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
2019-10-07施泓
施泓
摘 要:高职院校要想长久健康发展,就要提升教学质量。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状况来看,其教学质量虽然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其在教学质量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教学质量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因而在建立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院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另外还要对体系的架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一张跳板,不仅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有工学交替、顶岗学习等学习环节。在这种学习和工作同时进行的新的学习模式中,学校如何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与科学评级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管理内动力不足
高等职业院校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都是有政府来控制,也就是说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政府,对高职院校内部而言,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高校质量的教育体系。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政府也在加快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但是政府在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评估体系时,是以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为标准的,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的发展,另外,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的以本科院校为基础建立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为主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的目标不适应,为此需要对这一教学体系做进一步的改革。
(二)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
教学质量监控,顾名思义,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否提高和综合素质是否提升进行监控,因而它的管理范畴不仅仅是教学部门,还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并且赋予这一机构的权力应在其他部门之上,但是纵观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大都存在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的现象,例如在学校内部没有设置相关部门,而这一部门的工作都是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代理,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认真负责大都是草草了事,再者,由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权力有限,当遇到需要上级处理的相关事情时,无法督促相关工作人员尽快解决。
(三)教学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教学质量监控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因而工作性质就具有繁琐性,因而对管理人员就要要求具备非常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但纵观我國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一方面专业不对口,另外,其管理人员也大都出身于高职院校,虽然具备管理的相关的知识,但是其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而且还有很多管理人员都是通过校招或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只能在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使相关教育体系的建立受阻;最后就是学校相关领导对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不能及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外出学习,这种闭门造车的工作方式,大大阻碍了教学质量监控的质量和管理效率。另外,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还有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闭环性不够等问题。
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
(一)教学质量目标系统
对教学质量目标系统进行定位时,不能盲目跟风,一方面是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自身定位,另一方面还要依据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进行定制。另外,在制定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时主要以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和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重要参考依据。对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国家相关部门以给予明确建议: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根据学院指定的总目标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这一教学目标落实在实际教学中。
(二)教学质量标准系统
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涵盖是由多个系统共同组成的系统,其中包含了教学条件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育人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运行质量标准体系以及教学输出质量标准体系等,而这些标准体系中又由不同的标准组成。例如像教学条件质量标准体系就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标准、教学资源建设等标准。只有将这些标准完成,才能建立相应的体系进而完成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系统。
(三)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完善不是高职院校或者政府某一方面的职责,而是由学校和政府共同建立的。对于学校而言,要建立相关质量保障体系,一般而言,这一体系由七部分组成:教务处、督导室等,系级主体~如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只有正确的决策才能建立正确的体系,因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体系的领头人大都是由主管教学副校长,建立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指定的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做好学校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促进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对于政府而言,要实施好监督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相关工作进行干预。
总而言之,要想让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更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和严密化,就要根据高校的发展情况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各个部门的工作正常运作,加大高等院校对人才的输出。
参考文献:
[1]朱方来.谭属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5,(05):62-64.
[2]杨冰,谢飞雁,杨积堂.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