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翻转课堂的策略

2019-10-07黄蔚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越来越多教师采用这一模式,出现了一些不能充分发挥翻转课堂优势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策略,以期提升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信息化。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有效性;学生为中心

【作者简介】黄蔚(1994.11-),女,安徽亳州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面临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規划(2011-2020年)》明确将“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在这一背景下,在线学习平台蓬勃发展,各类优质资源应接不暇,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给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带来冲击,促使教学方式向协作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转变。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颠倒,实现深度学习、聚焦问题解决、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受到很多教师的支持和欢迎。

一、翻转课堂未能有效应用的原因

大学英语教学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转变思想,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翻转课堂逐渐得到广泛采用,然而在许多情况下,翻转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能得到充分调动,翻转课堂的优势也未能有效发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应当承担主要责任。首先,一些教师在实施前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不够深入,不理解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认为翻转课堂只是把学习材料提前发给学生,督促学生完成,课上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知识的内化就能自然发生。不可否认,布置好学习内容是课前的主要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但却无法达到最终目的。实际上,“只有知识传授的提前发生与知识内化的真正实现才能落实翻转课堂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监控学习效果,创新教学方式,如此才能确保课前知识的有效传递,课上的有效内化。其次,许多教师亟须转变观念。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和变革。“人们在新事物面前总有保持传统的惯性,当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时,经常被加到原来的设计之中,使之适于课堂的实践与局限”。教师不应纸上口上谈创新,而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跳出传统的教学流程和框架,这才是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

另外一方面则在于学生。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只需被动吸收知识即可,课前预习也不用花太多功夫。而翻转课堂则要求学生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积累,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对于适应了十几年传统教学的学生来说,无疑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有些同学会产生消极情绪,不愿意配合教学,积极性不高。此外,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翻转课堂中,课前的学习直接决定课上的内化效果。而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反映在家看视频课时很难保持动力,而且经常因为快进而错过了预习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

二、提高翻转课堂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课前:目标导向。外语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认为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和目标,输入是完成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4]。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要想成功完成教师的产出任务,课前的输入至关重要。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则是以目标为导向,让学生认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明确每次学习即将得到的收获,这样才会对学习产生期待,主动地为了提升自己而努力。因此教师可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翻转课堂理念。为消除学生对翻转课堂这一新兴教学方式的抵触情绪,教师在进行翻转之前,需要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的内容,为什么翻转,怎样翻转,以及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具有哪些优势。当学生看到翻转课堂可以带给他们的益处,就会为了这一美好前景努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2)设置课前测试。在布置学习材料之前,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标准化测试,发放问卷,或者直接在课上提问,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对于学习内容的期待,从而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优化教学手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另外也能让学生对自己当前的水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有利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高效地完成教师接下来布置的各项学习内容。

(3)提供自主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任务清单的主要作用是指引,使学生自主学习前,对所学的内容,方法有大概的了解,并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各项任务。另一方面,任务单不应是简单的任务罗列,也需要明确通过每项任务,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或锻炼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目标,会更积极地投入。

(4)测验学习成果。为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还应设计各种测试。测试可以设置在自主学习中,例如插在微课中,或者自主学习的末尾。测试的结果既有利于学生自己查漏补缺,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5)提供在线支持和反馈。教师应当采取线上交互平台,一方面方便答疑解惑,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反馈,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实时监督。

2.课上:激发兴趣。要实现课堂上知识最大限度地内化,必须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加运用的机会。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1)内容难度适中。在设计课上的活动和任务时,难度过大或过低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利影响。根据Krashen的输入理论,当语言学习者接触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进,而他又能把留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i 为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为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5]。因此,根据课前的测试结构和线上跟踪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当前的水平已有全面的把握,在随后的课程设计中,应当采用难度比现有水平稍大的材料,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

(2)设置现实情境。在《用教育技术支持教育改革》的报告中,B.Means等人提出让学生在本真(Authentic)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任务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而本真问题指的就是源于生活情景的真实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和能力,设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更乐意参与其中。

(3)创新课堂活动。除了最常采用的PPT展示,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比赛、戏剧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新鲜有趣的方式,作为日常教学方式的调味品,增加新鲜感。

3.課后:深化总结。课后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总结课上的内容,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内化,有利于更系统更牢固地建构知识体系。基于这一目的,教师可以设置多种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总结。设置课后测试是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将课后测试结果与课前测试结果进行比照和分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评估教学效果是否理想。此外,教师也可发放问卷,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评估自己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学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教师不断优化设计,取得更好的效果。

翻转课堂的兴起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课前、课上、课后三方面着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2]戴维·H·乔纳森(David H. Jonassen),任友群译,郑太年.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3-12.

[5]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1981.

猜你喜欢

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高校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探究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