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2019-10-07席丽萍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不单单是基礎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关注的是学生词句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知识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当今时代下,小学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而应该从书本出发,去拓展知识,培养情趣,肩负起智育和美育的重担,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主要从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以及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语文,是一门发散性很强的学科,也意味着语文教育和生活联系相当紧密。散文的魅力,诗词的意境等等这些都是语文吸引力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作为联系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重要桥梁,从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方式上都是需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长线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在当今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下,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充分发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感受文字、语句以及表达形式的美感,便是其独特的美感所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学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延伸。其次,便是审美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审美教育,学生脱离简单的文字语句的学习,深入挖掘其内在情感,发现文字之美,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增加学生对美的感知力,从而更好的理解、表达与创造美。富有美感的小学语文课堂,将最大程度发挥其人文性,将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建设上升到学科层面。审美教育和语文学科相结合,发挥语文的独特优势,去帮助学生成长。总之,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出力。在当前形势下,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育的结合,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课堂而不断努力。
二、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对教师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还未发育完全,对世界的认知更多时候是通过成人世界的引导,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审美教育奠定基础,比方说端正的字体,流利的普通话,良好的道德修养等等都是能够为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为学生的审美教育奠定基础。俗话说得好:育人者,必先育己。只有教师自身对美有了深刻、细致的理解之后,才能通过教学内容以及自身的行为动作,将美普及给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认知。
2.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其实,世界上不缺乏美的,只是缺少发现没的眼睛,对于小学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词都是中国近千年文化的积淀,都是对世界一种美的展现。美,是一种抽象的事物,是需要用心感受的。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选择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文章,能够为学生带来人格提升,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等大爱情怀。同时,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突破文字层面的限制,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去体会文章的弦外之音。比方说在《梅花魂》一文中,便面上在赞叹梅花,实则借梅花表达自己思念亲人、无法落叶归根的情感。通过教学的不断深入,让学生体会到每一篇文章背后深层次的情感,感受到美。
3.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美
美,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感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语文教学内容也是如此。因此,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全方位的呈现知识,让学生全方位的体现美。毕竟,在文字的描述下,学生由于自身经验的限制,对文章中情景描绘的想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需要教师借助教学工具帮助其打破的。比方说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来给你据写景的,学生可能无法想象这样一番景象,便无法体会到作者深层次的情感。但是,当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呈现这样一幅景象的时候,学生的能够基于字词去体会其中的美感。现代教学技术,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积淀,都是透过这一个个汉字汇成的乐章,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从基础出发,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去体会文章中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文章中丰富璀璨表达形式。利用语文丰富的教学内容,去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更好的成才。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是能够成就德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简介
席丽萍(1987.6—)女,梅河口市,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