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阈下的博物馆文物展品名称英译研究
2019-10-07刘欣蕙
【摘要】本文以洛阳博物馆文物展品名称的英译为研究对象,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可供历史类博物馆展品翻译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策略技巧,以期为平行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同时,文章对该馆部分存疑译文进行剖析,并结合更高级别博物馆的展品译名提供了参考译文,以期提高洛阳博物馆展品译名的准确性,并实现中国博物馆文物展品译名的规范和统一。
【关键词】洛阳博物馆;文物展品;英译研究
【作者简介】刘欣蕙,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作为展现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博物馆在历史知识普及以及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我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均为本馆展品的名称及介绍文本提供了英文翻译,以期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为来华旅游、生活的外国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笔者结合自身走访国内各大博物馆的经历,发现文物展品英译情况不容乐观,错译、误译等情况屡见不鲜——既给外国来华人士带来极大不便,也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同时也有损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形象。因此,本文以洛阳博物馆的展品英译为研究对象,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可供历史类博物馆展品翻译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改善博物馆展品名称英译的传播效果。
二、展品名称英译指导原则的理论分析
1.文物展品名称的语言特点及文本功能分析。一方面,作为公示语的一种,展品名称具有公示语的普遍特征,如简洁明了、统一规范、通俗易懂等;另一方面,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赖斯 ( K. Reiss) 根据文本的交际功能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 (informative) 、表情型 (expressive) 和操作型 (operative)[1]。其中,“信息型文本”的主要交际功能是提供“纯粹”事实,根本目的是将信息传递给文本的接收者。郦青[2]认为,尽管大多数文本同时具有两种甚至多种交际功能,综合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博物馆展品名称以信息型文本为主。其信息型文本的属性决定了博物馆文物展品名称的主要交际功能是为其文本信息接收者(展馆参观者等)提供与该展品相关的信息,如使用功能、材质、形状、工艺以及所属历史时期、出土地点等。
综上所述,展品名称是一种简洁且统一,同时以信息传递及内容表达为主要交际目的的文本。张美芳[3]指出,其语言特点决定了翻译时应以简朴明了的白话文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与信息。
2.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理论框架。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 (Eugene A.Nida) 提出了以文本接收者反应(receptors response)为核心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的概念。概念指出,所谓功能对等,指翻译过程绝非刻板的语言符号对等或结构对等,而是目标文本信息与目标文本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应等同于源文本信息与源文本接收者之间的关系(马会娟,2009)。也就是说,与传统翻译理论不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不再关注源文本及目标文本在语言层面的比对,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译文读者的反应。
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奈达曾将译文读者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喻作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一个产品是否能称得上是“成功的产品”取决于它是否能夠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是否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好评,是否受市场的欢迎。如果一个产品不能令目标消费者满意,哪怕该产品在理论层面上设计得再精妙,也算不上成功。
将功能对等理论与博物馆展品名称的英译问题相结合,则不难得出,恰当达意的译名能够向外国参观者(译文的文本接收者)有效传达信息,外国参观者在看到展品译名时应能够准确、迅速地了解展品的相关信息,获得与汉语使用者在阅读中文名称时相同的阅读感受和认知体验,从而实现展品名称作为信息型文本和公示语的指向功能、表意功能及服务功能。
三、洛阳博物馆展品名称英译研究
洛阳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包括以时间为轴线的“河洛文明展”、珍宝馆、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石刻馆、书画馆、王绣牡丹艺术馆以及牡丹花都特产展七个专题陈列,常设展品约一万五千余件,是向国内外参观者展示璀璨河洛文明的重要媒介。馆内藏品目前均附有英语译文,本文将以展品中文命名方式为分类依据,总结探讨其英文译名的翻译策略,并就其中个别存疑之处择要进行总结并提出个人的看法,以供商榷。
1.展品名称英译策略分析。笔者以自己参观洛阳博物馆的经历为基础,通过观察和记录,以其中文命名方式为分类依据将展品划分为以下5大类进行译名分析。
(1)以“使用功能”命名的展品。此类名称突出展品在其所属历史时期的使用功能,在英译时采用的方法是“材质+表示其使用功能的名词”,如旧石器时代的代表展品之一“刮削器”被译作 “Stone Scraper”。该译文与展品实物相结合,直观地向参观者展示该展品的材质与功能。
(2)以“(颜色)材质+用途属性”命名的展品。由于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参观者大多并不能准确甄别展品的材质。此类名称突出展品在其所属历史时期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向人们介绍展品的材质,在英译时主要采用直译法,如代表展品之一“红陶钵”被直译作 “Red Pottery Bowl”。钵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遗迹,圆腹平底敞口无盖,作贮存食物或水之用。而《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中对bowl的释义为“A bowl is a round container with a wide uncovered top. Some kinds of bowl are used, for example, for serving or eating food from, or in cooking, while other larger kinds are used for washing or cleaning.”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该释义与“钵”在汉语中的意象十分接近,故能够向译文目标读者传达与源文本读者相同的认知体验。类似的译例还有被译作“Pottery Jar”的“陶罐”等。
(3)以“造型特征+用途属性”命名的展品。此类名称突出展品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在英译时多采用的方法为“表示其用途属性的名词+with+描述其造型特征的名词性结构”,如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四系陶壶”,该名称被译作 “Pottery Pot with Four Loops”。所谓“系”指的是容器上的环装提手,故译文以英文中的“loop”对其进行描述。再如“高领罐”,则被译作“Pottery Jar with Long Neck”。个别展品的修饰成分较多,如同为仰韶文化代表遗迹的“小口平底瓶”,其译文为“Small-mouthed Bottle with Flat Bottom”,即将原文中心词的修饰成分进行语法层面上的拆分,使译文的语言结构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和语言习惯。
(4)以“(颜色)材质+造型特征+用途属性”命名的展品。此类展品名称的翻译方法与前述展品名称的翻译处理方法类似,多采用“表(颜色)材质的名词性结构+表示其用途属性的名词+with+描述其造型特征的名词性结构”的翻译方式,以仰韶文化代表遗迹之一、出土于王湾遗址的“彩陶深腹罐”为例,该展品的名称被处理为“Painted Pottery Jar with Deep Belly”,不難看出译文对原文语言结构的调整,汉语表达习惯于将修饰成分置于被修饰的核心名词性结构之前,而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到了译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阅读习惯,将语言内容较多的修饰成分后置。
(5)以“雕刻工艺+(颜色)材质+用途属性”命名的展品。此类展品以青铜器居多,其名称的译法多采用“表(颜色)材质的名词性结构+表示其用途属性的名词+with+描述其雕刻工艺的名词性结构”。如西周时期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重要器皿之一“兽面纹铜簋”被译作“Bronze Gui with Beast-Mask Motif”,即在译文中对展品的材质(bronze)、用途属性(Gui)及雕刻工艺(Beast-mask Motif)均作出阐释。再如同属西周时期的“龙纹铜簋”,被译为“Bronze Gui with Dragon Motif”。
2.存疑译例分析。笔者根据自己的参观经历,结合与国内同类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院、陕西省博物馆及河南省博物馆等)官方英文网站对展品译名进行参照比对,提出个人对洛阳博物馆一些展品名称翻译的疑问,并通过探讨分析给出个人的翻译思路和翻译处理方法。
博物馆中不少藏品的名称极富浓厚的历史气息,比如“铜尊”,“铜斝”,“鼎”,“陶鬲”,“陶爵”以及上文已经出现的“铜簋”等。虽然洛阳博物馆在这些生僻字词旁都附有拼音,但对于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普通参观者而言,纵使有实物和读音在眼前,想要准确了解展品在其所属历史时期的功能、用途等仍非易事。然而遗憾的是,经过笔者的观察,洛阳博物馆对此类包含生僻字样展品名称的翻译仅仅停留在音译的阶段,即以其汉语读音的拼音形式进行处理,例如,铜簋就简单译为“Bronze Gui”,铜爵译为“Bronze Jue”,铜匜和铜鼎则译分别为“Bronze Yi”和“Bronze Ding”。固然有了读音,可外国参观者看了这样的译名恐怕还是不能明白此为何物。从一定程度上说,音译确实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但仅靠音译是不够的,翻译时往往需要加注才能帮助外国读者知其真意。
通过查阅史料了解展品在其所属历史时期的用途,同时与国内同类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院、陕西省博物馆及河南省博物馆等)官方英文网站对同类展品名称的翻译进行参照比对,笔者发现对于此类“汉语名称中包含生僻字样”的展品在翻译时可采用“音译+注释”的处理方法——此处的注释指的是对展品的用途属性进行介绍,以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春秋晚期代表青铜器之一“龙耳簋”为例,铜簋是我国古代宴飨时用来承装食物的容器,有的也用来承装黍稷稻粱,总之不管到底是承装什么,铜簋从用途属性来讲就是一种容器,因此故宫博物院的英文官方网站将其译作“Bronze Gui Vessel with Dragon-Shaped Handles”。从此译文我们不难看出:
首先,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音译(簋的拼音Gui)+ 注释(用vessel对铜簋的用途属性进行阐释)”的方法,既帮助译入语读者了解源语言中所指对象的发音模式,又帮助译入语读者了解其功能和用途;其次,译者在翻译时对细节处理很到位,不难看出Gui采用了斜体,旨在告诉译入语读者该语言符号是在描述对象在其所属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发音。
因此,笔者认为洛阳博物馆在处理同类文物名称英译时可套用此“音译+注释”的翻译方法。例如,我们可将古时用来盛酒的器皿“铜爵”处理为“Bronze Jue Wine Vessel”——因“爵”的意象只存在于汉语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所以有必要保留其发音,而wine vessel(乘酒的容器)是对爵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帮助外国参观者了解“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同理,“龙纹铜簋”可处理为“Bronze Gui Vessel with Dragon-Shaped Motif”,即“刻有龙形纹样的青铜食器”。
四、结语
文物名称英译是一项结合了翻译学、考古学及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想要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通过翻译展现在世界的面前绝非易事,需要多领域的合作。准确严谨的译名是后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史实的尊重,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国际形象。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博物馆建设以及展品英译问题不可小觑。承担文物翻译工作的译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英对比研究知识和翻译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有一定涉猎,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有不断探索、不断挖掘、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希望本文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共同促进文物英译的规范和统一。
参考文献:
[1]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J].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1,74.
[2]郦青.博物馆文物展品英译研究——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J].中国科技翻译,201(3):46-49.
[3]张美芳.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J].上海翻译,2013(4): 5-10.
[4]马会娟.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