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06巩礼梅
巩礼梅
【摘 要】 目的: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施行分析,所选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全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采取随机数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各项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其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效果理想。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机;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体指的是新生儿出生4~12h之后,由于欠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发呼吸窘迫,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绀、呼吸困难、呻吟以及呼吸急促等,严重会引发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主要出现于胎龄32~33周的早产儿中,发病比较急,病情发展速度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中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一般施行紧急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血气指标,使患者呼吸质量获得改善[1]。本文将本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接诊的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资料施行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资料施行分析,所选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全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选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最小胎龄28周,最大胎龄37周,平均(31.0±3.6)周。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最小胎龄29周,最大胎龄38周,平均(31.3±3.2)周;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全部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存在机械通气指征,获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全部排除先天性肺发育障碍以及先天遗传性心脏病。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给予严格的监测,记录患者呼吸机相关参数的改变情况,在需要时为患者提供营养供给。
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开展呼吸机治疗之前,需要合理设置呼吸机相关参数,发挥最佳的通气以及氧合作用,依照患者的忍耐度,为其不断提升呼吸机压力。护理人员在通过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期间,需要严格观察患者呼吸频率以及节奏等是否和呼吸机同步,注意人机对抗,呼吸机湿度与温度需要保证适宜,降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帮助通气与换气功能可以正常进行。在为患者提供治疗过程中,需要将其放置到红外线保温箱中,每间隔40min测量一次患者体温,保证患者皮肤温度处于36.1℃~36.5℃,确保箱内湿度处于55%,防止患者体感不适,降低通气风险。对于保温箱施行无菌处理,避免患者感染,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好转之后,将保温箱撤除,时常保持开窗通气,确保室内的空气清新,防止阳光直射,室内确保安静。按时清理患者的分泌物,特别注意口鼻保持通畅,在对分泌物施行清理期间,需要轻拍患者背部,促进其肺部分泌物顺利排除。治疗初期,为患者提供静脉注射方式提供所需营养,当患者的病情获得好转之后,为其开展鼻饲喂养,每间隔2h喂养1次,喂养期间,严格把控滴喂速度[2]。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水平[3]。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计算出的具体数据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加以数据处理。在對数据开展处理过程中,t值代表检验计量资料,χ2代表检验计数资料, 组间数据差异用P值表示,如果P<0.05,表明各项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如果P>0.05,表明各项数据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各项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常出现在早产儿中,属于引发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因素,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以及心率增快,通过X线检查,表明患者肺部存在阴影。目前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一般治疗措施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但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比较多[4]。文献资料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引发患者出现严重肠胃胀气,长期佩戴面罩引发新生儿鼻面部组织遭受损伤,痰液黏稠引发痰液排除难度增加,另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十分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所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辅助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非常重要[5]。根据本文研究可见,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各项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其提供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芳.珂立苏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5例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15,24(12):56-58.
[2] 王循红,陈宝艳,吴伟华.整体护理在羊水板层小体检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9):3562-3564.
[3] 徐文贞.强化护理干预在COPD合并Ⅱ型呼衰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5):1249-1250.
[4] 邵民坤.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气管插管同步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1):3225-3227.
[5] 胡小燕 .简易经鼻持续下压通气鼻塞装置持续加压给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388-2390.