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鲁滨逊身上体现的十八世纪初“英国式”人物的四大特征

2019-10-07阳安然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7期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其创作背景脱胎于十八世纪英国的时代环境。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极大的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一系列变革。文章拟以分析鲁滨孙这一人物所影射的资本主义时代特征,借分析鲁滨孙赌徒式对财富的不顾一切地追求,囚徒式绝境下的求生渴望,纪律式(清教徒式)绝境下的自我安排,信徒式绝境下的殖民狂热从而揭示英国思想启蒙时期资产阶级分子膨胀的殖民掠夺欲望和对世界的积极开拓本质。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英国式人物;阶级人文特征;殖民掠夺

【作者简介】阳安然,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一、前言

十八世纪的欧洲,思想启蒙运动最初在英国产生,对英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提出了自己的阶级诉求,与特权阶级的矛盾逐渐激化。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航海业蓬勃发展,无数的鲁滨孙们带着对财富的不顾一切地追求,信徒式的殖民狂热投身航海,同时开拓进取的思想和宗教基督徒信仰相互冲击,碰撞,交织,鲁滨孙这一清教徒式的自我安排和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的,对热切渴望生存乃至于生存的更好的英国式时代形象应运而生。《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孙先后四次出海,流落荒岛,独自求生,重返大陆的故事。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他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一分子通过自己的笔触,将其所在阶级的进取精神、开拓精神地表达出来的文学途径。同时,我们应该历史的,客观地认识到《鲁滨逊漂流记》所深藏的殖民掠夺的残酷与血腥。纵观全文,笔者将带领你了解十八世纪初英国的以鲁滨孙为代表的一批典型时代人物。

二、鲁滨孙赌徒式对财富的不顾一切的追求

上帝说:“贪婪是原罪。”《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孙出身于一个英国的中产家庭,相比于挣扎在温饱线的下层民众,也算得上衣食无忧了。其父亲也常常以知足者常乐的道理来规劝他,可是他不安于现状,先后进行了四次航海。笔者认为,当时虽然因为思想解放的缘故,促进了近代科技的进步,从而航海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事实上其技术条件仍然不足以与广袤无垠的大海的威力相抗衡,海难也是频频发生。鲁滨孙为何不考虑这一现实原因,抛弃安逸的生活,不顾一切地参与航海,除了他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之外,究其最终原因是其对现有财富的不满足或者说是资本家灵魂烙印下的贪婪和执着渴望地对财富不惜一切代价的追求。尤其是鲁滨孙通过航海获取了一笔巨大利润之后,其人便像上了赌桌的赌徒,输了的想翻本儿,赢了的还想赢,红着眼睛,义无反顾的投身于这一冒险活动中。航海的本质,又怎么不是一场豪赌,失败者,要么葬身海底,要么破产甚至家破人亡,成功者?不,没有成功者!成功者的成功只是暂时的,他终究会忍受不住财富的诱惑,就像夏娃抵制不住撒旦的诱惑,偷尝禁果般的投身下一次的冒险,就像主人公鲁滨孙一样,落得个凄凉下场。赌博是会上瘾的,航海何尝不是?不过,文章中的鲁滨孙最后得到的巨额财富仿佛给人未来以美好的幻想,航海业总会有例外的,就像鲁滨孙,这不是例外,而是当时资产阶级对于参与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对千千万万个投身航海业的年轻人的一粒定心丸,是鼓励他们为满足其阶级需求做贡献的饮鸩止渴式的精神鸦片。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作为一个颇有家资的种植园主,鲁滨孙的第四次航海极大程度上是受到奴隶贸易的暴利所强烈刺激而进行的,其对财富的追求是不满足的,不顾一切地,甚至是有悖现下的道德的,是从头到尾的每一个毛孔都透露着血腥味道的。原文中提到“他们之所以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的恩赐,正是由于他们老是祈望和贪求他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这也彰显了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地对财富的不顾一切地,赌徒式的,执着追求的特质。

三、鲁滨孙囚徒式绝境下的求生渴望

人类面临绝望的时候往往最为考验人性,许多人自暴自弃,变成行尸走肉,像猪猡一般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还有的人会坚守心中的一点微光,一闪一烁,踽踽独行。鲁滨孙就是这样一个心有微光的人物在他第三次出航的时候,遭遇了摩尔人海盗的袭击,连人带船都成了摩尔人了战利品,自己也深陷绝境,成了摩尔人的奴隶。寄人篱下,身陷绝境,可他并没有认命,做奴隶的生活并没有熄灭他内心的那一抹微光。他努力地在困境中挣扎,追寻自由的野望不断的滋生,而后鲁滨逊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握机会逃出生天。毫不夸张地说,奴隶生活时期的鲁滨孙就像深埋泥土的草根,在暗无天日的环境里面苟延残喘,但哪怕有一丝缝隙,也要钻破土地,追寻光明。这正是十八世纪初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分子一个缩影,他们努力和黑暗的特权阶级作斗争,忍得住寂寞却又抓住每一个不经意的机会进步,乃至翻天覆地般的变革。这种特质的出现正是这一时期英国新兴贵族对所谓人权,这一人身终极的自由的渴望追求使然。

苦难并没有放过这个命运坎坷的男人,他资产阶级对财富积累的贪婪和渴求促成了他的第四次航行。天不遂人愿,再一次的出海并没有让他顺心如意,反而遭遇海难,在荒岛孤苦求生二十八年。险恶汹涌的大海,还有处处荒野的孤岛将他随时放置在一根彌漫危险与死亡气息的钢丝上,小心翼翼。此刻的他,就是个被流放的囚犯,孤独无助,没有交流,没有脱离的希望。笛福笔下的克鲁索并没有被打倒,也没有表示对命运的愤懑,而是收拾生活,建造庇护所,种植粮食,蓄养牲畜,制造器皿,将荒岛建设成为属于自己的乐园。这是否表明鲁滨孙已经接受现实,放弃追求自由,准备在荒岛上了结余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鲁滨孙建设荒岛的行为与其追求自由的内心渴望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程度地展现了他内心对自由的极度向往。他始终没忘记逃出困境。鲁滨孙所制造的独木舟就是他对自由追求的寄托。一个被困荒岛的人,能让自己生活得舒舒服服,可以说是耗费大量的精力置办下了荒岛“家业”,可以说已经足够满足了。但他也没有留恋,靠着一只简陋的独木舟开始的对外面世界的探索。为了追寻自由,将生命交给大海,这正是独木舟于全书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也是鲁滨孙对自由追寻的极度渴望的灵魂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