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九省流通券长春本票的票面设计及版别研究
2019-10-08石玥
石 玥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8)
吉林省区域内在解放战争时期使用的货币主要包含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在国统区使用的东北九省流通券以及共产党主导发行的在解放区使用的各类地方流通券。而在东北九省流通券中,有一种特殊的品类,也是历史上的奇葩,那就是在1948年5月到10月期间仅在长春地区流通使用的东北九省流通券长春本票。[1]称其特殊,主要是因为本票作为银行签发的,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本身是不具备流通货币的职能的,且长春本票作为本票的职能在1948年5月之前也是一直存在并使用的,但是自从5月中旬解放军包围长春后,国民党统治下的长春却将其作为流通货币进行日常使用,可谓历史罕见。长春本票作为货币的使用也随着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的步伐而退出历史舞台。
一、长春本票作为货币的发行背景及通胀
(一)长春本票作为货币的发行背景
随着解放战争战火的蔓延,国民党被迫进入战略防御阶段,1948年3月11日,其军队由吉林市撤到长春市,共产党10万大军开展了最后的合围与袭击,采用围困长春的策略,“不让一粒粮、一根草进入长春市内”。不但在陆地上把长春市周围25公里内设为封锁地带,将长春变成孤城,而且通过占领机场及猛烈炮火袭击空投飞机的形式,将国民党军队空中运输线趋于切断。通过陆地和空中的配合,将城内10万守敌置于绝境,城内粮食、蔬菜、燃料等一切生活资料无法得到接济。
(二)长春本票的发行与保证金
1948年3月到5月中旬,由于守敌军用物资的供给需求及城内物资的愈发短缺,长春市的物价水平飞涨,货币不断贬值,在物资与钱财无法运达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开始逐步使用东北九省流通券的中央银行本票进行日常物资的支取用度。最初利用的是中央银行长春分行库有的本票,由银行员工手工填写面值后进行使用。4月23日开始,中央银行长春分行委托东北生产管理局造纸印刷公司印制固定面额的本票,从面值拾万元,到壹佰万元、贰佰万元、伍佰万、壹仟万元,印制数额分别为1 000亿元。五月中旬后,长春本票彻底以流通现钞的形式开始了流通,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货币。[2]
物价飞涨的速度是不可企及的,单纯的印刷本票已经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于是印制定额本票与手写不定额本票同时进行。印制定额本票的面值于是从壹仟万元又涨到叁仟万元、伍仟万元,最后增至壹亿贰仟万元、壹亿捌仟万元、甚至贰亿肆仟万元、叁亿元(后两种印刷后未来得及发行即退出历史舞台)。而手写的不定额本票是由中央银行长春分行70名员工不舍昼夜手工赶制出来的,每天6 000亿元。不额定本票的面值更是众多,从最开始的伍拾万元、壹佰万元……伍佰万元、壹仟万元、贰仟万元、叁仟万元、伍仟万元到后来的壹亿元、贰亿元……拾亿元、贰拾亿元、贰拾伍亿元、伍拾亿元、壹佰亿元、贰佰亿元。目前已发现的手工填写的最高面额高达贰佰亿元(图1),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也创下了中国金融货币历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记录。
这些本票虽然原计划由一万两黄金作为发行准备,但是没有付出实践,也就是说,这些大量的巨额本票是在没有任何保证金的情况下发行使用的。其发行总额无法估量,发行张数无从记录,单从中央银行委托的两家空白本票印制厂商7月6日及7月21日的明细单来看,印制量就高达15万张。[3]
(三)长春本票带来的通货膨胀
长春地区出现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实属罕见,常常出现这边刚刚印刷完本票,那边的物价又涨了的情况,粮食价格和蔬菜价格每天急速飞涨。以高粱米的价格为例,3月份每斤一千元,6月1日每斤3万元,6月底每斤就几十万元了,7月以后高粱米50万元一斤,8月份变成每斤两千五百万,9月下旬每斤亿元,10月中旬长春解放前夕,涨到每斤两亿五千万元到三亿元。[4-5]这上万倍甚至几十万倍的通货膨胀不但给敌军的粮饷供给带来困难,也给城中的百姓带来沉重的苦难。
图1 东北九省流通券长春本票贰佰亿元整票字第184号
二、长春本票的票面样式及防伪设计
(一)长春本票的种类及样式
学界至今为止对于长春本票的种类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是可以根据现有发现实物的情况,分别按照字体形式、票券颜色、票料来源进行大体分类。按照字体形式可以分为定额版(印刷版)与非定额版(手写版);按照票券颜色可以分为蓝色、绿色和棕色等,其中蓝色框的居多,绿色框的较少;按照票料来源可以分为中央银行本票票券、长春市银行本票、其他行本票票料等。
长春本票的基本样式可见图1,由票料及填写(印刷)部分组成:
1.票料设计。非定额手写版票面由四周的蓝色或绿色花纹及中部的淡绿色国民党国徽底纹及“中央银行本票”字样组成。票面上部印有“中央银行本票”字样,右侧竖版“凭票即付”字样;定额版票面有些与非定额版一致,有些票面四周花纹不同且颜色为紫色或棕色,票面中间底纹为类似纯色的淡淡背景及“中央银行本票”底纹。
图2 长春本票玖仟玖佰陆拾万元整非定额手写版绿色版
图3 长春本票壹亿捌仟万元整定额版
2.票面填写(印刷)部分。无论定额版还是非定额版本票,票面右侧皆为本票的字段及字号,如“支字第68291號”“良字第六〇六八號”“委字第1000號”“春字第一七五五號”等。票面中部竖版印刷或填写本票的金额,如印刷“东北流通券壹億捌仟萬圆整”,加盖“东北流通券”蓝色印章并手写“玖仟玖佰陆拾萬元整”等(图2、图3)。票面左侧为日期,如“中华民国37年7月13日”“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六日”“中华民国卅七年五月卅一日”等。票面最左侧边缘空白处有骑缝章及字号字段的文字,是与本票存根连接的地方。
3.票幅大小。长春本票的规格众多,定额本票以175mm*80mm的为主,也有长度170—230mm左右、宽度在80—100mm左右的各种票幅。非定额的本票偏大于定额本票,以195mm*90mm居多,也有长度在180—210mm左右、宽度在90—110mm左右的各种票幅。[6]
(二)长春本票的防伪设计
作为流行现钞的发行,长春本票在制作过程中也融入了防伪的意识和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防伪设计:
1.印章和签名章。定额版的印章和签名章有两位,分别是当时的代理经理毕相宸和代理襄理兼会计系系长蒋墨田;非定额版的印章和签名章也有两位,但是不是唯一固定的,出现了四种搭配形式,有襄理蒋墨田与营业系系长徐厚善的,有经理毕相宸与营业系系长徐厚善的,有襄理蒋墨田与出纳系系长韩景豐的,有经理毕相宸与出纳系系长韩景豐的。其中毕相宸的签名章比较特殊,它是一个“木宸”的组合字(图1、图3),即由“相”中的木字旁与“宸”进行组合而成。蒋墨田的签名章为单独一个“蒋”字,其他两位的签名章为全名。
2.打孔防伪。有些不定额本票上出现了利用打拨器在票面上进行打孔使得票面具有凸凹感的防伪设计,打的孔是具有规则的小细孔,打孔的位置在票面正中央竖版红色印章区域。(图4)
图4 打拨器打孔防伪的长春本票及局部放大图
3.票面数字之间的关系。票面上涉及到数字的部分,包括字段票号及日期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加减乘除法的关系,起到互相核对的防伪作用。
三、基于实物的本票发行时间及字段票号考证
东北九省流通券长春本票作为现钞流行到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为止,在半年的时间中,本票集中发行的时间从5月份开始,具体发行的日期可以说涵盖了每一天。
由于大量的本票都是手写等原因,出现了千差万别的版本与品种,所以根据字段票号进行分类成了一种可行的方式。
以下根据东北亚金融博物馆部分馆藏本票情况进行统计分类,将定额本票与非定额本票的面额、发行时间、字段票号、签名签章人、颜色等情况进行梳理。
(一)基于实物的定额本票的信息考证
基于实物样本,将定额本票做以统计。其中签名签章人都是当时的代理经理毕相宸和代理襄理兼会记系系长蒋墨田。字号除了以下冠字(存、厚、全、款、项、相、豐、發、支)以外,见于市面的字段还包括“钞”“长”以及英文字母大写“E”等。
表1中出现的两张改值券是在券面上直接划掉原面额并红色印章加盖新的面额而制作的,改值券是在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废除法币,发行金圆券,并规定东北九省流通券(含长春本票)与金圆券的比例为30万元兑1元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为了统计上报总行,改成能被3整除的面额方便折算而出现的。
表1 中央银行长春分行定额本票
通过分析表1的实物样本数据可见三点:
第一、样本中的定额本票多出现于围困长春的中后期;
第二、字段中出现了一些良好寓意的字段,如“豐”“發”“厚”“全”等;
第三、各冠字段的票号在四位数到六位数之间,这与该字段的本票发行量不无联系,可一定程度上预估发行数量及发行总额的巨额数字。
(二)基于实物的非定额本票的信息考证
基于实物样本,将非定额本票做以统计。这里的签名签章人出现了四位,除了毕相宸与蒋墨田以外,还有徐厚善、韩景豊二人,四人在本票上交叉出现。非定额本票的字段只有四种,分别为春、委、良、票四字。以下表2表3即以“春”字段及“委”字段为例,进行非定额本票的发行时间及发行量等情况的信息考证。
表2为“春”字段的22张本票,票面颜色都是蓝色。具体的发行时间及字段票号情况如下:
表2 中央银行长春分行“春”字号非定额本票
通过分析表2的实物样本数据可见三点:
第一、春字号的票段大部分由蒋墨田及徐厚善签发;
第二、从5月14日到6月30日的春字号票段随着时间推移,四位票号从“一三”开头,逐步变成了“一七”开头。也可推测这一阶段的非定额本票的制作量并不甚大;
第三、有的面额不是以“整万元”“整亿元”存在的,面额可以是有零有整的数字,如434.71万元。
表3为“委”字段的23张本票,票面颜色前期为蓝色,后期都是绿色。具体的发行时间及字段票号情况如下:
表3 中央银行长春分行“委”字号非定额本票
通过分析表3的实物样本数据可见五点情况及分析结论:
第一,委字号的票段签名由四人完成,共四种组合,即毕相宸与韩景豊、毕相宸与徐厚善、蒋墨田与韩景豊、蒋墨田与徐厚善;
第二,票面花纹颜色初期为蓝色,后全部为绿色。在所有本票中绿色的比例较少较珍贵,但是委字号的绿色本票却较多;
第三,样本中,从7月3日到8月3日的委字号票段随着时间推移,票号从一位数“2”,逐步变成了五位数“90482”,可见发行的本票数量较之前的春字段数量剧增,货币面值也较前一阶段整体升高;
第四,货币发行额估算。九万余张的非定额本票,在一个月内完成,如果按照平均来看,每天至少要完成3 000张本票的制作。如果以23个样本为例进行模拟估算,可得平均面额数据为5 100万元,那么在1948年7月初到8月初期间,每天非定额本票仅委字号票段的货币发行额度就高达1 500亿元,或者说在这一个月中非定额本票仅委字号票段的货币发行总额的估算值可高达45 000亿元。
第五,由此可见,样本中发行委字号非定额本票期间(7月初—8月份)的货币发行额较前一阶段春字号的非定额本票(5月中旬—6月底)的发行额出现了激增。虽然6—7月间也有其他本票发行,如“良”字段本票,但是单从春字号及委字号的比较也可对货币发行额的变化略窥一二,这也与本文之前探讨的当时长春的通货膨胀水平的剧增变化情况得到了相互的印证。
通过基于长春本票实物样本的考证,我们可以瞥见长春本票随时间推移发行趋势的变化及其对当时的物价及经济状况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当时国民党政府无保证金前提下滥发货币、给民众带来深重苦难的生动写照,也是长春解放脚步逐渐临近,胜利号角即将吹响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