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析
2019-10-08徐康泰李江飞冯学洋刘纵宇王秀梅郑思萍聂帅帅
徐康泰,李江飞,冯学洋,刘纵宇,王秀梅,郑思萍,聂帅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a.教务处;b.热能工程系;c.外语与旅游系;d.人事处,河北 承德 067000)
信息化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中提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2009年潘穗雄[2]等人完成数字化资源与移动学习的整合策略,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2013年谢忠新[3]等人完成了移动终端课堂教学评价与指导的设计,对移动终端与教学教改的结合作出初步定义;2015年林书兵[4]等人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发展情况,指明信息化对教育模式构建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一般规律;2017年高秀峰[5]等人根据构建主义原理,分析了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设计方法;。但是,相关学者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对技术与教育整合符号化,笔者将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技术,分析其与课程整合的核心要素与案例分析,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
1.1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一场信息革命,正在向纵深发展[4]。信息化技术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并延伸到人类的脑力劳动,使得时间与空间模糊化,并最终取消时间本身。用教育信息化改变教育形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创新发展。信息技术将从三个方面对教育带来革新:其一,信息技术在教育内部变革,教育工作者在机构内部进行改变;其二,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大规模普及,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信息化课改的推进发展;其三,信息技术影响教学环境与教育教学系统,带来整体教学变革。所以信息技术的出现将首先被动的改变高校教学中的表象形式,并逐步使学生、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技术手段得到提升,最终在对教育个体与整体造成根本性的变化,并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2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现状
经济层面的获利者将是技术的倡导者,发展初期的教育工作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目前教师仍旧无法成为技术的主动使用者,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倡导者提供的宣传与实际教学环境相差太大,在学校提供的固有时间、空间中,无法完全发挥技术的优势;第二,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足,教师培训与硬件条件仍然不足;第三,教师个体对信息化教学观念的差异性,成为信息化技术全面推行的障碍。目前,信息技术还是难以与课程完全整合,其是一个关于社会环境、教学环境、技术手段、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复杂的问题,其本身也具备复杂的特性。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始终是一个“用什么”,“如何用”,“做什么”的过程[6],国内外研究较多,但是研究内容和视角单一。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显得是一种不被思考的标签,而必要性和重要性难以言喻。其实 “超越信息时代的理想主义,更需要有理解教育改革和技术的历史和理论基础[7]。”
1.3 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本质
坦福大学拉里库班教授[8]认为,教育与技术之间是一种“变化无常的浪漫”,这种浪漫的化学碰撞掌握在教育的实施者身上。胡伯和瑞拜[9]提出,整合具备的五个层次:熟悉、使用、整合、重新定位、革新。整合的初期技术将作为工具,而整合的最终目的将是将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逐步消失在教学过程,体现出它的价值理性与认知理性,而带来新的教学设计与理念,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乔纳森的《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11]不再关注浅显字面上的重要性,而将技术与教育整合运用实施。所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将体现在内在的融合与实践活动中,将是一种方式与认知的革新;其目标将学生的主动学习。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素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个体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的共同作用。笔者具体从学习动机、学生投入、学习环境与学习评价等四个方面完成信息技术的整合相关核心要素分析,研究要素与整合间的关系以及要素间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整合: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将实现整合的目标。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学习动机的产出需要三个重要的支持:第一,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逐步实现初级目标、中级目标与高级目标。初级目标需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与成就感,中级目标需要学生完成相关的课程与素质要求,高级目标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第二,知识的运用,动力的产生来自于知识带来的现实效应,知识的运用将有助于学习动力的产生与强化;第三,自我价值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带给学生价值的实现,将有助于整合目标的实现。2)学生投入与整合:马斯洛的人类发展需求理论[12]说明,动机与投入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自我决定、他人认同与自我效能将决定个体的投入程度,也将产生个体的学生动机。投入的层次包括行为投入与情感投入,而为什么现阶段学校方面加强学习教育,但学生的投入程度缺呈现降低的趋势?原因就在于我国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投入,忽视了情感投入的本质。科学化的引导与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学习投入。3)学习环境与整合:学习环境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从而实现整合的目标。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环境将成为可控因素,需要教育工作者围绕学习主体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将从环境、工具、资源、支架四个方面完成符合“以学生为中心”[13]的设计。学习过程需要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环境需要教育者的用心设计,这个过程将是不断进行学习个体与社会、学校、教师的之间的动态协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学生的学习投入。信息技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的多元化手段,这就是现代提出的构建主义。《剑桥学习科学手册》[14]中提出:“假如不在学习科学的基础之上重塑学校,其他基于这一基础设计的学习环境将会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将更多地跨越校园围墙发生——在图书馆、博物馆、课后俱乐部、在线虚拟学校或是在家里”实现。4)学习评价与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质是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将实现其全面发展。多元化的技术手段也迫使学习评价发生改变,学习评价[15]将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和价值的认知,这也将增强学生的学习潜能。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分析
怀特海[16]界定教育的韵律特性是,“浪漫”、“精确”、“概括”。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学习环境,让学习主体以一种浪漫的形式介入,并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科的内容和细节,最终以自己的认知对整体进行概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环境的设计,包含课上与课下文化、资源、活动的设计。信息技术同时提供给教师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权利,实现学生独立发展。
利用移动教学终端“墨云班课”[17]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学习环境,满足怀特海界定的三大教育层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主导学习环境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投入程度,实现过程化学习评价,完成学生自主学习和多样化培养。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某高校机械制造学生,利用蓝墨云完成6次课程的讲授,共上传资源61次,开展活动27次。之后,制定调研表,进行移动终端教学效果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全班共回收问卷91份)。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移动教学终端蓝墨云的教学形式基本满意,且学习投入与课堂氛围明显增强。
表1 移动教学终端教学情况
4 总结
1)信息技术首先在教育内部变革,而后需要在教育工作者中的大规模普及,最后影响教学环境与教育教学系统,带来整体教学变革;现阶段教师仍旧无法成为技术的主动使用者。
2)教育与技术之间是一种“变化无常的浪漫”,整合具备的五个层次:熟悉、使用、整合、重新定位、革新。整合的最终目的将是将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逐步消失在教学过程,体现出它的价值理性与认知理性,而带来新的教学设计与理念,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
3)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学习动机的产出需要明确的学习目标、知识的运用,自我价值的实现三方面的支持;科学化的引导与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学习投入;学习环境将从环境、工具、资源、支架四个方面完成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学习评价将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
4)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学习环境,让学习主体以一种浪漫的形式介入,并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科的内容和细节,最终以自己的认知对整体进行概括;利用移动教学终端“墨云班课”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