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主流媒体经济新闻英语版文本模糊语研究

2019-10-07陈扬昌凯君李芸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8期

陈扬 昌凯君 李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紧密了。在这种背景之下,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为了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在新闻中应该要重视词汇模糊的作用。尤其是在英语经济新闻中,信息的传播不仅受语言的使用规律影响,而且还会受到语言的类别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之下,很多人都认为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可能与新闻特征背道而驰,新闻应该保持现实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文章就此现状出发,探讨了模糊语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以期获得好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中国主流媒体;经济新闻英语版;模糊语研究

【作者简介】陈扬,昌凯君,李芸,湖北理工学院。

【基金项目】1.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基于语料库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外交新闻的批评话语分析(编号:19Y121);2.2018-2020,湖北理工学院科研项目: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党政外宣文本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顺应性研究,项目(编号:18xjr06);3.湖北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模态视阈下大学英语听说素质拓展学习体系的研究与构建(编号:2018GB067)。

一、引言

经济新闻包含经济发展形势、政策法规、经济数据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的对外经济文本必须要进行一定的规范。这种规范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发展的交流接轨,能够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中国的主流媒体机构

CGTN是一个24小时英语新闻频道,包括新闻广播,深度报道、评论节目和专题报道。它在世界范围内给所有的会讲外语的人们提供新闻内容,包括海外华人和在中国讲英语的人。《中国日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是第一家唯一的国家英语日报,它以权威和客观的方式报道政治、经济新闻,向国内外读者提供文化、社会等新闻。CRI是一家国有企业,也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旨在利用新媒体扩大中国文化和媒体对全球舞台的影响。《环球时报》是第二个综合性英文报纸,主要报道中国的基本国情。《上海日报》是中国第一份本地英文日报,它是长江流域最有影响的外语媒体。它的读者主要是在中国居住或旅行的外国人和在外国公司工作的中国人。新华网是由新华社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

三、模糊语在中国主流媒体英语版经济文本中运用的形态

模糊性语言主要包括分类的定义、数据和结果的分析、词汇存在的原因以及模糊性的功能。在给出明确的分类后,词汇模糊性的运用,即提供一个轮廓来探讨词汇模糊性的特征,从而使模糊语得到运用。经济新闻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新闻中名词、数字、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介词和短语展开分析,将很多语言进行模糊化之后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所以新闻报道的语言通过模糊语的运用更加突显新闻的真实性。

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必须让读者能够准确地了解到真实有效的新闻,必须认知到最准确的信息,因此,记者的报道语言必须要进行模糊化,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新闻。

信息爆炸时代,在英语经济新闻中,需要认识到社会评价的多元性和新闻报道者认知的有限性。也正是因为新闻报道的这一特征,使得在新闻语言的使用方面,要以事实为载体做到准确无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英语新闻语言的确定性与模糊性之间是具有统一性的。新闻记者要做到在追求精确性方面“容忍”必要的模糊性,使英语新闻语言既能够体现真实性的特征。

由于在英语经济新闻中使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样本,因此需要深入探讨词汇含糊的原因。从记者和读者的角度来看,用词汇的模糊性来表达记者的意图。因此,所有这些原因都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证明和为读者利用英语经济新闻中的词汇模糊性提供依据。在人类日常交往中使用模糊性是一种普遍而实用的方法。特别是,研究关联理论对词汇模糊的反应是十分必要的。实现对有意愿的外商的沟通功能,在中国经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济环境,模糊性可以有利于准确、可靠等功能。词汇理解模糊性和关联理论的运用,使记者能够向读者提供成功的报道帮助外商来华经商。

四、中国主流媒体英语版经济文本模糊语使用的结论与前景分析

首先,对新闻报道中的词汇模糊性的分类进行了概述。这种研究对进一步研究词汇学有一定的贡献。

其次,本文结合模糊性理论,对模糊性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进一步了解这个理论。然后,词汇模糊的语用功能在对经济新闻英语版进行了清晰的剖析,有利于理解其功能。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处理经济新闻中的模糊性。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尽管在新闻中使用词汇有一些优势报告。其优势在于能够帮助记者实现综合新闻报道。这意味着词汇含糊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是鼓励新闻记者尽可能多地使用模糊的语言。报告的基础是客观性、新鲜度和准确性。因此,记者要牢记新闻的价值,正确运用词汇的模糊性实现报告意图。记者和读者应该意识到经济新闻词汇模糊的意义。如果有的话经济政策新闻中使用的不适当的模糊项目,读者应尽量了解记者没有提供具体信息的原因。

因此,如何找到正确的模糊性语言是作为研究英语经济政策词汇模糊性的主要目的,模糊语的使用规则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使用模糊语,要建立一定的模糊语使用机制,要根据代表性、平衡性這两大原则建立。

参考文献:

[1]郑金海.语义模糊·语用模糊·模糊修辞及其与语境的关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刘东海,刘原园,陈晓红.基于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均值-标准差偏好距离的多属性决策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