各取所需,从而使课堂教学“一刀切”的模式有所改变,更富有个体化特征。学生讨论的微课化形式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积极自觉地学习。微课的制作过程也会让学生从传统课堂“听众”的角色转变为“创作者”的角色,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积极发挥学生的特长与能力,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3.就授课方式而言,注重点、线、面的结合
微课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使授课方式将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体系讲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知识点为重点的微课教学。在兼顾课程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难点知识教学时间上的倾斜,以对重点内容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运用,以细微处切入的方式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明确地认识这门课程。真正做到学有所得,而不是下了课堂、合上课本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微课应用于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另一方面能够促使教师转换思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与表现力,用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加快古代文学这门传统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华书局,1981。
[2]石中英:《知识转型和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刘冬、李胃胜:《地方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高教学刊》2018年第20期。
[4]张小侠:《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教学刊》2018年第21期。
[5]曹翠、郑磊:《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文学教育》(上)2018年第10期。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