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地名通名的类别划分及翻译研究

2019-10-07孙琪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类别翻译

【摘要】地名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展示,并且在通名部分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以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据,就北京市地名通名的不同类别及翻译进行探讨。

【关键词】通名;类别;翻译

【作者简介】孙琪,北京语言大学。

一、地名通名的类别划分

地名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的历史变迁。由于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从古沿袭至今的地名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北京特有的文化概念,并且在通名部分得到很好的体现。首先笔者以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据,将地名通名划分为三大类。

1.历史通名。历史通名一般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地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通名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类:

(1)以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为划分依据。北京市地名通名中很多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命名依据的,这些通名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地理情况。以“亮马河”为例,它原本是老北京东直门外的一条小河,因为早年间来京客商的马车队来到这里,都要在这条河里为马匹洗刷。久而久之,这条河就被称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新中国成立后原先的亮马河得以整治,现如今的亮马河早已不是原先的那条小河了,而是发展成为一片现代化建设的区域,不过该名称得以继续沿用。

(2)以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名胜古迹、古代居民地名称为划分依据。这类通名包括里、坟、村、庄、宫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历史的沉淀。以“公主坟”为例,当年在这里曾经埋葬了一位公主,并且因此而得名。只不过后来由于城市的扩建以及交通和商业设施的建设,公主坟被挖掘并且建成现代化的贸易中心。

2.现今通名。北京市地名中的现今通名产生的年代比较短,因此其中涉及的历史文化因素较少。现今通名也可以细分为两小类:

(1)以交通要素名称为划分依据。这类通名通常包括路、街、大街、路口等。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街道数量也迅速增加。因此该类别的地名通名越来越多,这些通名明确体现出地名的所属类别。以“路”和“街”为例,虽然二者都指的是道路,但在标记地名所属类别时仍然有所差别。前者一般指的是较宽且以通行为主的道路,而后者则一般兼具商业功能且较为繁华。

(2)以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企事业单位、城市居民地名称为划分依据。这一类通名通常包括地铁站、机场、公园、小区等。这些地方都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商业聚集区和居民住宅区,除了地理指称意义外,绝大多数还具有经济意义、商业意义或是其他重要意义。以“北京站”为例,它地处北京市东城区,在北京西站建成之前一直是北京最重要并且全中国客流量最大的车站。北京站是北京的一处标志性建筑,用该建筑物名称作为地名具有很强的指示功能, 并且其通名也很好地对地理实体做出区别。

3.历史现今通名。有的通名既可以用在历史地名里,也可以用在现今地名中,下面就以通名“桥”为例进行说明。

“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在此曾经发生过著名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因此该桥不单单只是一座桥,更是中国八百多年以来历史的见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韵味。除了古桥以外,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建立了许多的立交桥,比方说“学院桥”,这时的通名“桥”起的主要就是标记地名所属类别的作用,其中并没有太多的历史文化含义。

二、地名通名部分的翻译

1.英译拼音化。关于地名通名的翻译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其中涉及的历史文化因素以及通名在区分实体类别属性方面的强弱。接下来笔者将对上述三种类别的通名的翻译进行详细讨论。

笔者认为,现今通名应该全部进行英译。首先以交通要素名称为划分依据的现今通名大多都能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特征,其类别属性区分意义较强,对外国游客正确认识地名类别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改写地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外国游客,如果将这些通名译成拼音,他们就无法直观地了解该地名的所属类别。考虑到这一点,该类通名应该采取英译的方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地名的功能性作用。并且为了遵循简洁性原则,以交通要素名称划分的通名全部写成英文简写形式。以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企事业单位以及城市居民地名称为划分依据的现今通名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商业功能,或是经济文化功能,并且很多实体本身已经有固定的英文翻译可供借用。如果将这些通名拼音化,会使得地名和建筑实体的标识不一致,给外国友人找路增添麻烦。因此这类通名也应该采用英译的方法。

关于历史通名的翻译则需要我们重点注意。众所周知,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因此有很多以名胜古迹命名的地名,这些都是老北京多年来历史文化的沉淀。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扩建,很多历史古迹都已经遭到破坏甚至是消失,但至今仍然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并且其名称得以继续沿用。还有些具有地名意义的古建筑,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想要用英文将这些地名中的文化因素准确地翻译出来难度较大,并且很容易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

以通名“胡同”为例,它指的是宽度很窄的步行小巷,在北方地区的地名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北京地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扩建,很多原本的胡同都得到修改扩建甚至是消失。比如说“灵境胡同”,有很多到北京游玩的旅客在去灵境胡同前都以为那是条曲折幽深的小胡同,到了那儿却觉得只是条普通的现代化大街。这是由于城镇化的扩建,导致灵境胡同成为一条现代化街道,只不过牌子上仍然写着灵境胡同。通名的最大特点就是区别地理实体特征,但这一类的通名基本已经丧失指示功能,其中所传达的地理信息也很少。如果我们此时将胡同英译,不但意义不大,甚至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当他们兴冲冲地想去欣赏北京的老胡同,结果却看到一条现代化大街时,也许会感到失望。此外即便要将“胡同”英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该词富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中我们不能够找到十分精确的对应词。如果英译的话,很有可能將其中的寓意丢失,从而导致文化流失,无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对于这类通名的翻译,我们不能够做字面上的翻译,最好还是用拼音进行改写。

对于既可以用在历史地名里,也可以用在现今地名中的通名的翻译,应该视具体情况进行翻译。对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的通名应该译成拼音,而对于起标记地名所属类别作用的通名则应该英译。

在对通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除了英译拼音化这一点需要注意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接下来,笔者将就这些特殊情况给出合适的翻译方法。

2.通名部分缺失。北京市的地名标识语有的没有通名部分,仅仅由专名构成,比方说:国贸。但是该地名的地点指示性很强,因此即便没有加上通名区分地理实体类别,也不会给路人造成任何误解。但也有些地名明明只是由专名构成,但从字面上看却好像有通名。比如说:高碑店,实际上它指的是“高碑店村”。高碑店村曾经只是个普通的小村庄,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京郊知名的民俗文化旅游点。“店”可以作为地名通名,但在这里已经固化为专名的一部分,没有起到通名的作用。对于将通名部分省略的地名,在翻译时应该视具体情况进行补译。对于即便没有加上通名区分地理实体类别,也不会造成任何误解的地名,可以直接翻译其专名部分。但是对于没有通名部分就容易造成误解的地名,不能单单从地名表面进行区分,而是应该把实际实体所指的通名补上,从而确保地名的准确性。

3.通名叠加使用。有些地名从结构上看好像有两个通名,例如说:金家村桥、菜户营桥。其中的“村、营”都可以作为通名来区分类别属性,但在这些地名中却已经固化为专名的一部分,因此并不是真正的通名。对于看似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通名的地名,我们要对地名的来源以及所指实体个体及属性进行详细的考察,准确判断原本地理实体的通名究竟是哪个,然后再进行准确的译写,避免给路人造成任何误解。

4.通名不符合地理实体性质。通名是用来区分类别的,按理说应该要和地理实体的性质相符合,但实际上北京市有些地名却是用另一种类别的通名作为本地名的通名,这往往会造成歧义,甚至是给路人造成困扰。以“公主坟”为例,其通名“坟”指的是埋死人的坟墓,但实际上这儿的坟墓早就被挖掘了,现在该地名指示的是一所居民住宅地,因此其通名在这儿实际上是居民地的通名。对于类似这种用另一种类别的通名作为本地名通名的地名,应该采用拼音化的改写方式,从而避免外国友人在认路时造成困扰。

三、结论

本文以地名通名部分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据,对北京市地名通名进行了类别划分,并且就不同类别的通名的翻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从而进一步增进了对北京文化和历史变迁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李萌.哈尔滨市街道名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張帅,李昊翼.济宁街道名称探源[J].山西建筑,2009.

猜你喜欢

类别翻译
坊茨即景
一起去图书馆吧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简析基于概率预测的网络数学模型建构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选相纸 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