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作用
2019-10-07王良龙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基于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食品市场伪劣产品众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让老百姓食用风绿色、更放心的食品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健康食品是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均达到健康监测标准的产品,而目前部分食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高回报,采取不法手段,肆意添加化学物质或将过期食物再利用,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所以标准化生产在目前中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标准化的概念和构建
所谓标准化,是指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活动都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标准,简单说就是对重复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将食品生产加工中的科学技术、安全卫生管理、质量安全监控措施转化成生产、加工、检验、包装、标志等操作行为,是体现食品的科学实用性、保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漂染粉丝、注水猪肉、毒火腿、地沟油、黑心月饼等事件源源不断的发生,令人不寒而栗。食品安全问题也曾发生过多起重大事件,例如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了污染毛钳而引发甲肝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引发婴幼儿肾结石事件;另有媒体记者暗访多起地沟油生产事件等等,而这些“毒食物”目前依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构成严重的危害。某些黑心食品生产厂家为了谋求高额利润不惜手段,将过期的、劣质的、有毒的、多菌的东西再加工,制作成廉价的食品用来销售,所以吃的安全、吃得放心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
食品质量标准化内容
生产环境标准化。食品加工厂选址必须有严格的自然环境限制,周围不得有化工厂、发电厂等污染源的存在,避免对食品造成污染。
厂房设施标准化。厂房建造时,必须按照食品加工的工作内容设计流水作业区、检验区、包装区、办公区等区域,以便做好通风、消毒等卫生处理。
生产设备标准化。加工食品的设备必须要严格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尤其是搅拌和盛装食品的器具更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后才可投入使用。
劳动力标准化。一般一线流水操作均由人工完成,所以对于员工的健康要有严格的标准,健康证是必须的证件之一。另外员工必须要经过专业培训,达到技能标准后才可准许上岗,并要严格遵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
工艺标准化。在加工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遵照标准执行,统一规范,统一标准,不得马虎、应付。工艺标准化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在包装环节同样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包装严密,避免食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被污染。包装工艺也关系着企业品牌的形象,所以工艺标准化影响着产品品质和消费者对企业的第一印象。
添加剂标准化。不得为了夸大产品味道而添加过量食品添加剂。添加剂的品种、剂量都要严格按照健康规范严格执行。另外,添加剂本身的质量也需要经过标准检验,不得过量投放任何有害健康的物质。
检验标准化。食品检验是食品生产全过程中最后一道把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环节。所以检验数据的标准化是关系到本批次食品能否投入到市场销售的关键一步。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分析
标准化使原材料的选取更放心。原材料的选取是食品加工的源头,原材料质量如何与最终产品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 “无公害”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材料。这就要求产品在最初的种植或养殖时就对用水、用肥、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严格控制。未达到标准的原材料,食品企业拒绝收购,这就要求初级种植或养殖者从“根源”上就关注其产品的健康程度,有效避免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的问题。所以,标准化原材料的选取,给食品质量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标准化使食品加工技术更精准。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用到清洗、碾磨、筛选、搅拌、沉淀、烘干、杀菌等技术,标准化正是规定的其细致度、精确度、粘稠度、分离浓度等指标,将食物经过人为或机械处理形成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利于人体消化的产品。此过程中施行标准化是保证食品品质的关键步骤。例如某企业加工芒果汁,国际贸易中通用标准糖度在12- 17°BX,在產品检验时如果糖度高于或低于此数值则要取消此批次产品销售。另外,进行杀菌处理时,标准要求板式换热机快速加热果汁至95- 100℃,并保温30秒后迅速灌装或冷却后无菌包装,如果此过程中加热温度不够,就不足以达到杀菌效果,此批次产品依然不可投入销售。这样一来,每份食品都是经过层层环节的严格把关后才得以流通到市场中,对食品安全更具有保障作用。
标准化使食品销售市场更健全。现在有很多高仿或盗版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其低廉的价格会吸引很多消费者前来购买,但其质量和营养成分令人担忧。施行食品安全标准化销售,有助于消费者判断产品的真伪,消费者可以从食品额口感和包装,甚至是价格上做判断,进而购买到正规厂家经正规检验后的优质食品,为食品安全的最终目的做良好的保障。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议
国家加大监管力度。农业、养殖业、畜牧业是食品来源的三大主要渠道。其所使用的水源、农药、激素、微生物等均需要国家严格监管标准化执行情况。另外在重金属污染、转基因、添加剂等方面,也需要国家制定细化法律规定,一旦发现涉及到此类危害,应立即责令禁止并罚款整治,严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提高营养学教育水平。各大高校应多开设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相关专业,将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标准意识深入到下一代,多培养食品行业高素质人才,有助于未来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另外还要通过媒体高频宣传食品安全问题,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勇于举报违规食品生产行为,共同维护符合标准的食品企业利益,购买正品食物,抵制高仿伪劣品,为健康的食品市场营造安全氛围。
提高科技检验水平。目前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有微波消解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生物酶和免疫分析技术、原子荧光分析技术等。虽然此类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复杂的食品生产现状来说仅这些技术还远远不够。要提高食品科技检验水平,运用更先进和更精准的技术对食品进行检验,才能有效隔离目前技术上难以处理的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等。更重要的是,目前各类菌种也正在发生繁殖和变异,我们的食品检验技术和检验标准均要加快升级,以及时应对细菌对人体的危害。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论述标准化概念、食品安全现状、标准化内容以及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分析,并总结了几点建议,得出结论,标准化是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原则。标准化的运用可以使食品原材料更安全,加工技术更精准,销售市场更健全,为我国食品质量提供了高效的保障和监督作用。不仅如此,食品质量标准化运营也关系着国家法律的威严和社会活动的稳定,对于人体健康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良龙(1976-),男,安徽潜山人,本科,标准化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与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