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水土不服的“魔咒”

2019-10-07语诺

科学之友 2019年9期
关键词:出远门魔咒菌群

语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不是,世界这么精彩,怎能不出去看看!这想看是一回事,能不能好好地看又是另一回事了。根据小编的观察经验,但凡出远门,大多数人都会遭遇同一个问题——水土不服。

很多人在自己家乡,怎么闹腾都没事,但只要出远门,便秘、失眠、腹泻、皮肤瘙痒……各种问题都来了,仿佛“魔咒”一般。国庆假期就要到来,小编就跟大家好好说说,如何打破这水土不服的“魔咒”,让你为即将到来的假期提前做好健康准备。

出远门为什么会水土不服

如果把我们生活的外界称为大环境,那么我们的身体可比拟为一个小环境。如果一个人长期定居某地,我们的这个小环境与外界的大环境会在长期的接触和交流中达成一种平衡的共识。当我们去到一个新的地方,通过呼吸、饮食等途径,小环境与新的大环境有了交流,平衡可能就会发生偏移。水土不服就是这种平衡被打破的结果。

打破平衡的因素

不一樣的水土

要说水土的重要性,大地几乎所有生物的生长都需要依赖水,以及吸收来自土壤中的有机营养和微量元素。不同地域的土壤与水,在成分上差别很大。

像南方的红土、东北的黑土,硬水和软水等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依靠着水土生长的粮食、蔬菜、牲畜等,品质上也会因此存在差异。

当我们出门旅行时,大家在摄入外地的食物和水后,差异的食物进入体内,刺激身体小环境中的各个系统,易造成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的不适。

不同海拔、维度等地理因素

记得有次跟朋友去西藏旅行,刚下飞机还没啥感觉。结果走了几步路后,就觉得得大口喘气了。更可怕的是,当天晚上,朋友就彻夜失眠了。第二天他因为实在提不起精神,所以跑去吸氧。但这都缓解不了他的高原反应,最终被医生要求紧急送出了西藏,不然生命都会有危险。

其实人体就类似一个精密的仪器,当周围环境的海拔高度、维度、气候、日照、磁场、湿度、温度、昼夜时差等发生改变时,它都能准确地感应到,身体也会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产生各种不适。

肠道菌群失调

在人体这个小环境中,肠道可算是个大部门,寄生了大量细菌。不仅种类繁多,数量更是多达10万亿个。在这个部门里,虽然“菌数”众多,但是大家各司其职,分工还是比较明确的。

从对人体的作用来分,这些菌大致可分为三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它们忙碌着,每天不仅要帮助我们消化和吸收来自食物的营养,同时还要控制我们的体重,抵抗我们身体遇到的各种感染。在长期比较固定的生活饮食中,不同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存。

肠道菌群的组成及相对比例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当来到一个新地方,作息以及饮食的改变会影响原来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态会发生失调。这时,各种水土不服的症状就开始显现了。

水土不服的典型表现

腹泻

腹泻是水土不服最常见的症状。我们在平时的饮食当中,已经给肠道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环境,这种环境已经让肠道内的细菌形成了一种恒定的比例,细菌可以让食物的分解更加贴合自身的需要,此时身体各项功能稳定。当饮食发生改变,各项营养素的构成比例都不一致时,肠道细菌无法按照正常的消化速度以及效率完成工作,就会刺激肠道加速蠕动,诱发腹泻。

饮食方面的多种问题都会引起腹泻,比如:饮食受到病毒如轮状病毒,细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菌,寄生虫如梨形鞭毛虫等的污染;饮食不节制,到一个陌生地方后,急切地大量品尝当地美食;饮食忽热忽冷,没有遵守自己之前的饮食习惯;饮食营养不均衡,可能过于油腻、辛辣、生硬等。

大多数旅行者腹泻发生在到达目的地后的4~14天内。当然你误食的病菌越多,你发病的时间可能越早。旅行者腹泻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原体的不同有所差异。总体来说,旅行者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许多病患的症状都在1~5天自行缓解。也有少部分病患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这可能主要由一些寄生虫导致。

失眠

旅途中舟车劳顿,更换环境后,对噪音、灯光甚至床铺的软硬舒适程度等的不适应都会让人出现失眠,还有到一个新地方的新奇感和陌生感,心理接受上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这也会间接地影响到休息质量。

过敏

皮肤是人体防御外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由于温度、湿度的改变,皮肤会出现暂时的发红、丘疹、荨麻疹,引起瘙痒甚至长暗疮等症状,这些也是比较常见的。

食欲不振

由于烹饪习惯、食材及水质的不同,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便秘、月经不调、心慌胸闷、咽喉疼痛、口腔溃疡、鼻出血等,甚至抵抗力下降,引发感冒。

哪些人更容易出现水土不服

出去旅游、出差的人那么多,难道人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哪些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呢?

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不经常出远门的人,一旦远行,就容易出现不适应,引起水土不服;体质本身比较差,在久居地经常感冒、发烧或者腹泻、失眠的人也较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老人、婴幼儿消化及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肯定比正常人差,也很容易出现类似情况。

服用家乡泥土治水土不服靠谱吗

网上流传:水土不服主要就是跟水土有关,这种问题用家乡泥土泡水喝就好了。这种“泥土泡水喝”的方法据说还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不过这对水土不服的调理真的有用吗?

水土不服的问题用水土来治,听起来好像确实挺有道理。而且水土不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与水土有关。服用家乡泥土,似乎也可以补充一点外地饮食中营养元素的缺漏,让身体的不适得到缓解。但用泥土泡水喝,不管是不是用家乡的泥土,不仅不能缓解水土不服的症状,反而很有可能会加重。

泥土中的营养用泡水喝的方法,并不能让人体吸收,更起不到缓解作用。而且泥土本身含有很多细菌微生物,泡水喝非常地不卫生,喝了容易导致腹泻,加重肠道菌群的紊乱。所以,用此方法来治疗水土不服,并不可取。

水土不服该如何正确调理

保持状态

如若准备出远门,建议保持身体状态,避免劳累,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出门前可以提前调理一下自己的脾胃。

保留原有饮食习惯,再适量品尝当地特产

初到异地,饮食的改变很容易导致身体的不适。这时候,应该多吃一点以前经常吃的主食、菜肴,或者相似的食物。

口味也尽量先保持原来的,少食辛辣酸甜等刺激性较强的特色小吃。应适量品尝当地特色,逐步适应。

适量服用蜂蜜水

蜂蜜里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及磷、钙等物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紊乱的作用,所以睡前服用蜂蜜水,可缓解旅途中的失眠问题。

此外,環境改变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问题,也可以用蜂蜜来缓解。对一些人来说,饮用蜂蜜水可以缓解便秘、长痘问题。

补充维生素C

水土不服患者可以适量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帮助缓解水土不服症状。

多喝水、常饮茶

旅行中应多饮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洗涤肠胃,冲淡胃酸,使肠胃保持良好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身体血液循环,帮助机体排出毒素,减轻便秘症状。

有喝茶习惯的人,途中不妨带上一小罐茶叶。相比白水,茶水中含有更丰富的微量元素,可及时帮身体补充当地食物、饮食中微量元素的不足。

另外,建议大家可适当多喝酸奶。酸奶富含各种酶,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胃肠道紊乱诱发的腹痛、腹泻等不适。其中乳酸菌和有益菌还可帮助维护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出现水土不服,多吃易消化食物

一旦出现水土不服,特别是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时,应注意食用一些易消化食物,可减轻肠胃的负担。豆腐、汤、粥是相对比较适合的食物。待症状缓解后,再慢慢调整,适应当地的饮食。

提前接种疫苗

如果出远门时经常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可以考虑提前接种疫苗,它对于预防多重细菌感染有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其他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保护率高达82%,可以有效减少水土不服情况的发生。

这些食物帮你告别水土不服

木瓜

木瓜中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消化蛋白质,促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健脾消食的作用。

餐前喝一杯100毫升的常温木瓜牛奶,跟食欲不振说拜拜。牛奶的营养成分丰富,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的食疗作用。牛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2,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初到异地没什么胃口的话不妨喝上一杯木瓜牛奶,就能使胃口大开。

桃花茶

桃花除了有美颜的作用,还能活血,这主要是因为桃花中含有山奈酚、香豆精、三叶豆甙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扩张血管,疏通脉络,改善血液循环。

在收拾行囊时,记得放几包桃花茶。旅游的乐趣在于悠闲,和朋友聊天的间歇,或者在饭后享受独处时光时,冲杯桃花茶再合适不过了。

丝瓜

丝瓜中含有防止皮肤过敏的B族维生素和可以缓解皮肤红斑的维生素C,可以保护皮肤,使皮肤白嫩、细致,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丝瓜牛奶面膜对晒伤、皮肤痛痒、红斑有特效。旅行中如果皮肤出现过敏症状,只要将丝瓜打汁加入适量牛奶就可以了,涂抹在晒伤、疼痛红斑的地方10分钟左右,皮肤就会吸收,症状也消除了。即使是被晒得有一点点肿的皮肤也会因为有牛奶的加入而很快消肿。最好在晚上临睡前敷,坚持几天你会发现皮肤变得白皙透亮。

水土不服,虽然是大多数远行的人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但是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对于较轻的水土不服症状,一般只要稍作调理就会自动消失,反应比较大时,大家就要注意了!如果途中实在不舒服,出现腹痛、腹泻不止等问题,建议及时就医,断不可为了游玩而强撑着。

猜你喜欢

出远门魔咒菌群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沉睡魔咒之谜
魔咒魔咒快走开
春风(外一首)
露肉季到!解除显胖魔咒!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愤怒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天大的误会
什么叫“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