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究

2019-10-07康红艳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养习惯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康红艳

摘 要:本文从计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计算的练习等方面阑述了我们只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积极探索在计算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就能使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教学的内容,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关键词: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活用多媒体;培养习惯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在计算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寻找更合理、更科学的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标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下面就笔者对新课标下的计算教学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情境,理解、体会计算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基础性。数的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解决问题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内容都必须应用到计算的知识;二是它的启智性。计算教学还是一项发展学生智力的活动,从数数发展为笔算规则,形成计算工具,是一个重要的智力过程,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不论从基本的、长远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学生长期的学习需求来看,计算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计算教学时,我努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把计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例如,在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了同学们打扫卫生后帮老师摆桌子的生活情境,教室里有42张桌子,每组摆7张桌子,可以摆几组?学生们都举起了手,齐说:6个小组。我又说:如果是43张桌子,每组摆7张桌子,可以摆几组?学生对这类事感兴趣,又有生活的经验,学生们都想表现自己,都纷纷举起了灵巧小手。我指名口答。一学生说:还是6个组。另一生说:是7个组还有一生说:6个组不止,7个组又不够,哪一个答案对呢?这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我讓学生进行讨论,并参与到其中,最后我把他们的想法板书出来,并进行了表扬,同学们对于实际问题的处理是很有道理的,是符合我们生活实际的,这说明我们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很认真、细致,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能从现实情景中抽象中数学问题,从中理解了计算的意义,又能通过学习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满遐想。

二、动手操作,理解、总结计算的方法

上学生动手操作是新课标提出的学习方法之一,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的,数学教学尤其如此。计算教学中加强直观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丰富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如在教学“要进位的笔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一课时,让学生根据图画的情景进行列式,列式是19×3,这道题目,怎样算呢?让学生算都会出现书本的两种算法。19+19+19=57或19×3=57,大多数学生都会直接列竖式,但当教师提出“为什么要进位”,“怎样进位“的问题时?很多学生说不出。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对一些学生来说,还是没搞清这些问题,而这恰恰就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突破?我设计了师生共同摆连环画,在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了进位的表象,直观地理解了进位的方法,为以后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打下了基础。这样的学习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开展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活动,在动手操作中总结出计算的方法。

三、活用多媒体,加强计算练习密度、强度

练习有多种类型,基础练习、反馈练习、强化练习。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容量很大,黑板上常常写了再擦,擦了再写,这样大大减少了课堂练习容量降低了训练的密度,也给教师增大了强度,而多媒体技术则可弥补这些不足,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加减法“500-185”时,把学生思考的多种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色彩和动画进行比较,使学生对算法的多样化有更清晰的认识,还优化了教学的方法。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计算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现在的计算教学中我们数学老师经常抱怨学生怎么那么粗心,计算会错那么多。我们来客观分析学生在计算中错误原因:题目抄错、计算错误等等,究其原因很大成分来自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良好学习的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积极探索在计算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就能使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教学的内容,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猜你喜欢

培养习惯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