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探索
2019-10-07田孟年
田孟年
摘 要:本文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等角度,对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构建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少慢费差”的现象,为此我们通过整本书阅读开辟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路径。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的阅读量上去了,阅读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展开探索与研究。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构建进行了解读。
一、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给学生的阅读活动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整本书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目标的确定。我是从“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来构建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总量提出了要求,但即使是这个二百多万字的最低要求,很多学生也达不到。因此在整本书阅读量的要求上,我们应以此作为基本的阅读目标,而不能盲目地增加阅读量。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他们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并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从而过上一种幸福的阅读生活。在“阅读能力”目标的设定上,我以为应该抓住阅读方法这一核心,来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因此,在整本书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泛读、精读、快速阅读等阅读方法。精读等阅读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是传统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方法,但在阅读的现实情境中,我们应该实现阅读能力培养多元化,如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反思和评价的能力等。
二、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
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包括阅读书目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在阅读书目的确定上,我们首先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即有趣、经典、开放等。有趣即趣味性,不是单纯的好玩,而是说阅读的书目必须符合初中学生年龄段的特点,要富有童真童趣,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学习相联系,使他们能够从中获得启发,情感上得到熏陶;所谓的经典,是指那些经历过历史长河的“历练”,值得反复读的书籍,之所以要阅读“经典”书籍,目的是为初中生未来人生的发展奠基;这里讲的开放性,是指整本书阅读不会完全选择文学作品,而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兼顾选取其他类别的作品,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历史等类型的作品,实现跨学科融合的目的,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此外,还要坚持层次性的原则,即阅读书目要与每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相适应,要有一个梯度,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高阅读能力。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想象文学和科幻作品,等等。如我们阅读了《西游记》《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由于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因此阅读诗歌、散文、科技类、哲思类的作品比较合适,有利于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我们阅读了《三国演义》《红星照耀中国》等。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内容的量、思想的高度、情节的复杂性等,在这些方面单篇课文教学是无法与整书本阅读相比的。因此我们就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做出选择。选择的原则是根据作品的特点来确定相关的内容,如阅读《呼兰河传》时,由于其比较独特的地方是叙述视角,因此,我们就将此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发现和感知一个是来自成年的“我”的全知全能的视角;一个是来自幼年的“我”的内视角。当然我们还要与学生的现实需要相结合,比如可以将阅读内容与他们在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以此来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从而通过阅读让学生们深化对生活的感悟。
三、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施
1.整本书阅读实施前
我们要对具体的阅读学情做个摸底调查,以调查结果作为确定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的依据,接下来就是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等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关的阅读书目以及将要达成的阅读任务,然后我们要选择全班可以共读的整本书。在选择和确定全班共读的整本书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倾向和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大家广泛的阅读兴趣。开展全班共读的活动,一方面是建立起师生、生生之间的话语体系,此外也有利于老师指导。这个活动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由、自觉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他们可以将教师传授给他们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平时的阅读当中去,实现“举一反三”。最后就是要制订整本书的阅读计划。整本书篇幅较长,如果不做个规划,只是漫无目的的阅读,一定无法预期完成阅读任务。为此,我们在阅读整本书的活动中,首先确定阅读完一本书需要的总时间,还要确定完成某个阶段的阅读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学生在规划的引领下有了明确的目标感和紧迫感,因此可以将整本书阅读在有序有节中得以有效达成。
2.整本书阅读实施中
整本书阅读实施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我采取了导读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如在阅读《西游记》时,我让学生们不要像阅读教材中的课文那样一字一句、一页一页地阅读,要通过书的封皮、目录、前言和后序等首先对《西游记》整本书有一个大致了解,从而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走进名著。为了解决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还开辟了问题答疑课。在课堂上,师生、生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消除心中的疑惑,使整本书阅读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此外,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我还开辟了交流分享课。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享自己发现的内容、产生的观点和对人物命运的某种思考等。分享交流的课堂不但能够深化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还丰富和拓展了其他同学的阅读感受。
在整本书阅读实施后,我们要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自主建构起整本书阅读的经验体系。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我们对整本书阅读展开了广泛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我认为,若要使整本书阅读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就应该将其做一个系统性的规划与设计,不仅要确定课程目标,还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等,从而使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何宗英.面向基礎薄弱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J].中国教师,2018(11):74-76.
[2]张竹.完善初中语文阅读体系——“整本书阅读”倒逼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J].中学课程资源,2018(0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