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徜徉在书海,收获语文大阅读的快乐

2019-10-07刘光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书目串联爱国

刘光明

摘 要: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就是把读了的东西运用到学习中,从而丰富自己的思维,产生自己的思考,在学习文本的同时能够做到举三反一(积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与学生的阅读串联起来,把一个孩子的阅读同其他孩子的阅读串联起来,把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段、篇与孩子的阅读串联起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与阅读串联起来,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利用课内小阅读和课外大阅读融为一体,来提高孩子学以致用能力,用语文报搭建了阅读交流学习的平台,释放孩子大阅读后的思考。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是的,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品位和气质。中央电视台董卿主持的《最美朗读者》,“不是让观众简单地屈服于流泪的意愿,而是能在流泪后产生思考”。学生读书亦是如此,把读了的书运用到学习中,从而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产生自己的思考,达到读书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天赋和创造力。

如今肥城市教育局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以“打基础、养习惯、善积累、激兴趣、勤实践、提能力”六项育人重点,语文中的大阅读活动是一项关乎学生人生奠基的基础性工程,学校高度重视,立足学校实际……尤其在语文课上开设大阅读课、“课上五分钟大阅读演讲” 、“学校为学生推荐语文阅读书目” 、“考试中渗入大阅读试题” 、“孩子设置阅读树” 、“ 孩子独自完成思维导图” 、“读书札记的设计”……这些关乎着孩子的素养的提升,知识的积累。只有将阅读这项工程做实做细,才能真正让孩子徜徉书海,收获语文大阅读这份厚礼。

一、语文老师要上好大阅读书目推荐课、指导课、交流课、展示课

1.教师认真甄选阅读书目

学校根据每个年级段孩子的特点为每个班级推荐了阅读书目,但作为语文教师首要任务就是上好阅读推荐课,哪些书适合孩子读?在推荐课上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阅读兴趣,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结合语文课内与课外拓展为突破口,挖掘课外三篇与课内单元专题相似的文章来达到举三反一,如学习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专题是感受大自然,课内课文有《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教师可推荐给孩子读贾平凹的《风雨》、赵丽宏的《周庄水韵》、林斤澜的《春风》三篇文章来积累文本。从而达到同一个主题下学生读书发散思维得以展现,将大自然的美妙、生机从不同层面淋漓尽致凸现出来,从而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渗透。

2.教师指导做好课内外阅读书目串联

教师始终是学生参看的榜样。有了教师的推荐,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做好指导学生读书?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雨过地皮湿的维度”,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与学生的阅读串联起来,把一个孩子的阅读同其他孩子的阅读串联起来,把课文的关键字、词、句、段、篇与孩子的阅读串联起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与阅读串联起来,比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其专题是初识鲁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内关于鲁迅的课外之文,也可以推荐读一下作者之外的其他书籍,

比如《朝花夕拾》、《野草》、《坟》等。

3.教师跟踪指导为孩子大阅读举三反一搭桥

教师推荐了书目后,还要随时跟踪孩子的读书效果,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时间可以利用每天语文课前的5分钟,让每位学生登台讲述自己读书的收获以及读书的过程,学生积极聆听,并对交流者提出适当问题,让交流者给予回答,达到读书留痕,“读进去,活出来”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每周开设一节阅读展示课,展示课的内容是关于大阅读举三反一渗透的交流,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为例,(1)、教师适时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学习汇报及演讲活动,(2)举三反一串联:语文精品读本专题中的作品佚名《钱学森》、张明明《朱自清铁骨铮铮》,课内作者的其余爱国作品,串联爱国歌曲《我的中国心》等,(3)展示流程设计: 学生登台诵读自己阅读的爱国作品,讲述自己知道的爱国故事;登台演讲学做伟人倡议;展示自己习作“我和爱国者有话说”;交流人物描写方法;教师德育渗透分享了伟人爱国的情怀后,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爱国小事,从而达到阅读真正回归实践。

二、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课内、课外阅读“两翼”,点亮班级语文阅读报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翼,缺少其一,阅读教学就不能起飞。两翼并举,阅读教学才能飞得高、飞得远。

1.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后办语文报这一既有趣味性又有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对课内、外大阅读更加投入、更加专注。

让学生把阅读的东西通过办报凸现出来,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再创造。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依赖于想象的参与”。这种想象可以通过自己设计语文报为媒介进行阅读再创作,当然语文报的设计一定是有思想的,不能原版照抄,还要融入自己阅读的感受及體会,自主地命定探究的主题,各尽所“知”,各展所“能”,在“语文报”上展现自己读书的思考。

2.教师让学生设计阅读荟萃来达到阅读再创造

“不动笔墨不读书”,孩子读完书,若只是口、眼等部分感官参与,那么读书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应该积极调动起手、脑、心感官,让孩子拿起手中的笔,在语文报上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地图”、“ 语文阅读的感受体会”、“ 阅读的知识点”、 “阅读的故事山” 、“阅读树”……满满的书香,荡漾心间。这必然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对文本的再想象。我根据“语文阅读”要求,在班级开展了“我爱语文”的阅读创造尝试。

利用课内小阅读和课外大阅读融为一体,来提高孩子学以致用能力,用语文报搭建了阅读交流学习的平台,释放孩子大阅读后的思考,把他们内心的想法都通过报纸展现其阅读效果,用明丽的色彩和充满活力的图画来激起同学们的阅读热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语文知识海洋里遨游,收获阅读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书目串联爱国
用提问来串联吧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