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扎碾 绿色先行
2019-10-08文|
文|
理念的先进是最大的绿色,如何让公路工程如同花草树木一般自然地融入环境中,并将工程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是绿色公路建设的重要目标。扎龙沟至碾伯镇公路(简称“扎碾公路”)位于青海省海东市,起点位于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互助县扎隆口,终点位于乐都区碾伯镇,是青海省六盘山片区的重点交通扶贫项目,也是海东市旅游环线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扎碾公路作为青海省省级绿色公路试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直秉承绿色理念,将生态保护和低碳集约贯彻到公路建设的全过程。
绿色理念
扎碾公路全长57.25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至80公里,其中有48.2公里路段穿越或临近上北山省级森林公园和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区,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成为建设者时刻绷紧的一根弦。
本着“发展绿色交通,建设生态环保公路,推进生态立省”的方针和秉承“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等管理理念,扎碾公路在建设时坚持以“最大努力的保护、最小限度的破坏,最大能力的投入,最大程度的恢复”为原则,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的自然山水、森林资源优势,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的同时,着力打造生态秀美的旅游长廊,通过构建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体系,将扎碾公路打造成一条集绿色、生态、低碳、旅游于一体的示范公路。
扎碾公路施工工棚、拌和场等因地制宜选址,利用河道、路基用地、林木稀疏地搭建,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
绿色设计
多次踏勘,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由于扎碾公路穿过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青海省省级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了做好沿线的生态保护,青海省建管局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及林业部门多次到现场调查路线走向、工程内容、林木密度,调改路线,设计出多个方案,选择对环保生态最有利的线位,结合实际地形,调整设计思路,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并多次组织专家优化线路方案,尽可能减少林地占用和林木砍伐。
落实责任,注重环保专项设计。按照青海省交通运输厅、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的通知》《项目环评报告》《水土保护方案》等文件要求加强环保专项设计,编制《生态示范专题报告》,对涉及影响生态环保的工程采取“以桥代路”“涵洞改桥梁”等新措施,使各项环保措施从设计、施工、运营阶段都落实到位。
积极创新,开展生态景观专题研究。在绿色公路建设中重视路域生态恢复和旅游景观设计,联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开展青海高原观光主题型风景道的生态保护与景观融合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景观主题分段、旅游服务设施设计、绿化植物选择与隧道洞口生态修复等内容展开分析,结合6处示范工程的设计,在提升公路沿线景观质量、文化内涵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保护沿线敏感的生态环境。
施工便道实现永临结合,避开树木茂密区域,沿河道布设,尽量减少新的开挖和占用,旱季施工期间,适时洒水以减轻扬尘污染。
全线统筹,最大程度集约节约。以推进模块化建设为方向,深入推广标准化设计,鼓励构件设计标准化和通用化。推进施工标准化,在施工场站建设规范化、驻地建设实用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着力推进施工工艺标准化。在设计阶段对沿线的古树和大树做好保护,尽量保留沿线原生古柏作为中央隔离带绿化植物,并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土石方平衡和隧道弃渣的综合利用。
绿色管理
高度重视,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按照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推进绿色公路试点项目建设,加强示范引领作用的总体要求,2016年11月青海省成立了建管局绿色公路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并将扎碾公路作为绿色公路示范项目建设。
绿色先行,组建施工环保小组。施工前及时组建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以项目办主任为组长,项目经理担任组员的形式,要求各标段相应成立环境保护小组,并签订环保责任书,确保施工过程中绿色理念和要求得到贯彻实施。
加强宣传,牢固树立绿色理念。在施工单位进场时发放环保指南,张贴环保宣传牌,全面宣贯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深入理解设计文件中绿色公路建设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要求,树立全员绿色施工意识。
绿色成效
路线优化,节约占地伐木。扎碾公路优化改善路线平纵线形,先后调整了26公里路线,占设计里程的51%,是青海省公路建设史上调整线位最多的一段。2015年11月路线优化完成后,路线缩短108米,增加2座桥梁共687米,减少林地占用16.2万平方米,保留树木67832棵,减少防护排水25649立方米,少拆迁房屋15平方米,优化后工程减少费用约2300万元。
以桥代路,用隧道降坡度。在达坂山隧道出口路段,将原来的高填方路基设计方案,改变为新建两座687米的大桥,从而避免了对两侧山体的大面积开挖;为达到公路纵坡不超标的要求,该项目在达坂山增加了“Ω”(欧米伽)隧道,延长了路线长度,降低了道路的纵坡。该隧道长2734米,平面线形为“Ω”,是西北五省第一座“Ω”型隧道。
永临结合,变废为宝。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临时工程和临时设施,注重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使用废渣造田造林、积极应用节水、节材施工工艺,推进废旧沥青、弃渣等废弃物有效再生循环利用,推广永临工程相结合。
低碳节约,降低能耗。在有效控制投资的前提下,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使用符合“国标”的节能产品,在服务区、管养设施及施工中的各种机械设备上选用能耗低、功效高、工艺先进的机械设备,体现低碳、环保、节能;优化施工组织,降低施工能耗;在治超站、养护工区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量子能电锅炉、风光互补式庭院灯、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的应用;在隧道建设时积极采用节能通风、LED节能灯、弃渣的循环利用等低碳节能减排技术。
生态修复,景观融合。扎碾公路以乡土植物为主,对公路沿线挡墙、分离式路基、桥梁墩柱等进行绿化设计;同时对沿线裸露部位植树、种草、种花,截止到目前,扎碾公路沿线共植树17万余棵,植草面积约20万平方米,种花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此全线共增加1494万元左右的绿化费用。同时,以当地人文为契机,对沿线多数挡土墙、视野内的高大桥墩、隧道洞门等开展喷绘和彩绘设计,进行美化和柔化处理,将文化和地域元素融入设计中,并对隧道洞口仰坡开展无痕化生态修复。
品质提升,功能拓展。扎碾公路作为海东市重要的旅游公路环线,建设时充分考虑了自驾游人群的特征,结合沿线自然风光和工程特点,积极拓展和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利用弃渣场打造了览山亭观景台和古柏观景台;利用隧道弃渣及土地资源,在沿线灵活设置了42处停车港湾;利用拌和站撤场后的场地修建了交通文化广场,同时结合扎龙口村的空地修建了土族文化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